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室内模拟粘虫的自然生长条件,采用载毒叶碟法饲喂4龄粘虫,测定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体内保护酶(PPO,SOD,CAT,POD)活性的影响。人参总皂苷能够对粘虫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显著;经人参总皂苷处理后,4龄粘虫体内PPO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趋于平衡,且在处理后48 h达最大值;且4龄粘虫体内SOD,CAT,POD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被打乱,其体内O-·2产率加速。人参总皂苷影响粘虫体内保护酶活性,破坏了保护酶的原有平衡,使其遭受到外部环境及O-·2等自由基的伤害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更全面地确定人参适宜采收年限,并了解生理指标与有效成分指标的相关性,深化人参采收理论。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淀粉、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折干率、各种糖类物质、蔗糖酶活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人参有效成分与糖类物质关系密切,长白县栽培人参可从4年时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更全面地确定人参适宜采收年限,并了解生理指标与有效成分指标的相关性,深化人参采收理论。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淀粉、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折干率、各种糖类物质、蔗糖酶活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人参有效成分与糖类物质关系密切,长白县栽培人参可从4年时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4.
三清降糖方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清降糖方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测定其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制备三清降糖方水提制剂和醇提制剂,分别配制成25,2.5,0.25,0.025,0.002 5 g·L-1的溶液,以阿卡波糖为阳性药对照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含量,计算抑制率.结果:三清降糖方水提制剂、醇提制剂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质量浓度为25 g·L-1三清降糖方水提制剂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为(64.85±10.5)%,与2.5 g·L-1的阿卡波糖抑制率相当.结论:三清降糖方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人参茎叶总皂苷对4龄粘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非选择拒食活性、选择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在室内模拟4龄粘虫的自然生长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叶碟法测定测定人参茎总皂苷对其的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对4龄粘虫的取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10,5 g·L-1 3种质量浓度的人参总皂苷分别处理高粱叶片后饲喂4龄粘虫,8 h后,3种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苷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8.67%,64.40%,47.36%,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62.49%,44.29%,34.19%;与对照相比较,人参总皂苷处理后4龄粘虫的发育历期延长了13 h。人参总皂苷对4龄粘虫的取食和生长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的体外渗透性,优选透过介质和渗透促进剂.方法:通过透皮扩散仪进行体外渗透试验,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为指标,研究三七总皂苷的体外渗透情况,采用HPLC检测三七总皂苷的透过量.结果: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为透过介质,1%氮酮为渗透促进剂时,渗透效果最佳;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24 h累积透过量683.97 μg·cm-2,体外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渗透速率17.80 μg·cm-2·Min-1.结论: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适合作为三七总皂苷的新型透皮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人参总皂苷含量及各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为采用生物技术方法生产人参皂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紫外显色法测定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中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b1、Rb3、Rc、Re的含量.结果:(1)培养27 d西洋参冠瘿组织总皂苷积累量达到最高,与西洋参药材总皂苷含量相当;(2)西洋参冠瘿组织中人参皂苷Rb1、Re的含量约为西洋参药材的50%,人参皂苷Rc的含量约为西洋参药材的80%,人参皂苷Rb3的含量远远高于西洋参药材,约为西洋参药材的16倍.结论:西洋参冠瘿组织可作为大规模生产人参皂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同大类植物成分比对与实践,对藏药川藏沙参总生物碱、总皂苷成分进行提取并检测其含量,为药材开发提供最基本参考。方法使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AB8型大孔树脂进行生物碱、皂苷的提取,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皂苷使用人参皂苷Rg标准品,总生物碱使用苦参碱标准品。结果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为3.884g·L-1;总皂苷含量出现未知异常超出,正常部分为0.6982g·L-1,超出部分为0.3881g·L-1。结论藏药川藏沙参含生物碱、皂苷,获得含量参考值,可作为药物提取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对小鼠餐后血糖生成的影响,并考察提取物对餐后胰岛素水平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方法:KM种小鼠根据空腹血糖值随机分入浣粉负荷(6g·kg-1)及葡萄糖负荷(2g·kg-1)2种不同糖源组,各糖源负荷组下设空白对照组、糖源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卡波糖0.01g·kg-1)、9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剂量1,0.5,0.25 g·kg-1)、6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剂量1,0.5,0.25 g·kg-1),考察小鼠在连续7d口服不同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后,进食淀粉及葡萄糖引起的血糖生成情况,以ELISA法测定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实验测定不同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90 d和6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动物餐后血糖峰值;所有剂量的9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均显著降低进食淀粉的血糖生成指数(P<0.05),且0.25 g·kg-1组进食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也显著降低(P<0.05);但6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仅0.5g·kg-1组显著降低进食淀粉的血糖生成指数(P<0.01),并有降低进食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的趋势.3个剂量的9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均能极显著地增加餐后胰岛素水平(P <0.001),6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对升高餐后胰岛素水平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90 d,60 d生长期罗汉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的IC50分别为11.51g·L-1,2.40 g·L-1.结论:罗汉果提取物有调节机体血糖稳态的作用,增加餐后胰岛素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不同生长期的罗汉果提取物对血糖影响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中药人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以回流法提取作为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人参叶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人参叶中皂苷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 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人参叶连续灌胃30 d,高剂量组0.5 g·kg~(-1)人参叶可显著降低MDA、Prot含量,对GSH含量有一定增加作用。表明人参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人人参皂苷的效率的最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5.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