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兔颅内血肿吸收速度比较及VW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对颅内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家兔54只,分为A、B、C、D4组。B、C、D3组分别制作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EDH)、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及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ICH)实验性家兔颅内血肿动物模型。CT观察各血肿的动态改变,同时检测早期不同血肿周围VWF的表达。结果:3 组中以D组ICH吸收最快,其血肿周围新生血管数量最多(P<0.05)。结论:颅内血肿形成后,其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对血肿的自身溶解、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CT可以准确地、清楚地显示颅内血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形态。并提示硬膜下血肿密度形态多变,这除与病程有关外,与CSF混入,血肿壁再出血有密切关系;第四代CT对诊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再困难;脑表面薄层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易混淆,须根据其范围,内缘清晰程度,合并脑挫裂伤与否予以鉴别;对于急性有显著占位效应无血肿病例应注意动态观察,及时CT复查,警惕迟发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既往颅内血肿一旦确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日益引起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自1989~1995年对42例颅内血肿进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35例,女7例。年龄6~80岁,均经头颅CT扫描后确诊。症状与体征:有原发性昏迷29例,头痛36例,呕吐31例;病理征(+)30例;本组颅骨骨折23例。颅内血肿类型:硬膜外血肿20例(其中有1例为幕上幕下骑跨血肿),硬膜下血肿5例,脑实质内血肿17例。血肿量10~60ml,其中<20ml 28例,中型血肿(20~40ml)12例,大型血肿2例。无中线结构移位16例,中线结构移位≤0.5cm 24例,移位>0.5cm 2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对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非手术疗法均有报道,但对适应证的问题未能取得一致看法。我们自1989年11月至1997年11月使用CT以来,收治15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现将其适应证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9例...  相似文献   

5.
6.
7.
患者,男,67岁.入院前3小时自两米高处坠落摔伤头部,昏迷15分钟,清醒后烦躁,诉头痛,后再次昏迷.  相似文献   

8.
李碧锦  刘洪光 《华夏医学》2000,13(6):770-771
我院 1999年 5月引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会朝阳医院研制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脑硬膜外血肿 2 4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5例。发病年龄 6~ 82岁 ,平均 5 8.2岁。脑出血 14例 ,外伤性脑硬膜外血肿 10例。脑出血超早期 (发病 7h内 )就诊 6例 ,早期 (发病 1~ 3d) 5例 ,延期(发病 3d以上 ) 3例 ;外伤性血肿发病 3d内 4例 ,3d以上 6例。1.2 治疗方法根据 CT或以 CT检查时应用立体定向确定穿剌部位 ,应用由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Y…  相似文献   

9.
王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07-107,112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经2次及以上CT复查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共200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分析统计发病年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并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伤引起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非常高,大面积缺血性梗死病引起迟发性出血性脑梗死较多,医原性手术亦常见。肿瘤引起颅内血肿相对于外伤性等其他因素少见,但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见。结论:2次及以上CT复查颅内迟发性血肿较首次CT检查检出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颅内肿瘤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形成的原因。结果 在20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患者中,14例血肿位于原手术区。6例位于非手术区。所有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再次手术后,12例痊愈,3例残废。5例死亡。结论 术中颅内压骤降、止血不彻底、操作性损伤及术后再灌注损伤等是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该院43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方法外伤性颅内血肿急诊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于发病后6 h后完成穿刺治疗,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依据CT摄片(基线)(层距等)确定血肿中心的颅表定位,选择合适长度的穿刺针,针钻一体送入血肿中,退下针芯,内经3 mm不锈钢穿刺针稳定固定在颅骨上,侧孔接引流管,抽出血肿,若为液态缓慢吸出,若为血凝块则抽出或应用粉碎针粉碎部分血肿后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保留4 h后开放引流,术后1,3,5 d复查CT.结果术后(经CT检查证实)血肿清除量大于90例,80%~90 例,小于50%4例.存活41例,死亡2例.存活41例,半年后随访,ADLI(社会生活能力正常)32例,ADL2(有自理生活能力)4例,ADL3(部分生活自理))2例,ADL4(卧床)2例,ADL5(植物生存)1例.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及颅内出血的病人,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穿刺的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现象,探讨分析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34例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现象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再次手术清除还是保守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4例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其余12例采用保守治疗。有15例恢复较好,6例中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一般与头部钝挫伤、颅内压发生较大变化以及颅骨骨折有关,对病情恢复情况应给予严密监控以及定时定期复查头颅CT,早发现早治疗以便保证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病人,总结各种临床处理措施。结果:2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中,6例死亡,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血肿形成,及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发现血肿及时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为邻近型3例、远隔型8例、对侧型10例;发生在幕上19例,幕下2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0例,轻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于患者伤后72 h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行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犬额叶脑内血肿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18只犬随机分为正常颅压组(Ⅰ组,颅内压<18 mmHg)、颅压中度增高组(Ⅱ组,颅内压25~40 mmHg)和颅压高度增高组(Ⅲ组,颅内压>40 mmHg)3组(每组各6只),全麻,气管切开插管,应用肌松剂,机械通气,右额叶脑内注入自体血制成颅内高压模型,PEEP从0开始每次增加3 cmH2O,直到18 cmH2O,每个水平持续20 min,在对侧用光纤颅内压探头监测脑内颅内压(ICP)的变化,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并计算出脑灌注压(CPP).结果 随着PEEP的递增,Ⅰ组颅内压上升,脑灌注压下降;Ⅱ、Ⅲ组颅内压略有下降,但Ⅱ组MAP、CPP上升,而Ⅲ组MAP下降,CPP下降;3组CVP都随PEEP增加而升高,但Ⅲ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另两组(P<0.01).结论 应用PEEP通气时由于中心静脉压升高、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ICP和CPP.在正常颅内压状态下,PEEP使颅内压上升,在已有颅内高压存在时,PEEP对颅内压影响不明显,但在重度高颅压情况下,PEEP使CPP明显下降,提示在重度颅内高压需要应用PEEP通气时必须维持MAP,以保证足够的CPP.  相似文献   

17.
伍国锋  毛远红  吕如峰  游明瑶 《重庆医学》2004,33(10):1443-1445
目的探索高龄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随机选择高龄脑出血患者28例,在病后6h内进行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并以年龄、出血量及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匹配的1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和30例药物治疗患者为对照.结果 28例微创治疗者存活21例,存活率75%,开颅组17例中存活10例,存活率58.8%,内科治疗组存活5例,存活率16.7%.治疗2周后微创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及内科治疗组.结论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龄重症脑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额极静脉损伤所致术后迟发性额部血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轶 《安徽医学》2007,28(3):200-20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时,如何及时发现额极静脉损伤以预防其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方法对脑挫伤所致脑内血肿清除术及单纯硬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前额区迟发性血肿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中证实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为额极静脉损伤。其中恢复良好4例,重残1例。结论在额颞部脑挫伤所致硬膜下或脑内血肿清除时应注意探查或预防额极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及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2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12例,显微镜下小骨窗清除血肿5例,保守治疗6例。结果: 23例中,恢复良好7例,仅能生活自理9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病死6例。结论: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同外伤部位、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因素有关,过量脱水、手术减压、凝血功能异常是诱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本院脑外科行开颅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0例,研究组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收缩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发病至手术时间、GCS评分、Babinski征阳性、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颅骨骨折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过多因素回顾性分析,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诱发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中,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干预,以便可以降低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