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是指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或缺损、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外侧肱桡关节间隙增宽,骨性损伤使冠状突相对于滑车内侧缘发生半脱位。文献报道由于冠状突相对于尺骨干其72%是突出于尺骨干的,因此一旦受到轴向外力撞击,容易发生骨折。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肱桡关节面增宽,冠状突内侧面骨折。由于认识不足,易漏诊,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关节不稳定和陈旧性脱位、肘内翻、关节迅速退变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尺神经炎等。在临床上我们需注意的是,这种损伤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机制是相反的。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病因包括骨折未获得解剖复位、骨折不愈合,继发性移位和冠状突骨折块缺血性坏死。因此需早期诊断并通过合理的治疗,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此类患者需手术治疗,如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块较小,且肘关节稳定性好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在处理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时建议采用钢板结合克氏针进行固定。冠状突骨折固定完成后,如外侧不稳定,可切开修复,也可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保护,外架固定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效果更确切。对于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是否必须修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尺骨冠突前内侧关节面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内旋半脱位"的新概念.[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2例患者,其损伤特征包括:肘关节后脱位或内旋半脱位;冠突前内侧关节面劈裂骨折呈倒立三角形,连带内侧副韧带前束的附着点高耸结节,为O'Driscoll Ⅱ型;外侧副韧带从起点撕脱.治疗上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分别固定骨折和修复韧带,并随访1年以上.[结果]肘关节无疼痛和不稳,屈伸和旋转幅度与健侧相同,恢复伤前体力工作.MEPS评分和DASH评分均为优.[结论]认识这一新的肘关节损伤类型,并手术固定骨折和修复韧带,能获得优良的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外伤致肘关节复杂脱位45例,选取其中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7例摔伤,2例高坠伤,均为闭合性损伤。均采用肘关节前内侧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间隙入路,使用克氏针、经尺骨近端套索缝合、带线锚钉套索缝合、空心螺钉、微型钢板等固定冠突骨折块,对于冠突粉碎者取自体髂骨重建冠突、钢板固定,同时修复尺侧副韧带,若术中肘关节仍不稳定或伴有肱骨外上髁骨折,可行外侧Kocher入路带线锚钉修复桡侧副韧带,空心螺钉或钢板修复肱骨外上髁,伴有下尺桡关节不稳的可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固定6周,随访12~24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X线复查示冠突及肱骨外上髁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失效,肘关节结构正常、稳定,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化性肌炎,2例诉肘关节晨起时麻木、疼痛,活动后症状缓解。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是由后倒手撑地受伤,肘关节受到轴向、内翻、旋前暴力所致,肘关节较外翻-后外侧旋转不稳型更不稳定,易复发脱位,采用前内侧入路固定冠突、修复内侧副韧带前束,必要时使用Kocher入路修复桡侧损伤结构,早期康复方案,可使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肘关节三联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厚兆军  王栓科 《中国骨伤》2016,29(7):677-680
肘关节三联征是一种复杂的肘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可达到同心圆复位、肘关节稳定,桡骨及冠突骨折块较小可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若需手术治疗,必须修复桡骨头骨折及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可以采用单一外侧入路也可以联合前内侧入路。MorryⅠ型和Ⅱ型冠状突骨折是否需固定,是否附加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同时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9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跌伤3例,自行车伤1例,电动自行车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2 d。均为O'Driscoll分型2型,其中1亚型1例,2亚型5例,3亚型3例。其中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骨折4例,其余5例术中证实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伴有尺骨鹰嘴骨折或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未纳入本组。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螺钉固定冠状突骨折及修复前侧关节囊。经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5.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肘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10°,平均1.1°;屈肘110~135°,平均128.9°;前臂旋前40~70°,平均61.1°;旋后80~90°,平均88.9°。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0分,平均95分;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7分。 结论重视和识别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存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根据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部位及形态,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及螺钉固定,修复前侧关节囊,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突前内侧骨折后,外侧副韧带是否需要全部修复。 方法选自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天津医院共收治的19例冠突前内侧骨折患者,排除1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例既往关节炎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检查,以明确损伤类型。根据O’Driscoll分型2-1型4例,2-2型9例,2-3型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尺侧腕屈肌入路),固定冠突骨折后,给予内翻应力试验,如为阳性,修复外侧副韧带;如为阴性,不修复。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冠突骨折固定后,内翻试验阳性患者13例,给予外侧副韧带修补术,阴性患者4例,未给予外侧副韧带修补。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肘关节评分,MEPS平均97.6分,DASH平均4.13分,VAS平均0.4分;关节炎Broberg-Morrey标准I度5例。 结论在冠突前内侧骨折的治疗中,冠突固定后的内翻试验对于判断肘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外侧副韧带修复与否取决于内翻应力试验。  相似文献   

7.
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前内侧面冠突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9~74岁,平均37.8岁。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肘后正中切口,游离皮瓣后在外侧暴露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及关节囊,采用不可吸收线缝合法或锚钉技术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根据术前三维重建图像上骨折情况及分型,分别选择3个不同的手术入路,暴露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及螺钉固定。用MEPS(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和Broberg&Morrey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7例获得随访,时间1~6年,平均38个月;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6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MEPS评分82~100分,平均(95.4±4.6)分;Broberg&Morrey评分75~100分,平均(92.3±5.8)分。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使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肘关节创伤中内侧副韧带结构损伤较为常见。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分为前、斜、后三束,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部,止于尺骨冠突的前内缘。斜束紧贴尺骨面,连续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缘,止于尺骨鹰嘴近中1/3内缘。2009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指南中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常规行外侧副韧带修复,是否需要修复内侧结构(包括内侧副韧带及共同屈肌复合体)是争论焦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不一定都损伤外侧副韧带,也有可能仅损伤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前束在抗外翻应力方面起主要作用,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内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韧带中最坚韧的一束,从肘关节伸直到屈曲60°的过程中呈紧张状态;屈曲超过60°,在抗外翻应力方面前、后束共同起作用。Eygendaal等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大部分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都存在肘关节外翻不稳定相关性疾病,如关节退化、异位骨化、疼痛等,因此认为应该对存在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MCL修复。Jeong等对1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在对修复肘关节外侧的同时,常规通过外侧入路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受损结构,平均随访25个月,Mayo评分为平均95分(85~100分),获优10例,良3例。他们认为采用内、外侧入路修复所有内、外侧损伤组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建议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应常规修复关节内侧结构。Toros等认为一般仅对外侧结构修复完毕后仍存在持续性肘关节屈伸不稳定或明显外翻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肘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对3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经肘后侧入路分别显露尺骨冠状突、桡骨头、侧副韧带,根据骨折部位、骨折块大小选用相应固定方式,同时修复内外侧副韧带。结果 34例获随访平均14个月,平均肘关节伸屈范围110°,平均屈曲受限15°。至随访结束,MEPS评分平均为81分(78~96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4例。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经肘后侧切口修复冠状突骨折、重建肘关节稳定性,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01—2016-12诊治的2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均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骨折均用无头挤压螺钉内固定,撕裂的外侧副韧带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6(12~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及内外翻应力时肘关节均保持稳定,屈伸活动范围均可达到15°~130°,旋转活动度平均140°。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平均89(75~100)分,其优8例,良11例,可2例。结论单纯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固定及修复外侧副韧带后,肘关节已经获得相对稳定,无需作内侧切口修复内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