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法治疗软斑块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病人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生存质量评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住院治疗的80例PCI术成功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法方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对病人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症状发作率、术后再狭窄情况发生率进行评估与观察。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在生存质量改善、心功能LVEF变化、症状改善、心绞痛症状发作率、术后再狭窄情况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法能显著改善病人心绞痛症状,提高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明显降低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获得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依中药不同剂型及使用频度分类排序。结果单味中药使用频度较高的依次为川芎、丹参、当归、红花、枳壳、柴胡、瓜蒌、桃仁、赤芍、茯苓、甘草、黄芪、三七、党参等;常用中药方剂包括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桂枝加桂汤等;口服中成药以通心络胶囊最为常用;中药静脉制剂包括丹红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用药多从活血、行气入手,临床辨证可选择活血通络、行气化痰及补气等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方活血宽胸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活血宽胸汤加西药治疗)30例和对照组(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效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断轴缩短率(FS)均提高,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均降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活血宽胸汤联合医药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疗效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乐脉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心脏X综合征病人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乐脉丸,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活动平板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结论乐脉丸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脏X综合征病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心脏X综合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心脏X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及复杂性,对于它的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文中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对心脏X综合征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并介绍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和可采取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 ,可分别采取理气活血、清泄化瘀、破血软坚、益气活血、补血活血、养阴活血、温阳活血等 7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3 温通活血对难治性冠心病心绞痛的增效 温通活血也是陈老师常用的一种活血方法.使用温通活血方药治疗心绞痛古代医籍早有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曾有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治疗心痛的记述,葛洪<肘后方>之桂心丸及<千金方>之细辛散亦是选用温阳通窍的方法治疗心痛.陈老师亦认为心主血脉,血脉因"寒则凝,温则通""气寒则血凝,气温则血行",故也常选用温通活血的方法治疗"心痛".20世纪70年代陈老师与科室的其他同事就已从事温通药物对心绞痛的防治研究,并研究出包括荜拨、良姜、檀香、冰片、细辛在内的中成药制剂宽胸丸及宽胸气雾剂,临床疗效显著,并对心电图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方中荜拨、良姜温中散寒,檀香、元胡行气止痛,细辛、冰片辛温芳香开窍,有温经通络之效.故对阳虚心脉痹阻之心绞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为腑气不通、热毒内蕴、血流淤阻所致.治法以理气通腑和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为主.大黄单剂及复方制剂清胰汤、大承气汤等对SAP疗效已获公认[1-2].本研究应用自拟的清胰活血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大鼠,观察其对腹腔内压增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与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可冀教授在其50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一向注重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的研究,不仅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研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而且致力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明了血瘀证的机制,为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最为频繁的活血化瘀医方即血府逐瘀汤,此方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效验卓著、流传甚广的活血化瘀名方.陈可冀院长对此方进行多项基础及临床试验,研发制成多种中成药制剂,在精研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体质及兼挟证之不同加减变通,派生出理气活血、化痰活血、祛浊活血、养阴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熄风活血、解毒活血等诸多不同治法,其加减变化之灵活,确为陈老师临诊病患时的一大特色.笔者有幸亲历教诲,现就感触较深的验案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汤剂,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优于对照组的63%(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CH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证候量表对594例轻度CHB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聚类,并结合变量频数分析对证型归属进行判定.结果:收集的轻度CHB病例均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合并有6个兼证,分别为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62.80%)、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证型(24.24%)、肝郁脾虚兼肝郁化火证型(5.05%)、肝郁脾虚兼肝胃不和证型(3.70%)、肝郁脾虚兼中气亏虚证型(2.53%)和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型(1.68%).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又进一步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脾虚为主型(45.30%)、普通型(22.52%)、气滞为主型(17.70%)、湿热为主型(10.46%)、肾虚为主型(4.02%).结论:肝都脾虚证型为轻度CHB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润肺解毒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润肺解毒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主症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血清PAPP-A、VASP表达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APP-A表达均降低,VASP表达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V1导联P波双向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乘积(PTF-V1)≤-0.04 mm·s和ST段异常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润肺解毒汤加减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临床疗效,改善胸痛、胸闷、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清PAPP-A水平,升高VASP表达水平,起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复合证证候分布与转变情况,初步揭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中医复合证证候变化特点,为手术后肝癌的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建立肝癌中医复合证证候定性和量化诊断标准,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58例肝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中医复合证证候特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中医复合证证候分布及变化情况:肝癌患者手术前肝血瘀阻证、湿热内蕴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2.1%、20.9%;肝癌患者手术后以湿热内蕴证、脾气虚弱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1.8%、21.0%;手术后肝血瘀阻证减少,脾气虚弱证增多,两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复合证证候量化评分结果:肝癌患者手术前量化评分最高的两个证候是:湿热内蕴证22.66分、脾气虚弱证17.75分;手术后量化评分最高的两个证候是:脾气虚弱证24.98分、湿热内蕴证23.31分:手术后肝血瘀阻证减少,脾气虚弱证增多,两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呈现肝血瘀阻证和脾气虚弱证的症状,因此需重视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但术后肝血瘀阻证有所减少,脾气虚弱证增多,应该对活血化瘀和健脾益气力度有所调整,肝癌术后中医辨证论治应更重视健脾益气.