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劼  王薇  余陈欢 《海峡药学》2011,23(5):45-48
目的明确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紫苏叶挥发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采用角叉菜胶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观察紫苏叶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测定大鼠足跖浸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白细胞数(WBC)、NO含量;同时,测定正常小鼠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Vit C的含量。结果从紫苏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2种成分,其主要含有柠檬烯(18.3%)、紫苏醛(16.5%)、紫苏酮(12.4%)、芹菜脑(9.3%)和反式丁香烯(12.0%)。紫苏叶挥发油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降低NO含量。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Vit C的含量。结论紫苏叶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游走、减少蛋白质渗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生成有关,而与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  相似文献   

2.
杭白菊总黄酮抗炎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杭白菊总黄酮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气囊炎炎症模型,观察杭白菊总黄酮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蛋白质、白细胞数(WBC)、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杭白菊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气囊炎模型中渗出液中总蛋白质含量和白细胞数,降低血浆MDA含量,增强血浆SOD活性。结论:杭白菊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生成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猪胆干膏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等模型观察猪胆干膏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猪胆干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大鼠足跖肿胀,并降低炎症组织PGE2和NO含量,增强血清SOD活性.结论 猪胆干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方  王灿 《中国药房》2012,(3):212-214
目的:研究水苏碱的抗炎活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实验考察水苏碱的抗炎作用;通过检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性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和白细胞(WBC)数及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结合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初步研究水苏碱抗炎有关的作用机制。结果:24、12mg.kg-1剂量下水苏碱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胸膜炎性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和WBC数,降低炎症部位PGE2、IL-1、TNF-α含量,同时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P<0.01或P<0.05)。12mg.kg-1剂量下水苏碱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炎症部位NO含量(P<0.05)。结论:水苏碱在一定剂量内具有较强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改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工培植牛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培植牛黄灌胃给药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 ,胸膜炎模型大鼠白细胞游走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ACCB抗炎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显示 ,ACCB灌胃给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物中丙二醛 (MDA)含量 ,降低胸膜炎模型大鼠胸积液中一氧化氮 (NO)含量 ,显著增强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活力 .  相似文献   

6.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抗炎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研究葡萄籽中原花青素(PA)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模型,研究PA对炎症的影响。NOS活性用NADPH黄递酶染色法,NO含量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β-NAG用对硝基酚比色法,MDA用TBA荧光法测定,IL-1β,TNFα和PGE2含量用放免法测定。结果:PA 10-40mg/kg i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和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PA 10mg/kg减少大鼠致炎足MDA生成,抑制炎症渗出液中NOS的β-NAG活性,降低IL-1β、TNF和PGE2含量。其作用强于地塞米松2mg/kg。结论:PA对大鼠和小鼠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和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日金星蕨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中日金星蕨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T-NOS)含量的影响。结果:中日金星蕨乙醇提取物(400,800,1600mg.kg-1)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比较,该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能抑制大鼠足肿胀组织中PGE2的含量,抑制率分别为34.2%,57.9%和71.1%;减少大鼠足肿胀组织中MDA的含量,抑制率分别为14.8%,36.6%和65.5%;减少大鼠足肿胀组织中NO的含量,抑制率分别为21.7%,32.5%和40.3%;降低大鼠足肿胀组织中T-NOS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5.0%,56.7%和69.0%。结论:中日金星蕨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可能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和影响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退热解毒灵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退热解毒灵颗粒解热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退热解毒灵小剂量组(小剂量组)、退热解毒灵大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观察在灌胃退热解毒灵颗粒6,15 g·kg-1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以及足肿胀度的变化,并观察退热解毒灵颗粒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酵母5 h后体温明显升高(P<0.05),7 h大剂量组较模型组体温下降(P<0.05),8 h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体温下降(P<0.05),10 h大剂量组体温基本接近正常;大鼠右后足趾腱膜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1 h后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均对肿胀有明显的抑制(P<0.01,P<0.05),且在2 h作用效果最明显,抑制率分别为45.0%,35.0%;大剂量组能有效抑制大鼠足肿胀组织中PGE2、MDA及NO的含量;小剂量组能有效抑制大鼠足肿胀组织中NO的含量,大鼠足肿胀组织中PGE2、MDA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退热解毒灵颗粒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组织中PGE2、NO的生成,抑制组织炎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荆芥挥发油对急性胸膜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为其祛风散寒之功效与治疗表证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胸腔注射角叉菜胶制备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荆芥挥发油(0.4、0.2 mL·kg-1)于致炎前后1小时分别灌胃给药1次,造模后5小时处死大鼠,测定胸腔渗出液体积,进行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质含量测定来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测定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IL-1)与肿瘤坏死因子(TNF-d)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来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荆芥挥发油对模型大鼠胸腔炎性渗出液体积有降低趋势,能显著降低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蛋白质含量;能显著降低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IL-1与TNF-α含量,同时对模型大鼠肺组织中MDA的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表现出降低MPO含量的趋势.结论:荆芥挥发油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急性胸膜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蚁菌圃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正常及切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的炎症模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炎性渗出液中白三烯(LTB4)、前列腺(PGE2)、5-羟色胺(5-HT)及组胺的水平。结果 角叉菜胶致正常组及去肾上腺组小鼠足肿胀炎症组织及血清中PGE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在蛋清致足肿胀中的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在角叉菜胶致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白三烯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蚁菌圃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部位PGE2、LTB4、5-HT及组胺的水平有关,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蚁菌圃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正常及切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的炎症模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炎性渗出液中白三烯(LTB4)、前列腺(PGE2)、5-羟色胺(5-HT)及组胺的水平。结果 角叉菜胶致正常组及去肾上腺组小鼠足肿胀炎症组织及血清中PGE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在蛋清致足肿胀中的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在角叉菜胶致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白三烯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蚁菌圃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部位PGE2、LTB4、5-HT及组胺的水平有关,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模型分别探讨侧柏总黄酮对小鼠耳片肿胀及大鼠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测定大鼠足爪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及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结果侧柏总黄酮在 12 5~ 5 0 0mg·kg-1内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 ,2 5 0mg·kg-1剂量能显著抑制大鼠足爪肿胀 ,其作用强于2 0mg·kg-1的地塞米松。侧柏总黄酮能抑制大鼠炎症足爪组织NO及PGE2 的生物合成。结论侧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及PGE2 的生物合成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溃结康胶囊的抗炎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渍结康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小鼠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足爪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溃结康胶囊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并减少PGE2、MDA在炎症组织中的产生;对摘除肾上腺的小鼠亦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结论:溃结康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与抑制PGE2合成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酮洛芬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培植牛黄灌胃给药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胸膜炎模型大鼠白细胞游走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ACCB抗炎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ACCB灌胃给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物中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胸膜炎模型大鼠胸积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扁蒴藤素对急性实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扁蒴藤素对急性实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腹膜炎模型,观察扁蒴藤素对小鼠耳肿、足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对大鼠腹膜炎渗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释放、丙二醛(MDA)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 扁蒴藤素ip 0.156~0.625 mg·kg~(-1)或im 1~4 mg·kg~(-1)明显抑制小鼠耳肿和足肿(P<0.05);im 2~4 mg·kg~(-1)明显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im 1~2 mg·kg~(-1)抑制大鼠腹膜炎白细胞渗出、蛋白质渗出及NAG释放,降低NO含量,抑制MDA生成,增强SOD及CAT活性。结论 扁蒴藤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O生成、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膜有关。  相似文献   

