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海涛 《现代护理》2007,13(3):668-670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患者的意识内容,,临床上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eular dementia,VD)等类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使VD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影响V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房颤、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此外,VD的发生还与吸烟与饮酒等因素有关。VD影响患者的意识内容,使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等不同程度受损,人格异常,认知功能降低,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目前,对其尚缺乏特异性的对应治疗手段,干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家庭社会干预、物理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等。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患者的意识内容,临床上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等类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使VD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影响V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房颤、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此外,VD的发生还与吸烟与饮酒等因素有关。VD影响患者的意识内容,使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等不同程度受损,人格异常,认知功能降低,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目前,对其尚缺乏特异性的对应治疗手段,干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家庭社会干预、物理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作用.方法对4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本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血管性痴呆42例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作用.方法:对4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本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血管性痴呆的3R强化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3R,即Reminiscence(往事回忆)、Reality(记忆空间定位)、Remotivation(记忆再激发)强化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为老年血管性痴呆34例施行3R强化护理,以空间视觉,行为记忆,抽象思维等为训练内容。并在训练前后用IADL、WAIS、FIM(14-18)、RBMT4种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训练后患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及行为记忆能力显提高。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 V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服用药物尼莫地平片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接受尼莫地平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进行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在MMSE和ADL评分上,都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V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0—01~2006—01收治血管性痴呆(CU)患者78例,并针对其心理行为症状对其进行心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轻度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认知康复对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6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 (A组 ,3 0例 )和非认知康复组 (B组 ,3 0例 )。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及根据情况进行运动疗法 (PT)、作业疗法 (OT)、语言疗法 (ST)训练 ,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康复训练。对 60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后 ,使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功能成套测定 (LOTCA )评价认知功能 ,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组在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主观总体印象方面均较B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认知康复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方法与疗效,结果显示毫针、电针、针药结合、头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方法对于防治VD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VD的康复治疗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针灸取效的主要机制在于通过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抗氧自由基等多种途径改善VD的智能状态。近几年来针灸防治VD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统一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严谨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检测指标的客观化,乃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彭琳  张文 《当代护士》2006,8(5):4-5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病情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将社区72名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疾病的个体特征,给予患者长期系统的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痴呆致残率高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深重的负担。为延长老年人寿命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现对 1980~ 1999年收治的 33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长期或反复住院患者 ,均有完整的病历记载。原发性脑血管病变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经临床检查及头颅 CT扫描确定。痴呆的诊断采用临床加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分级。患老年脑血管病后按评分标准确诊的血管性痴呆 ( VD) 33例 ;年龄 6 4~ 87岁 ,平均 ( 72 .5 5± 6 .2 6 )岁。均有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运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某社区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实施饮食、行为、心理、家庭护理干预,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的情况.[结果]病人的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霞 《全科护理》2011,(12):1123-112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某社区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实施饮食、行为、心理、家庭护理干预,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的情况。[结果]病人的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相关指标(生活自理、沟通依从、配合训练、问题行为、合理饮食)。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由Machinske于1974年首先提出,是由于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器质性病变,导致以智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痴呆综合征。血管性痴呆以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最常见,其次是Binswanger症和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的增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治疗也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方法 将48例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观察组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MMSE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的智力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n=116)和一般护理组(n=100),一般护理组予常规护理,强化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康复训练、心理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临床痴呆量表(CDR)、韦氏记忆量表(WMS-RC)、Blessed痴呆量表(IMCT)、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结果。结果4周末强化护理组患者MMSE评分(19.86±3.15),HDS评分(24.85±2.39),WMS-RC评分(62.24±8.71),IMCT评分(25.39±5.62)、FMA评分(68.71±14.18),ADL评分(67.39±14.29:),均高于一般护理组;CDR评分低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6.09,2.11,3.83,3.87,6.12,3.06,9.54;P〈0.01或P〈0.05)。强化护理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一般护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3R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3R护理方法对于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34例实施3R护理训练并以同期31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对照观察,2组病人均进行WAIS-CR(简式),IADL-FAQ,FIM(14 ̄18)及RBMT-R4种量表综合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的各种相关指标;3R护理组训练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1993~1998年我院收治4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22例应用神经活素(NGF)、神经络素(CMI)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70岁。皆有不同程度脑梗死。均有智能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或答不应题等。伴有运动障碍24例,感觉障碍29例,言语障碍12例。有高血压史者31例,糖尿病史16例,冠心病史19例,脑出血史7例。1.2方法按HDS智能量表测查评分在0~10分,为严重痴呆。按Hahinski缺血量表测查均在7分以上,符合血管性痴呆[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