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在冠心病外科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1年6月共完成OPCAB患者217例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中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余215例均于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全组搭桥血管数为(3.14±1.52)支/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6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支持,术后发生呼吸衰竭6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3例,肺动脉栓塞3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血管意外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 OPCAB的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尤其是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CABG(OP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代表术式之一〔1〕。OPCABG不仅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伤,且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冠心病患者接受〔2〕。 相似文献
3.
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在 70岁及以上 (≥ 70岁 )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岁患者 6 3例及 70岁以下 (<70岁 )患者197例施行OPCAB的临床资料。≥ 70岁组术前有脑血管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的比例大于 <70岁组 (P <0 0 5 ) ,其余相关因素差异无显著性。 结果 ≥ 70岁组和 <70岁组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分别为 (3 5± 0 9)个和 (3 4± 0 8)个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70岁组采用动脉桥的比例明显少于 70以下组 (分别占 12 7%及 5 2 3% ,P <0 0 1) ,监护时间大于 72h和机械通气大于 12h的比例 ,≥70岁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70岁组输血比例明显大于 <70岁组 (P <0 0 5 )。 2组死亡率分别为1 6 %和 1 0 % ,差异无显著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70岁组明显多于 <70岁组 (P <0 0 5 ) ,其余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OPCAB手术对于≥ 7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样安全可行 ,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金希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6,14(2)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3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19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3例。对患者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搭桥3.5根,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29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3例症状较术前减轻,住院一段时间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较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NCABG)对临床转归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术式,改善外科疗效提供依据.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93例患者在我院接受OPCABG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能顺利实施,而中转为ONCABG手术.其中80例为紧急中转,13例为选择性中转.回顾分析中转手术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循环辅助手段应用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判断中转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与选择性中转对比,OP-CABG紧急中转为ONCABG,延长了呼吸机治疗时间[18(13.5,33.5) vs.40.5(19,120.3)h,P<0.05]、呼吸机通气>48 h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7.7% vs.46.3%,P<0.05),监护室时间增加[48 (21.5,49)vs.76(27,142.3)h,P<0.05],住院时间延长[18(14.5,21.5) vs.8(11,23.8)d,P<0.05],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高(7.7% vs.38.8%,P<0.05),增加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15.4% vs.87.5%,P<0.01)及体外人工肺支持系统(ECMO)使用率(零vs.26.3%,P<0.05),手术病死率增高显著(零vs.37.5%,P<0.01).结论:OPCABG术中紧急中转术式对临床转归有不良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避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下CABG组(On-pump组,n=85例)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组(Off-pump组,n=85例)。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差(AaDO2)、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及心肌酶值。结果 Off-pump组在出血量、输血量、辅助呼吸时间、呼吸指标均明显优于On-pump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及心肌酶值显著少于On-pump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非体外循环进行CABG治疗冠心病优于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75岁以上老年患者,Off-pump CABG组(10例);On-pump CABG组(49例)。结果:Off-pump组手术时间、引流量600mL、呼吸机辅助时间20h、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36h指标均少于或低于On-pump组(P0.05,或P0.01)。On-pump组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Off-pump组无死亡。结论:对75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2组比较,Off-pump组手术有时间短、引流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短及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 5 2例 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2 0 0 3年 9月共完成 5 2例 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平均年龄 (71.4± 1.7)岁。本组病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7例 ,1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 7例。冠状动脉 3支血管病变 4 7例 ,左主干病变 10例。 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 30 % ,10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大于 6 0 mm。结果 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 0例 ,包括急症手术 3例。 2例改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远端血管吻合数 (2 .9± 1.2 )例。 4例使用主动脉气囊反搏。 1例术后 3周死于胸骨后感染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 70岁以上女性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宋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72-74
目的 深入探讨和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308例在我科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CCABG)32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27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结果 与体外循环组相比,非体外循环组30天内死亡率、血管搭桥数、二次开胸率、急性肾衰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新发心房颤动率、输血量、脑梗死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低左心室射血分数(≤0.40)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低左心室射血分数(≤0.40)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45例,女18例.所有患者采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敷2~6支/人,平均3.43±1.90支/人.对手术方法 、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二次开胸1例(1.6%),低心排综合征5例(7.9%),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4.8%),反复发作房颤6例(9.5%),脑合并症1例(1.6%),肝功能不全2例(3.2%),肾功能不全2例(3.2%),肺功能不全3例(4.8%),胸腔积液7例(11.1%).死亡1例(1.6%),其余患者康复出院.术后出院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合理的选择患者,成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停机困难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尽早应用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结果和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对70岁以上62例均为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下手术42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20例。平均移植血管2.8±1.3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5%,其中2例为急诊手术。结论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与一般患者相比死亡率无明显增加。但对于高龄患者应注意术前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处理以及术后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s an uncommon disorder. We report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fter an unsuccessful trial of medical management and pericardial tapping, he underwent pericardiectomy via a left 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53例928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148支,有逆显影780支)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中有31支有血流,而有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有75支无血流),搭桥根数2501根。其中152例患者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155支,37例患者行心中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37支。术中73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7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由非体外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8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8例应用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152例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50例患者随访1月~9年,术后2年猝死1例,心绞痛症状均消失132例(88.6%),心绞痛症状缓解14例(9.4%),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其余601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5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术后随访心绞痛缓解率99%,心功能恢复。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可能尽量采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血管内视镜技术和血管内超声可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外科治疗,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二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置换1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中7例用左乳内动脉做血管桥,二支病变中1例用左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做血管桥,1例用左乳内动脉加左桡动脉做血管桥.结果 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9 h,平均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2.6天,出院前行超声检查心功能,射血分数上升0%~20%.发生呼吸功能不全3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出血再次开胸1例,经治疗均好转.心绞痛不同程度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远期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积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 改善心功能,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心肌保护良好,是提高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效果及组间差异.方法采集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 303例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6~60岁)、低龄老年组(61~74岁)和高龄老年组(≥75岁),对各组患者术前、术中因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青、中年组患者高血压史、合并轻度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比例、术前血清肌酐、大隐静脉与前降支吻合比例、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低于老年组患者,而体外循环及全动脉化桥比例高于老年组患者.青、中年组患者术后死亡率(0.35%和1.52%)明显低于低龄(2.62%)和高龄老年组患者(5.45%).高龄老年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8.18%)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3.18%)最高.结论 大隐静脉与前降支吻合、年龄及体外循环是影响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全动脉化桥比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比例及术前血清肌酐与死亡率有一定关系.术后肾功能不全可能与术前糖尿病史和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动脉桥管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广泛使用且明显提高了远期效果,但静脉移植物仍然是使用最多的桥管.研究表明静脉移植物10年通畅率约为60%.静脉移植物再狭窄发病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栓形成和血管平滑肌迁移、增生,以及随后发生动脉粥样改变等.本文就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和分析顺逆灌结合桥灌技术在重症冠心病搭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15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均经冠状动脉顺灌加冠状静脉窦逆灌并结合桥血管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所有患者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5例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不全,2例低氧血症,经调整后均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重症冠心病搭桥手术中,采用顺逆灌并结合桥灌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