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帝内经》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让每个人学会成为自己的上医,储蓄健康,这是万宁保健品公司当家女人陈新的梦想,也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中医学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视角认识生命和健康。以天人相应、阴阳、精气神、体质、脏腑、经络腧穴、气血津液、天癸、天年、饮食、道德等不同维度来阐述中医健康观。综合中医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其健康观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以“治未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重视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三层涵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似文献   

3.
梁日辰 《健康世界》2013,(12):64-67
施小墨教授:首先,我觉得古代医家的观点很有道理,特别是《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说的就是一个好医生不应专门治疗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预防疾病远比治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2008,(3):22-27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了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治未病”一词始见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其思想价值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上工治未病”成为历代医学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几年前,吴仪副总理提出了开展“治未病”的工作要求。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项目,正在试行一项简称KY3H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一个融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国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就“治未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是成就事业和生活幸福的前提和基础[1].早期发现威胁健康的因素、早期干预、保持健康、延长寿命,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从整体观、辨证观、审因论治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战略观念,与现代健康领域的许多新概念不谋而合.因此运用中医特有的治未病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构建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很多人都听说过。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今后针对在体检中发现的“危险指标”,医生将可能采用中药或中医等手段进行干预,以防止由“疾”逐步变成“病”。  相似文献   

7.
目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日益流行。对普通人群进行教育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健康人群的发病就显得非常重要,也符合预防为主、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20,(1):90-92
随着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以及国家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治未病理念的推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启动全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战略,以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构建"治未病"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探索,从加强科普宣传"治未病"文化提高大众认知、产学研结合推广"治未病"适宜技术、"治未病"养生康复指导平台的建立与前景等方面阐述分析,表明构建"治未病"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探索特色社区治未病服务平台,不仅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拓展中医药服务有重要意义,亦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医疗保障压力以及推动医疗改革,完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先贤的医学经典之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在追求健康,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奔波忙碌,而忽视健康。其实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的美好状态,在日常的良好生活习惯中逐一体现。健康的智慧就掌握在每个人手中。洞悉身体内在的奥秘,顺应身体真正的要求和呼唤,让身体自由地舒展,健康就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来到本期健康会客厅座客的几位人士,从各自生活状态出发,给出我们精彩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0人,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实行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的实验组和实行健康管理干预的对照组,对两组的病人医治后的血压,血脂,血流变等实行比较.结果:医治后,实验组在血压,血脂,血流变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医治后的血压,血脂,血流变等情况优于医治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使用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血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9,(10):16-18
养生,简单点说就是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维护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以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有效方法和手段,至今在我国的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养生四要》卷四为《却疾》,即专论防治疾病。万全笃信《黄帝内经》有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十分注重预防疾病。他在本卷一开始就说:“吾闻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者十痊八九,治将病者十痊二三,治已病者十不救一。”认为医生如果注重治未病,也就是着重于预防疾病.其效果可高达百分之八九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家养生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是中华养生智慧集大成之作,它所倡导的健康理念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早在几千年前,《皇帝内经》就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告诉人们养生其实很简单:养生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医院一直是医学的主要阵地,医学也主要靠医院来发挥作用。医院的这一地位,是由其治病救人的独特职能所决定的。尽管医院的功勋如此卓著,却也算不得医学的最高境界。古人早有“上医不治己病治未病”的眼光,医学的不懈追求也一直是以健康为中心,注重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充分说明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对疾病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与我国医药卫生“预防为主”战略方针一脉相承,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并规划到2015年,力争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乡镇卫生院、7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相似文献   

20.
怎样预防骨质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一年.本刊“健康话题”栏目共列举了12种老年性疾病,讲了它们的来龙去脉、病理病状,重点是围绕着这些老年病的康复向读者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这虽然是必要的,却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部分、也应该是养生保健的重点,要放在“预防”上——有多先进、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如不得病。古人早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也就是说对疾病要“预防为主”。这是养生保健的根本出路。有鉴于此。今年本刊就将重点移至预防,全面系统地向老年人介绍一些疾病预防的方法,努力争取帮助老年朋友们不得病或少得病.在健康和快乐中安享晚年。本期“健康话题”就先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