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生殖道淋球菌(NC)、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65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3种病原体基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阳性检出268例,总阳性率为57.64%,其中UU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占43.87%;重叠感染中以UU+CT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占3.44%。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中3种病原体感染率不尽相同,尤以UU感染率最高,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非淋(NCU)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分布特征。方法 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O-PCR)技术对513例非淋患者进行了UU DNA和CT DNA定量检测。结果 对513例非淋患者及197例阳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①在低于35岁人群中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性别不详=116/278/4),P<0.01;而年龄大于35岁人群中患者主要以男性多见(男/女/性别不详=63/48/4),P<0.05。②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175/442=39.59%),其中26-30岁(44.83%)和31~35岁(41.35%)两年龄段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被研究人群平均阳性率(38.40%)。③各年龄段UU单项感染均显著高于UU+CT混合感染及CT单项感染,提示UU感染在非淋感染病原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以26~30岁(UU+CT 7.69%,UU 80.88%,CT12.31%)和31-35岁(UU+CT4.65%,UU 83.72%,CT 11.63%)UU单项感染比例最大。④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整个非淋人群总体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阳性感染者以21-40岁人群为主,尤以30±5岁年龄段感染阳性率高于平均感染水平;非淋病原体各年龄段均以UU感染为主,尤以UU单项感染为主;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孕不育症患者几种病原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孕不育症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的调查,方法:用单对引物PCR和复合PCR检测104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和精液,结果:NG,CT和UU检出率分别是8.7%,22%和35.5%,单对引物PCR和复合PCR检出符合率分别是NG100%,CT91.3%,和UU70.3%,结论:NG,CT和UU感染与不孕不育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FQ-PCR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对不孕不育夫妇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或前列腺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含量。结果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37.78%,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8.89%,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52.22%,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5.00%、8.33%、20.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组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P〈0.05)。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DNA载量和沙眼衣原体-DNA载量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诊断引起不孕不育的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讨女性和男性在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差异及杂交PCR技术在其愈合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杂交PCR方法对门诊女性非淋菌性阴道炎及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及部分沙眼衣原体进行了检测 ,登记并随访了 16 1例 (女性 2 12例 ,男性 4 9例 )UU首诊阳性 ,经抗生素治疗后复诊的患者 ,并对复诊时UU转阴的患者 ,首诊阳性距复诊转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在 2 6 1例随访者中 ,女性显著多于男性 ;男性UU感染各模式复诊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93 10 % ,++78 5 7% ,0 +83 33% ;女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5 7 14 % ,++6 3 6 4 % ,0 +70 97% ,(P <0 .0 1)。男性UU感染复诊总转阴率显然也显著高于女性 (男、女性复诊UU总转阴率分别为 4 3/49=87.76 %和 12 9/2 12 =6 0 .85 % ,P <0 .0 1)。同性的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率 ,(P <0 .0 1)。两性间的UU单项感染率 ,和UU、CT合并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发现CT的转阴比UU更容易 ;在复诊UU转阴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两性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 (女性分别为 5 5 8%和 2 7 1% ,P<0 .0 1;男性分别为 6 2 8%和 2 5 6 % ,P <0 .0 1) ,男女间相同模式无差异 ;感染年龄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近七年来性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本地性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本院2002年3月14日-2008年7月门诊妇产科和性病科的疑似性病的患者合计12430例(其中包括966例NG、3995例CT、5058例UU、1080例HPV6/11型、1078例HPV16/18、125例TP和632例HSVⅡ)的六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病原体总阳性率25.81%(3208/12430)。以UU阳性率最高(46.99%),其它依次为HSV-2(32.12%)、HPV6/11(20.09%)、HPV16/18(14.29%)、CT(8.09%)、NG(6.31%)和TP(4.00%)。近七年总流行趋势为2008年总感染率最高(29.43%),高于2004年(24.01%)(P=0.0047)和2002年(24.91%)(P=0.002),其它年份间总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NG和UU阳性率近七年来无统计学差异;CT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11.13%)高于最低的2007年(5.34%)(P=0.0003)和2006年(5.69%)(P=0.001)及2005年(6.51%)(P=0.005);HPV6/11总阳性率2003年最高(32.12%)高于2006年(P〈0.001)、2004年(P〈0.001)、2008年(P=0.007)、2007年(P=0.0019)、2005年(P=0.022);HPV16/18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30.4%)与2008年有差异(P=0.006),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P〈0.001);HSVⅡ总阳性率2006年最高(42.72%)极显著高于2002年(P〈0.001)、2004年(P=0.017)和2008年(P=0.0055)。