肝癌患者手术前后湿热内蕴证均较多,手术前后变化无差异,故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应重视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11年有关NAFLD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168个证候类型,规范为53个,出现频率>5%的证候依次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都痰阻.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8个,其中病位类8个,频率>5%的依次为肝、脾、胆、胃、肾;病性类10个,频率>5%的依次为湿、热(或火)、气滞、痰、虚、血瘀.结论:目前NAFL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对本病进行常见证候的研究,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心电图疗效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和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分析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炎不同临床分度、重型肝炎不同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急性、慢性肝炎组中医证型均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其次是肝郁脾虚证和肝络瘀阻证;慢性肝炎轻、中、重度组均以肝胆湿热证为主,但轻度组肝胆湿热证更多见;重型肝炎早期以肝...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探究HBV导致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2、IFN-γ、IL-4、TNF—α、sICAM-1、TGF-β1、TIMP-1等细胞因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构建细胞因子蛋白芯片,对健康人群、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7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证型IL-2水平较正常组不同程度降低;湿热中阻型患者IL4浓度为(86.43±19.24)pg/m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证型患者IL-4水平均显著升高;各证型组患者的TNF-α、TGF-β1、sICAM-1、TIMP-1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以湿热中阻型患者的TNF—α上升幅度最大,TGF-β1、sICAM-1及TIMP-1则以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升高最明显;肝郁脾虚及湿热中阻型患者血清IFN-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另外3种证型患者血清IFN-1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②肝硬化除湿热内蕴型患者血清IFN-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证型患者血清7种细胞因子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血瘀证3型患者的IL-2水平显著低于肝气郁结型,而IL4、TNF—α水平较肝气郁结型不同程度升高;TGF-β1、sICAM-1在湿热内蕴型水平最低;肝气郁结型患者的TIMP-1浓度为(167.88±14.21)ng/ml,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湿热内蕴型患者IFN-1浓度与肝气郁结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其余证型均低于肝气郁结型。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细胞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将细胞因子纳入HBV所致慢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医辨证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肝脾大小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用彩超仪检测150例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分为6型)患者的肝右叶最大斜径、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前后径,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脾脏大小等超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血瘀证患者与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患者相比,肝左叶上下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湿热内蕴证患者与血瘀证患者相比,脾脏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湿热内蕴证患者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患者相比,门静脉主干内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血瘀证患者与肝气郁结证患者相比,门静脉血流流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静脉内径、血流流速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指导意义,随着证型的发展,肝脾大小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有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CHB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术检查以明确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以同期住院的5例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并对100例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肝组织中PD-1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CHB轻度、CHB中度、CHB重度各组患者肝内PD-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P〈0.001)和0.822(P〈0.001)。不同炎症、纤维化程度患者PD-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分级、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患者分布主要以G1-G2、S0-S2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的分布以G3-G4、S3-S4为主,与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PD-1表达具有差异,瘀血阻络型最高,肝郁脾虚型最低;肝郁脾虚型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实证组显著高于偏虚证组(P〈0.05)。结论:PD-1在不同病情程度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与CHB病情及慢性化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与不同中医证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肝脏内PD-1表达可为临床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收集的82例轻度CHB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分析中医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聚类分析,82例轻度CHB中医证候可归为4型: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以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为主,所占比例为74.39%;肝组织学炎症以G2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1、S2为主,经x2检验,P<0.05.结论:轻度CHB的4类中医证型符合CHB中医证候临床特点.肝组织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CHB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