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研究BTB/POZ( broad complex, tramtrack and bric a brac/poxviruses and zinc finger)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脾脏 cDNA 文库为模板, pCMV-HA-Vector 为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HA-BPOZ;免疫印迹实验鉴定重组蛋白pCMV-HA-BPOZ的表达;细胞生长实验检测BPOZ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BPOZ对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证实,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HA-BPOZ能正确表达;过表达HA-BPOZ可显著抑制MCF7和ZR-75-1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MV-HA-BPOZ,并在细胞中成功表达;BPOZ可明显抑制MCF7和ZR-75-1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为进一步研究BPOZ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BSP的高稳定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骨唾液蛋白(BSP)的高稳定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实验、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率实验以及细胞黏附性实验,研究高稳定表达hBSP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hBSP的高稳定表达增加了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pI)和MDA-MB-231BO(pID)的生长速率,提高了其活性和致瘤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的克隆形成率为8.90%±0.53%,明显低于MDA-MB-231BO(pI)和MDA-MB-231BO(pID)(分别为15.6%±0.94%和12.8%±0.77%),同时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的细胞贴壁率OD620的值(0.29±0.017)也明显低于MDA-MB-231BO(pI)和MDA-MB-231BO(pID)(分别为0.52±0.03和0.43±0.03)。结论hBSP具有一定的自分泌作用,增加BSP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肿瘤所处微环境乏氧能使肿瘤对放化疗的抗拒性增加,从而降低其治疗疗效.因此,深入研究低氧在乳腺癌化疗诱导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从新的视角阐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可能机制,可为乳腺癌临床化疗增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RCA1相邻基因2(NBR2)(BRCA1为乳腺癌易感基因1)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别按以下方式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进行分组。(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和8 Gy γ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NBR2的表达。(2)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BR2转染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以及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BR2单独转染组、NBR2+B细胞淋巴瘤2(BCL2)共转染组,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 Gy γ射线照射和8 Gy γ射线照射能够显著下调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75、11.17,MDA-MB-231:t=11.22、12.31,均P<0.01)。MTT实验结果显示,与4 Gy γ射线照射组相比,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55,MDA-MB-231:t=11.97,均P<0.01)。同时,lncRNA NBR2过表达可以明显下调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另外,与NBR2单独转染组相比,NBR2+BCL2共转染组中NBR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87,MDA-MB-231:t=11.37,均P<0.01)。结论辐照可以诱导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降低,人为过表达NBR2能够抑制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降低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生长抑制因子5(ING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稳定转染pEGFP-N1-ING5真核表达载体和pEGFP-N1空载体至Bcap-3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筛选ING5高表达细胞株.将Bcap-37-ING5细胞作为实验组,Bcap-37-GFP细胞为空载体组,Bcap-37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ING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稳定转染后获得稳定表达GFP标记的ING5蛋白的Bcap-37细胞株.ING5过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导致G2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P<0.05).结论 ING5过表达可逆转乳腺癌Bcap-37细胞的恶性表型,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对大肠癌细胞SW116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了槲皮素对人大肠癌细胞SW116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MTT检测法和双层琼脂集落形成,[观察了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槲皮素对人大肠细胞SW116有显的抑制生长及增殖,并能使大肠癌细胞出现脱落并伴有死亡,DNA生成物减少,大肠癌细胞SW116集落形成率降低,结论:本实验研究提示,槲皮素对大肠癌细胞SW116具有较强的抑制生长及杀伤性,并可能运用于协助临床对肿瘤的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抗原,CD44v6和E-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D)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对94例乳腺癌组织进行SLeX、CD44v6和ED蛋白检测。结果显示,SLeX、CD44v6阳性表达及ED阴性表达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呈 相关。结果表明,SLeX、CD44v6和ED表达对估计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NA-33a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机制.方法 化学法合成miRNA-33a mimics、miRNA-33a 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序列,然后转染至HCT-116细胞.转染后48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miRNA-33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wist蛋白含量的变化;转染后24、48、72h,采用CCK-8的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采用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33a与Twist的结合位点,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证实预测的结合位点.结果 miRNA-33a mimics及miRNA-33a inhibitor转染后可明显上调或下调HCT-116细胞内miRNA-33a的相对含量(P<0.05),而NC转染组细胞miRNA-33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33a mimics及miRNA-33a inhibitor转染后可明显下调或上调HCT-116细胞内Twist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转染组细胞内Twis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33a mimics及miRNA-33ainhibitor转染后可明显下调或上调HCT-116细胞对数生长期的增殖活性,转染后48h和7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NA-33amimics和miRNA-33a inhibitor转染可以抑制或促进野生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P<0.05),而对突变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miRNA-33a可以通过抑制其靶基因Twist的表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正常IEC-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IL-11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IL-11对小肠上皮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rhIL-11对正常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并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IEG-6细胞表面IL-11受体α链的表达情况。结果rhIL-11可引起正常IEC-6细胞发生增殖抑制和明显的G/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表面IL-11受体α链表达增加。结论rhIL-11可能通过与IEG-6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启动胞浆内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以下简称斑蝥注射液)对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有效[1]。