16.
芍药甘草汤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芍甘汤)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和大鼠背部气囊模型、巴豆油混合致炎剂诱发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形核白细胞(PMN)的发光强度.大鼠气囊炎性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大鼠血清皮质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芍甘汤对大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气囊炎性渗液中的PGE2、IL-6、NO,降低气囊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芍甘汤药物血清和芍甘汤有效成分芍药苷能明显抑制激活的PMN化学发光.结论:芍甘汤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部分在于抑制PGE2、NO、IL-6的产生,抑制PMN产生氧自由基,可能还与影响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叶青藤醇提物的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水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的试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炎性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三叶青藤醇提物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但未能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同时,三叶青藤醇提物能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爪肿胀反应,能明显减少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含量。结论:三叶青藤醇提物没有明确的镇痛作用,但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羧胺三唑(CAI)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急性炎症的预防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爪急性炎症模型,测量足爪肿胀度以及足爪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NO、前列腺素2(PGE2)、TNF-α、IL-1β、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NCI-1)和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果:CAI能明显减轻大鼠足爪炎性肿胀,显著降低炎症足爪中MPO、NO、PGE2、TNF-α、IL-1β和CNCI-1含量及iNOS蛋白表达.结论:CAI可能通过减少炎症介质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来发挥对角叉菜胶诱导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玉郎伞提取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郎伞(YLS)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考察YLS水提取物(TYLS,以生药计剂量分别为80,40 g·kg-1)及其总黄酮(FYLS,0.14,0.07 g·kg-1)的抗炎作用,连续灌胃给药7 d后测定小鼠耳肿胀度和炎症足前列腺素E2(PGE2)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去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模型,观察TYLS(以生药计剂量分别为80,40 g·kg-1)及FYLS(0.14,0.07 g·kg-1)灌胃给药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正常大鼠灌胃TYLS(以生药计剂量分别为60,30 g·kg-1)及FYLS(0.1,0.05 g·kg-1)7 d后,测定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和胆固醇含量及肾上腺重量.结果:TYLS及FYLS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正常小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去肾上腺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无抑制作用(P0.05);可降低炎症渗出物中PGE2含量,但对NO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可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和胆固醇的含量,对肾上腺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YLS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产生,激动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轴有关,但对NO无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荆芥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世琼 《海峡药学》2010,22(10):24-25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为常用解表中药,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痒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表证、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痘疹等疾患,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挥发油含量丰富,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专题采用小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对荆芥抗炎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荆芥不同提取部位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2)荆芥不同提取部位能降低小鼠炎足浸泡液中炎症介质PGE、组胺含量;(3)荆芥不同提取部位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实验结果提示荆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与抑制炎症介质PGE、组织胺的生成和清除自由基有关,同时也表明荆芥挥发油是其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