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氏钳蝎粗分蝎毒1(Scorpion Venom Crude 1,SVC_1)和粗分蝎毒2(Scorpion Venom Crude 2,SVC_2)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48h,细胞SCE频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升高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细胞的生长分裂阻滞,SVC_21:500、1:250及1:100三个浓度组几乎未见细胞分裂相,SVC_11:100组第一周期中期分裂相增至29%(空白对照15%),第三周期中期分裂相降至30%(空白对照46%)差异显著(P<0.05)。经SVC_1与SVC_2处理后,淋巴细胞变小,胞核固缩,核质致密浓染,呈退行性表现.结果表明,马氏钳蝎蝎毒对人血淋巴细胞无诱变作用,但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低分子铬结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六价铬(K_2Cr_2O_7和CrO_3)实验组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三价铬和低分子铬结合物实验组的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六价铬和三价铬实验组每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低分子铬结合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对胃癌患者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胃癌SCE频率分别为4.718±1.941,7.788±2.513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表明:SCE能敏感地反映DNA的损伤情况,故此SCE检测被用作快速检测环境中诱变、致癌因素的灵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双盲法对61例良、恶性胃溃疡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进行观察,并以41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显示胃癌患者(n=30)的SCE率最高,其次是胃溃疡(GU)患者(n=31),最后是正常人(P<0.01).胃癌分化程度低比分化程度高组SCE率显著升高,同时对SCE与纤维胃镜(FGS)对胃癌诊断价值进行前瞻性比较.作者认为染色体不稳定是胃癌发生的物质基础,提示SCE对鉴别GU恶变及临床观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一次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0、5、10和15mg/kg体重)氯化甲基汞,于染毒后第5、10和15天分别处死各组部分小鼠,检查其精子总数、形态及睾丸病理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给予氯化甲基汞小鼠精子数目减少,精子畸形率增高,睾丸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该实验从形态学方面证实氯化甲基汞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30例离体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于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前后的SCE值改变.结果表明:登革Ⅱ型病毒可以提高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值,说明该病毒对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具有损伤作用。实验还观察到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在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后,其SCE率的升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说明了染色体或DNA损伤程度的不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磺酸的抗诱变作用.方法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0.5~20.0mmol/L牛磺酸及0.05mg/L丝裂霉素C(MMC),(37±1)℃体外培养72h,观察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和染色体畸变(CA)发生率.结果0.5~5.0mmol/L牛磺酸加0.05mg/LMMC组淋巴细胞SCE及CA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MMC0.05mg/L)相近(P>0.05);而当牛磺酸浓度≥10.0mmol/L时,淋巴细胞SCE及CA频率明显降低(P<0.05),并呈现浓度依赖趋势.结论较高浓度(10mmol/L及以上)牛磺酸可以对化学诱变剂所致DNA和染色体的遗传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牛磺酸很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化学诱变保护剂.  相似文献   

9.
傅琴仙  蒋仲元 《现代医学》1989,17(3):129-131
本文研究33例银屑病患者内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或中药白芷加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和微核出现率的影响。光疗后淋巴细胞的SCE率和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光疗前,提示本疗法对DNA有损伤作用,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治愈病例停治一年后复查,8-MOP组的微核率明显低于光疗后,接近光疗前的水平;8—MOP组和白芷组的SCE率比光疗后亦有降低,均提示细胞内DNA修复酶系统对DNA的损伤有修复作用。适当控制光化学疗法(PUVA)剂量,且治愈后不进行巩固治疗,其致癌可能性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燃煤污染高氟与饮水高氟暴露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不同燃煤氟暴露人群4个组和不同饮水氟暴露人群6个组,年龄4O~60岁,每组120人。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高、低氟接触不同人群组之间SCE频率没有差异,即未发现氟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30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其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染色体畸变率及C带相对长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呈非随机性变化;Ⅱ期和Ⅲ期癌间未见到差异。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具有染色体不稳定性,可能反映个体所固有的特征,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遗传学效应的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SCE)和微核率三指标对苯作业人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作业者在苯浓度超标的状态下工作,可导致染色体畸变率、SCE和微核率增高。且在白细胞下降前即可出现。尤其以SCE最为敏感并且与白细胞的损伤相关。建议苯的慢性毒效应检测应加入遗传学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rRNA-gene)活性及淋巴细胞分裂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乙型肝炎(包括无症状HBsAg镌带者、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的染色体畸变率及SCE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鉴于染色体畸变和SCE率的增加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和淋巴细胞内DNA的受损情况,故可考虑作为了解乙肝患者病情和预后,用于筛选治疗乙肝药物的检测手段。(2)乙型肝炎患者rRNA基因数目减少和转录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3)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经72小时培养进入M_3期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细胞分裂周期并未延长。  相似文献   

14.
