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验证抗粘灵在预防腹腔术后粘连中的作用,为临床外科寻找简便易行有效的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新方法和药物.方法 用白芨提取物与黄芪等中药制成抗粘灵,通过对80只家兔盲肠部分切除制造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其创面进行活体药物喷涂.结果 抗粘灵预防腹腔术后粘连效果良好,总有效率88.33%,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发挥预防粘连作用的作用机制,与白芨乙酸乙酯提取物及与黄芪等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炎等作用有关.结论 抗粘灵预防腹腔术后粘连有效,且方法简便易行,从而可为临床外科领域提供高效.价廉的术中抗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2.
抗粘连喷雾剂防治家兔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白芨、黄芪等多味中药制成的抗粘连喷雾剂对防治家兔腹腔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 :用家兔腹腔造膜法 ,观察和评判不同方法防治腹腔术后粘连的情况。结果 :抗粘连喷雾剂防治腹腔术后粘连效果良好 ,总有效率 86 .6 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抗粘连喷雾剂防治家兔腹腔术后粘连有效且方法简便易行 ,可试验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粘停宁膜片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100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均等的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试验组术后腹腔内放置粘停宁膜片,对照组未放。结果试验组术后2年内肠粘连发生率为4.38%,对照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放置粘停宁膜片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SH)粉雾剂对动物术后硬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建立兔椎板术后硬膜粘连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和B组分别给予SH粉雾剂和SH溶液,C组不用药,考察局部应用SH粉雾剂对预防术后硬膜粘连的作用.结果 SH粉雾剂和溶液剂均可明显减少粘连的发生,且SH粉雾剂效果更显著.结论 SH粉雾剂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术后硬膜粘连的新剂型,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后组织粘连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预防外科术后组织粘连和寻求治疗组织粘连仍是当今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前亦有许多防止术后组织粘连的方法,主要是以用物理阻隔法和用药物防治法两方面着手,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未有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术后组织粘连。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量直键多糖,其劳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流变学特性以及它的生物学活性作用;同时它又是生物可降解性的高分子可吸收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预防和治疗术后组织粘连有良好的效果,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也证明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胶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王竞,刘瑞昌,袁冰荣,韩子玉王保胜,刘金刚(第一临床学院外科)(第二临床学院外科)关键词纤维蛋白胶;腹腔术后粘连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是一个常见的外科难题。为预防腹腔粘连许多人曾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我们应用纤...  相似文献   

7.
粘停宁对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粘停宁应用于肠粘连松解术对预防术后再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以及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79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做回顾性分析,35例行单纯肠粘连松解术治疗,44例行肠粘连松解术+粘停宁(预防粘连膜片)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预防梗阻再次发生的疗效和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肠粘连松解术中放置粘停宁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肠梗阻再次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单纯肠粘连松解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明显促进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P〈0.01)。结论:肠粘连松解术中应用粘停宁安全有效,与单纯肠粘连松解术相比具有可降低复发率、促进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作为术中的常规操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抗粘连浓缩口服液对家兔术后腹腔FIB及FDP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机理。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60只,双盲随机分四组,制成肠粘连模型。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大承气汽组,抗粘连浓缩口服液组。进行比较:结果:抗粘连浓缩口服液能明显减轻术后7日腹腔游离FIB的峰值及平均值。明显升高术后腹腔游离FDP峰值及平均值。结论:抗粘连浓缩口服液通过降低腹腔游离FIB及升高FDP水平达到预  相似文献   

9.