NG和HSVⅡ载量高于其它病原体,而以UU载量最低,CT载量也比较低。男女两性间UU阳性率(女性和男性分别为56.42%和25.34%,χ2=413.95,P〈0.001)和病原体载量(女性4.92±1.47,男性4.61±1.37,t=3.68,P=0.00012)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5.38%和37.36%,χ2=10.05,P=0.0015)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由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U总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其它病原体从高到低依次为HSVⅡ、HPV6/11、HPV16/18、CT、NG和TP;近七年间本地区每一种性病病原体流行状况较稳定,无明显一致的增减趋势,病原体载量亦无统计学差异。NG和HSVⅡ病原体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载量,以引起泌尿生殖道急性感染为主,而UU和CT载量较低,多表现为慢性感染。女性UU阳性率和病原体载量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孕不育夫妇CT、UU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同时了解不孕不育夫妇之间的交叉感染情况,为生殖医学提供相关的医学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受孕率。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0对夫妇(不孕不育组100对,正常对照组100对)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一DNA和沙眼衣原体一DNA含量,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孕不育组女性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46%,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5%,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55%,男性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21%,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0%,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36%,一对夫妇同时感染同一种病原体者32%;正常对照组女性则分别为15%、9%、20%,男性分别为12%、6%、15%,一对夫妇同时感染同一种病原体者1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引起生殖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同时积极加强不孕不育夫妇之间交叉感染的预防,也是提高不孕不育夫妇受孕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盆腔炎、宫颈炎与宫颈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进行宫颈CT、UU检测,CT采用抗原免疫法,UU采用培养法.结果 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中,衣原体感染62例(26.3%),支原体感染99例(42.9%),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68.2%,混合感染26例(11.0%).结论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为盆腔炎/宫颈炎重要致病因素,应重视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男性前列腺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特征.方法 FQ-PCR用于148例男性前列腺液的UUDNA和CTDNA定量检测.结果 UU和CT同时阳性10例(阳性率为6.76%),UU拷贝对数值为6.430±1.676,CT为5.904±0.729;UU单项阳性30例(阳性率20.27%),拷贝对数值为5.558±1.367;CT单项阳性8例(阳性率5.41%),拷贝对数值为5.046±2.220.结论 UU与CT相比较是引起男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在合并和单项感染中两种病原体引起疾病急性发作的机会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2010年2年来5种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的感染情况,以期对性病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我院两年来有可疑性传播疾病病例3457例患者进行5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单纯疮疹病毒Ⅱ型和人乳头状病毒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乳头状病毒、解脲支原体和单纯疮疹病毒Ⅱ型阳性率较高,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阳性率较低。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单纯疮疹病毒Ⅱ型和人乳头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66%、2.90%、43.3%、37.2%、60.4%。结论性传播疾病仍处于高发阶段,性病患者为病毒病原体者较难治愈,为细菌病原体者较易治愈,此结果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加强青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是控制性传播疾病蔓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地区STD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断与用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技术,对采集自来院就诊STD门诊患者的女性宫颈口分泌物、男性尿道口分泌物及相关尿液标本中的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 CT、UU、NG、HPV四种病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7.49%、42.92%、3.11%和3.06%,除HPV外其它三种病原菌感染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以UU感染率居首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二重感染率为5.76%,三重感染率为0.83%,未见四重感染,其中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显示,以40岁以下年龄段感染率最高.结论 将HPV纳入泌尿生殖感染检测很重要;通过本研究也发现,无论单一病原体感染还是混合感染,除HPV外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布差异,而且两种感染的性别分布相一致;40岁以下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较常见,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未发现四重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盆腔炎、宫颈炎与宫颈沙眼衣原体 (CT)及解脲支原体 (UU)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进行宫颈CT、UU检测 ,CT采用抗原免疫法 ,UU采用培养法 .结果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中 ,衣原体感染 6 2例 (2 6 .3% ) ,支原体感染 99例 (42 .9% ) ,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 6 8.2 % ,混合感染 2 6例 (11.0 % ) .结论 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为盆腔炎 /宫颈炎重要致病因素 ,应重视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  相似文献   

13.