在检查吸烟,饮酒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时发现,对照组与三个观察组(轻吸烟组、重吸烟组与吸烟饮酒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但是重吸烟组与吸烟饮酒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与三个观察组之间微核率无明显差异。本实验似乎提示:①在本实验条件下,吸烟可引起明显的SCE变化而微核率的变化不明显;②吸烟量大则SCE交换数增高;③吸烟与饮酒在SCE变异上未见明显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硒与甲基汞对体外培养细胞SCE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汞对染色体的毒性,解释其遗传毒性,探讨硒对甲基汞引起的细胞毒性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分为三个大组,每组给于不同剂量水平和施加不同的因素:第一组为甲基汞作用组,分为6个亚组5个剂量水平,加入甲基汞的终浓度为1×10-9~1×10-6mol·L-1;第二组在加入甲基汞的基础上加入亚硒酸钠,同第一组一样分为6个亚组5个剂量水平,其亚硒酸钠浓度为1×10-7~1×10-5mol·L-1;第三组只加入亚硒酸钠,其浓度为1×10-7~1×10-5mol·L-1。37℃±0.5℃培养72h,制片染色,采用双盲法,观察20~30个中期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结果亚硒酸钠能使由甲基汞引起的细胞遗传损伤明显减轻,经统计处理P<0.01。结论甲基汞可引起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增加。亚硒酸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甲基汞引起的细胞遗传物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亚砷酸钠对离体哺乳细胞遗传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亚砷酸钠和砷酸钠对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的毒性和细胞遗传学效应。两种砷酸盐均可引起染色体畸变。三价砷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大于五价砷。亚砷酸钠还可引起CHO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的增加和人类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断裂和畸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霉胺和硫酸锌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②方法采用染色体分析技术,分别对对照组、青霉胺组(0.01μg/L)、硫酸锌组(0.02μg/L)和青霉胺+硫酸锌组(青霉胺0.01μg/L,硫酸锌0.02μg/L)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进行了观察。③结果对照组、青霉胺组、硫酸锌组和青霉胺+硫酸锌组的SCE计数平均值分别为5.43±0.53,8.15±1.36,5.66±0.59和6.71±0.74,除对照组与硫酸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1.264,P>0.05)外,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4.054~8.120,P<0.001)。④结论硫酸锌对染色体稳定性无影响,青霉胺对DNA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12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prone/8(SAMP8)及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esistance/1(SAMR1)小脑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MMC各剂量组小鼠6月龄开始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1.00、2.00和3.00mg/kg)MMC的普通饲料至12月龄建立SAM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汞中毒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提取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法观察MMC对鼠小脑PKC活性的影响。结果MMC各剂量组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脑汞含量随接触剂量和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结论MMC可能通过影响小鼠小脑PKC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在老化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H)方法,作吸烟者的体内研究和香烟冷凝物(CSC)的体外研究。结果表明,CSC可引起人外周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_(?))的增加,有剂量反应关系。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表明,吸烟者的SCE_(?)比非吸烟者高,但未见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几种离子和离子络合剂对博莱霉素作用淋巴细胞SCE的影响。方法在含有一定量BLM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量的几种金属离子或离子络合剂,统计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SCE率)的变化,以观察这些离子对BLM的影响作用。结果终浓度为0.5和1.0mmol/L的Fe^2+、终浓度为2.0和4.0mmol/L的Mg^2+在BLM切割DNA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终浓度为2.0mmol/L的Fe^2+则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同为2.5mmol/L的EDTA和枸橼酸钠(SC)则有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结论一定量的Fe^2+和Mg^2+的存在对于BLM切割DNA的过程是必需的,EDTA和枸橼酸钠的络合作用则从反面印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