而治疗过程中对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观察了20例用斑蝥注射液治疗乳腺癌过程中CEA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观察对象为我院肿瘤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经病理确诊为晚期乳腺癌且CEA表达阳性的住院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用siRNA敲降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的表达对宫颈癌ME-180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按两种分组方式进行分组。(1)把宫颈癌ME-180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HBXIP-siRNA转染组以及HBXIP-siRNA+γ射线照射联合组。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法来检测细胞增殖;采用qRT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id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2)把宫颈癌ME-180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HBXIP-siRNA单独处理组、HBXIP-siRNA和AKT共转染组。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γ射线照射组相比,HBXIP-siRNA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的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t=11.63、12.17,均P < 0.01),并伴随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降低(t=10.88,P < 0.01)和促凋亡蛋白Bid表达的增高(t=9.31,P < 0.01)。γ射线照射明显上调了HBXIP蛋白的表达水平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转染HBXIP-siRNA则抑制了γ射线照射导致的AKT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另外,与HBXIP-siRNA单独处理组相比,HBXIP-siRNA和AKT共转染组中HBXIP-siRNA对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t=8.96,P < 0.01)。结论降低HBXIP蛋白表达可以抑制辐照诱导的AKT磷酸化水平,进而降低宫颈癌ME-180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NRF2 mRNA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NRF2 siRNA-1、NRF2 siRNA-2和NRF2 siRNA-3干扰序列转染至PC-3细胞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转染效果,并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NRF2 siRNA序列。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分为Con组(未转染)、NC组(转染阴性对照)和NRF2 siRNA组(转染NRF2 siRNA-3),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黏附素(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相比,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NRF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84±0.05 vs 0.22±0.03,P<0.05)。NRF2 siRNA-1、NRF2 siRNA-2和NRF2 siRNA-3干扰序列均能够明显下调PC-3细胞中NRF2蛋白(0.56±0.04,0.39±0.03,0.11±0.02 vs 0.76±0.07)和mRNA(0.80±0.05,0.52±0.03,0.26±0.03 vs 1.00±0.05)的表达,且NRF2 siRNA-3的干扰效果明显大于NRF2 siRNA-1和NRF2 siRNA-2。与Con组相比,NRF2 siRNA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存活率:24 h (82.05±5.24)% vs (99.86±5.05)%,48 h (64.57±4.85)% vs (97.28±6.36)%,72 h (45.62±3.76)% vs (94.57±5.49)%;克隆形成率:(39.35±3.26)% vs (66.52±4.85)%;侵袭细胞数:42.00±5.50 vs 85.00±7.50;迁移细胞数:58.00±3.00 vs 118.50±8.00]均明显减弱,同时Ki67、CyclinD1、MMP-9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Ki67:0.25±0.03 vs 0.78±0.05;CyclinD1 0.41±0.03 vs 0.85±0.06;MMP-9:0.10±0.02 vs 0.89±0.07;N-cadherin:0.22±0.02 vs 0.49±0.04)均明显降低(P<0.05);而NC组与Co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RF2基因沉默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Ki67、CyclinD1、MMP-9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紫堇碱(ICD)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 μmol/L)ICD处理宫颈癌SiHa细胞(简称ICD处理组),同时将正常培养未经ICD处理的SiHa细胞设为对照(NC)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CD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微小RNA-129-5p(miR-129-5p)的表达。在SiHa细胞中分别转染miR-NC和miR-129-5p,观察转染miR-129-5p对细胞增殖、辐射敏感性、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γ-H2AX蛋白表达的影响。在SiHa细胞中分别转染anti-miR-NC和anti-miR-129-5p并使用ICD处理,分析其对ICD诱导的细胞增殖、辐射敏感性、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0.05±0.01)%]相比,25、50、100、200 μmol/L ICD处理组能够明显提高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10.26±1.03)%、(22.16±2.21)%、(44.09±4.41)%、(70.88±7.0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36~30.013,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100 μmol/L ICD处理组能够明显提高SiHa细胞对不同剂量X射线的辐射敏感性(t=19.135~44.478,均P<0.05),提高γ-H2AX蛋白和miR-129-5p的相对表达量(t=15.041、19.682,均P<0.05),降低p-PI3K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14.897、15.429,均P<0.05)。与转染miR-NC组相比,转染(高表达)miR-129-5p组能够明显提高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75.06±7.51)%对(1.04±0.10)%,t=29.566,P<0.05]、对不同剂量X射线的辐射敏感性(t=13.239~37.015,均P<0.05)和γ-H2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17.076,P<0.05),能够降低cyclin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17.393,P<0.05)。与转染anti-miR-NC+ICD处理组相比,转染anti-miR-129-5p(低表达miR-129-5p)+ICD处理组可以反转ICD抑制SiHa细胞增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和增强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作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70~28.252,均P<0.05)。 结论 ICD能够通过上调miR-129-5p表达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以及增强其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存活率和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88年6月~200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304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乳腺肿瘤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放疗.所有患者接受了术后化疗,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口服三苯氧胺.中位随访时间8.1年.结果 患者5年总存活率,疾病特异性存活率及无局部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2.58%,93.46%,86.26%.10年总存活率,疾病特异性存活率及无局部复发存活率分别为85.29%,88.27%,77.75%.5年和10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5%和11.7%.统计结果 显示,年龄(<40岁),腋窝转移淋巴结数量(>4)与疾病特异性存活率相关联;而年龄(<40岁),雌激素受体阴性与局部复发相关联.24例局部复发者均切除了同侧乳腺,随访5~130个月,有5例死亡.并发症为30例次.结论 保乳治疗具有很高的长期存活率,局部控制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16.
苏凯  杨彦楠  杨欣刚 《武警医学》2021,32(3):197-20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和人正常星型胶质细胞HEB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2、5、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测定2、5、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WB)测定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JAK2/STAT3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10、25、50、100 μM异丙酚均能显著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选择2、5、10 μM异丙酚进行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U87细胞经2、5、10 μM异丙酚处理后,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说明,胶质瘤U87细胞经2、5、10 μM异丙酚处理48 h后,迁移能力分别降低了(19.69±2.67)%、(41.41±3.28)%、(59.75±2.9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胶质瘤U87细胞中JAK2蛋白磷酸化水平、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下调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