腹膜粘连形成是对腹膜创伤的普通反应,大部分发生在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手术后粘连的形成是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虽然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术后腹膜粘连仍然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是临床外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欣可聆注射液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可聆注射液预防腹腔镜术后腹、盆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29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9例关腹前于腹腔内创面上注入欣可聆注射液20ml,40例未用欣可聆注射液,前瞻性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使用过欣可聆注射液术后疼痛轻于未使用过的;②使用过欣可聆注射液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未使用过的;③使用过欣可聆注射液平均住院日短于未使用过的;④使用过欣可聆注射液复发率低于未使用过的。结论:欣可聆注射液是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腔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物降解凝胶膜对创面进行喷涂保护,对照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关闭腹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取样,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术后2周、4周肠壁间可见有少许的粘连带,术后8周肠壁间粘连带消失不见.对照组术后2周可见肠壁间有少许粘连带,术后4周肠壁间可见明显粘连带,术后8周见条索状瘢痕.结论 该生物降解凝胶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术尔泰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12月腹盆腔手术分为两组,研究组165例疲链内术尔泰冲洗,对照组210例腹腔内甘露醇或高分子右旋糖酐冲洗,前瞻性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1)研究组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04);(2)研究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5);(3)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4)研究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05);(5)研究组肠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6)研究组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7)研究组粘连梗阻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腹盆腔内术尔泰冲洗是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用右旋糖酐70葡萄糖注射液和皮尔复液灌注腹腔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解后粘连再形成的影响。选用中国本犬36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右旋糖酐组和皮尔复组各12只。每次于术毕前相应组分别腹腔灌注生理盐水、右旋糖酐和皮尔复各25mL。每间隔2周做1次腹腔手术,并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共观察4次。结果右旋糖酐(P<0.05)和皮尔复(P<0.005)腹腔灌注能显著降低腹腔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提示右旋糖酐和皮尔复腹腔灌注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皮尔复液预防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皮尔复液灌注腹腔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懈后粘连再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中国本犬 2 4只 ,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和皮尔复组各 12只。每间隔 2周做 1次腹腔手术 ,并观察腹腔粘连情况 ,共观察 4次。生理盐水组和皮尔复组于术毕前分别腹腔灌生理盐水和皮尔复液 2 5ml。结果 皮尔复液腹腔灌注能显著降低腹腔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 (P <0 .0 0 5 )。结论 皮尔复液腹腔灌注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医用防粘连膜预防剖宫产术后切13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自愿主动要求剖宫产及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300例,按产程不同分为未临产剖宫产组、第一产程剖宫产组、第二产程剖宫产组。剖宫产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各组孕妇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共150例),治疗组将医用防粘连膜(壳聚糖膜)覆盖于子宫下段切13周围及与腹壁切13相对应的子宫表面及附近肠管表面;对照组未放置医用防粘连膜,术后常规关腹。比较各组间的术后切口粘连率与子宫下段前壁切13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现术后切口粘连1例,对照组术后切口粘连37例。其中未临产剖宫产组18例,第一产程剖宫产组7例,第二产程剖宫产组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防粘连膜能有效地防止剖宫产术后腹壁粘连,同时所需费用少,患者无痛苦,又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广泛应用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木葡聚糖基(mXG)温敏水凝胶对L929鼠成纤维细胞的抗黏附性能,建立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动物模型,探讨mXG温敏水凝胶对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929鼠成纤维细胞接种于mXG温敏水凝胶表面,荧光显色检测其在凝胶表面的黏附性能。制备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大鼠模型。48只SD大鼠二次损伤完成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再粘连组,将1 mL生理盐水注射于大鼠腹壁和盲肠的创面;商业膜组,将2 cm×3 cm大小的壳聚糖防粘连膜覆盖于腹壁创面;mXG温敏水凝胶组,将1mL4% mXG温敏水凝胶注射至腹壁和盲肠的创面,待水凝胶完全形成(3 min)后关腹;每组16只。二次术后第7和14天,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对粘连程度进行评分及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GF-β1和CTGF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可见大量L929鼠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呈细长的梭形并有伪足的形成;mXG温敏水凝胶组在凝胶表面仅有非常少的L929鼠成纤维细胞,呈圆球状。一次术后所有大鼠均形成了可用钝器分开的粘连区。二次术后第7天,再粘连组形成了4~5分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商业膜组大部分为中度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较多;mXG组大部分大鼠未见粘连发生且盲肠及腹壁开始愈合,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术后第14天,再粘连组大鼠腹腔粘连严重,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大量增生;商业膜组形成了接近再粘连组的严重粘连;mXG组有2只大鼠发生轻微粘连,其余均未发生粘连,并且盲肠及腹壁创面恢复良好。术后第7和14天mXG水凝胶组大鼠平均粘连评分明显低于再粘连组和商业膜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GF-β1和CTGF表达水平随大鼠腹膜粘连评分和胶原沉积升高而升高,在再粘连组表达最高,在mXG温敏水凝胶组表达最低。结论:mXG温敏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抗成纤维细胞黏附性能,可以有效预防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并可减少粘连相关因子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和透明质酸钠在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根据患者选择抗粘连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和透明质酸钠组,手术结束关腹前,分别涂以聚乳酸防粘连凝胶或透明质酸钠,观察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肠管通气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肠粘连的表现。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均未出现药物过敏现象,并且无不适症状,无脓肿、肠瘘及其他不良反应,术后改善情况良好。观察术后1周患者的各项恢复情况如发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显著优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发生肠粘连表现的患者例数显著少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和透明质酸钠对腹部手术后预防肠粘连均有明显作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粘连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菲米"防粘连膜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形成的效果。方法将620例行剖腹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0例;实验组关腹前于腹膜切口后置入"百菲米",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关腹。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7例、43例出现肠粘连症状,分别有2例、16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最早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过敏及毒副反应,切口甲级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菲米"防粘连膜可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张欣 《医学综述》2014,(13):2463-2464
目的比较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与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腔内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保定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腹腔内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组,各32例。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原则的前提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