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7例早期胃癌、2l例中期胃癌和57例晚期胃癌组织进行CD44v6 mRNA及其蛋白检测. 结果在胃癌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2.1%.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中期胃癌(P<0.05).CD44v6 mRNA表达及其蛋白表达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 结论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可反映胃癌分化不良或晚期阶段,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朱娜  王芬 《黑龙江医药》2010,23(6):919-92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6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74%,正常胃粘膜组织无阳性表达;CD44v6表达与胃癌的侵入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TEN、CD4 4v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0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CD4 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呈高表达 ;有腋窝淋巴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为 39 3% ,明显低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 5 9 6 % (P <0 0 5 ) ;复发组PTEN高表达率低于无转移组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 (2 )CD4 4v6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 (6 9 5 % ) ,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35 5 % ) ,两者有统计学差异 ;PTEN、CD4 4v6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PTEN/CD4 4v6蛋白表达减弱 ,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CD4 4v6可以作为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的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为OSCC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生物学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8例口腔鳞癌组织、15例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和11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应用PV-9000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癌三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3.33%、56.90%,三组总体差异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CC组,高、中、低分化三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16.00%、9.52%、8.33%,三组间总体比较有显蓍性差异(P〈0.05)。在OSCC组,患者按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瘤体大小等分组间比较CD44V6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按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组间比较CD44V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CD44V6在OSCC组织中呈下行表达,与其l生别、年龄、瘤体大小以及临床分期无关,但与OSCC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可考虑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OSCC的标志物,并作为预测其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祁向东  郝波  张国新 《江苏医药》2006,32(9):857-858
目的检测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S-P法)检测CD44v6在40例胃癌组织和23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1)CD44v6在40例胃癌组织及2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8.7%(2/2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患者肿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其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评价胃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胃癌组织中CD4 4 v6的表达进行检测 ,以探讨CD4 4 v6在胃癌生长分化、转移方面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所有标本均取自我院 1997年 10月~ 1998年 3月手术切除标本 ,术前及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的 2 0个病例 6 0份标本。其中胃癌 2 0份 ,癌旁组织 2 0份 ,正常粘膜 2 0份标本。按Lauren分型 ,肠型 5例 ,弥漫型 15例 ,有淋巴结转移 16例。鼠抗人CD4 4v6单抗、S P试剂盒为Boster产品。二、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5um厚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 P法…  相似文献   

7.
胃癌胃异常增生组织中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正常胃粘膜、胃异常增生组织及胃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粘膜30例、胃异常增生粘膜组织30例、胃癌原发灶84例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胃粘膜呈阴性表达;胃异常增生粘膜组织、胃癌组织呈阳性表达,其中异常增生20.00%,胃癌中肠型胃癌(71.43%)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37.14%)(P<0.05);淋巴结转移组(87.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8.77%)(P<0.05);CD44V6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不同胃癌病理分型中淋巴结CD44V6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同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预测侵袭与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nm23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产(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NSCLC组织标本的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D44v6和nm23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D44v6高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  相似文献   

9.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辉  王伟  张兴林  邬时国 《安徽医药》2005,9(7):532-533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胃癌手术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9.05 %(29 /42),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马雅  尹为华  陈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26-1527
目的 探讨CIM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79例大肠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44v6进行标记。结果 CD44v6阳性率:结肠癌51.52%(17/33),直肠癌71.74%(33/46);高中分化腺癌组64.52%(40/62),其他组52.94%(9/17),浸肌层组55%(11/20),浸浆膜组65%(39/60),有转移组77.50%(31/40),无转移组48.71%(19/39)。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CD44v6曲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CD44v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复发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海燕  姚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6):638-640,I0001
目的探讨Twist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地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Twist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10例胃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癌旁胃黏膜组织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10%,胃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则明显增强(5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胃癌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6/26)和39%(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钙黏蛋白在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正常表达率为90.0%,胃癌组织的正常表达率仅为28%(17/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分化胃癌中,E-c钙黏蛋白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60%(12/20)、72%(13/18)、和91%(2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低分化胃癌E-钙黏蛋白的膜表达降低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率分别为81%(21/26)和65%(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Twist和E-钙黏蛋白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一些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Twist基因的表达上调与E-钙黏蛋白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协同作用,检测这4种基因蛋白对于评估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PTC)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 X(SialylLewis X ,SLeX)和 p16基因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6例PTC组织中SLeX和 p16基因的表达。  结果 在PTC中 ,SLeX和 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9 6%和 5 8 7% ,SLeX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p1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结论 SLeX和 p16基因的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SLeX和p16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取3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率(53.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13.3%)(χ2=18.53,P<0.01)。胃癌高、中、低分化Livin蛋白的阳性率依次为20.8%(5/24)、57.9%(11/19)和94.1%(16/17),低分化、中分化胃癌Livin蛋白的阳性率较高分化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胃癌PTNM分期Ⅲ、Ⅳ期的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于I、II期胃癌(P<0.01),淋巴结转移组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Livin蛋白阳性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41.7%)明显低于Livin蛋白阴性表达组(75.0%)(χ2=4.94,P<0.05)。结论 Livi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Livin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中E-钙粘蛋白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ED)和PTEN基因蛋白在胆囊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胆囊腺癌、20例胆囊腺瘤和1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D和PTEN的表达。结果在胆囊癌中ED和PTEN表达阳性率均为42.3%,其表达阳性率在胆囊癌中均明显低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P<0.05)。ED和PTEN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P<0.05)。ED和PTE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ED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CD44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各组织学类型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LSAB)检测CD44s在78例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NSCLC总阳性表达率为74.4%(58/78),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的阳性率分别是63.2%(24/38)、88.9%(24/27)、83.3%(5/6)和71.4%(5/7),鳞癌与腺癌、大细胞癌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中、低和未分化组的阳性率分别是68.4%(13/19)、75.8%(25/33)、76.2%(16/21)和80.0%(4/5),高分化组和未分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和无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7/27)和88.2%(45/51),其中强阳性率分别是25.9%(7/27)和74.5%(38/51),不论是阳性率还是强阳性率,二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CD44s阳性表达率高、阳性强度强的病人转移率低,CD44s可作为区分NSCLC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潜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15s P16和nm23H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CD15s,P16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PTC组织中CD15s,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PTC中,CD15s,P16和nm23H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58.7%和56.5%,CD15s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P16和nm23H1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CD15s,P16和nm23H1的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15s,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EGFR、PCNA及BCL-2基因表达与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具有完整随访资料55例胃癌中EGFR、PCNA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EGFR、PCNA及BCL2的表达与胃癌分期、浸润深度、生存时间呈显著相关性。病变为进展期、深浸润、低生存率者,其表达高(P<0.01)。(2)胃癌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GFR和PCNA表达率高于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BCL2则高分化表达率高,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关系不大(P>0.05)。结论测定EGFR、PCNA及BCL2基因的表达对临床判断预后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CD44v6在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D44 v6在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SP)法检测 3 0名正常人胃组织 ,69例胃癌患者原发灶及其 4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 CD44 v6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组织均显示清楚的细胞膜染色。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 CD44 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6.5 % (3 9/ 69)和 66.7% (2 8/ 42 )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均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CD44 v6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无关 (P>0 .0 5 ) ,但和 P- 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均 <0 .0 5 )。结论 检测 CD44 v6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定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为预测胃癌的转移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