女性生殖道NG、CT及UU感染的临床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NG、CT及UU的感染情况及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三种病原体基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①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28.87%,其中NG 、CT和 UU的检出率分别为7.50%、 10.62%和48.84%.②不同季节各病原体感染率不尽相同,各有差异,以UU差异为最大(P<0.05).③2001年UU的感染率显著高于2000年(P<0.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有上升的趋势,尤以UU升高最为显著.并且UU感染率与季节相关,是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对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妊娠妇女采用核酸杂交的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对标本UU、CT-DNA进行DNA扩增、核酸杂交检测。结果 108例妊娠早中期孕妇宫颈分泌物UU、CT的阳性率分别是33.33%,7.41%,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检测UU、CT阳性率分别是17.59%,1.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02)。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妊娠期妇女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定量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基因,观察UU、CT感染情况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不孕不育患者诊断和治疗中作用。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标本402份。结果 UU阳性率是32.8%,其中男性UU阳性率是21.4%,女性UU阳性率是44.3%。CT阳性率是16.2%,其中男性CT率是11.4%,女性CT率是20.9%。UU感染率在男性、女性患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CT感染率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男女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CT基因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CT及UU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作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其流行和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美等国家己超过了淋球菌,居于性传播疾病之首.如美国CT及UU引起的NGU发病数是淋菌性尿道炎(GU)的二倍[J].我国1993-1994年全国性病监测点报道,NGU的感染率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占第3位[2].而金氏报道,南京市1996年NGU的发病率为20.67%,己升至该地区性病发病率的第二位[3].CT及UU感染者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潜伏期也较长,因此易为临床所忽视,对CT和UU的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本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682例疑为CT及UU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病原体基因的定量测定,就目前CT和UU的检验现状,作者还进行了简要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了解新疆地区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孕不育与UU、CT感染率及感染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新疆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及能正常生育人群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孕不育患者UU-DNA阳性率52.18%,CT-DNA阳性率3.65%,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46.08%、1.00%,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不孕不育组UU和CT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不用民族的UU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新疆地区不孕不育患者中UU和CT感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女性UU阳性率高于男性,维吾尔族UU阳性率高于其它民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用杂交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孕妇女UUDNA和CTDNA,设阴道炎对照组和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结果 在所有检测结果中不孕组UU和CT总感染率为73.8%(76/103),阴道炎对照组UU和CT总感染率是52.0%(154/296),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UU和CT总感染率是19.5%(16/82);而三组UU感染率分别为68.0%(70/103),43.9%(130/296)和15.9%(13/82);在UU和CT两项均检测结果中,不孕组UU感染率为68.4%(65/95),阴道炎对照组UU感染率为48.5%(111/229),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UU感染率为25.0%(9/36);而三组CT感染率分别为23.2(22/95),25.3%(58/229)和11.1%(4/36)。结论 不孕组与阴道炎对照组间UU和CT总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UU和CT感染与不孕症相关,影响正常受孕。UU感染较CT感染与不孕症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判断晚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85例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2组:晚期难免流产组15例,晚期先兆流产组70例。另选正常中孕者50例作为中孕组。应用免疫金标法、培养法进行CT、UU的检测。结果晚期难免流产组CT、UU以及CT+UU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66%、33.33%、13.33%;晚期先兆流产组分别为8.57%、11.42%、5.71%;正常中孕者分别为6.00%、8.00%、2.00%;晚期难免流产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与中孕组、先兆流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难免流产关系密切,是造成难免流产病因之一。早期治疗可改善晚期先兆流产预后。  相似文献   

20.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殖泌尿道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H)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的3152例患者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上述三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三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NGH 43.15%、UU 32.16%、CT 13.85%;其中,UU与NGH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14%,NGH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5%,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81%;NGH、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0.结论 UU、NGH成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混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