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采用线栓法制作短暂性MCAO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3 d、7 d、14 d、30 d进行三种神经功能评分(Longa 5分法、前肢踩空实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取脑组织后行HE染色。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相对百分比,采用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到30 d,三种神经功能评分均有降低,7 d组与30 d组的前肢踩空实验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的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随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神经功能评分中,缺血再灌注3 d组及30 d组,Ludmila Belayev 12分法评分的结果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相关(P<0.05),其余时间点与三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线栓法制作的SD大鼠短暂性MCAO模型中,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与缺血再灌注后第3 d、30 d的梗死体积有显著相关性,该评分法可用于评估这两个时间点的大鼠脑梗死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神启窍方对弥漫性轴突损伤合并局灶性脑挫伤大鼠昏迷状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弥漫性轴突损伤合并局灶性脑挫伤动物模型"造模,取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7只、假手术组7只、对照组12只、中药组12只,造模前1周中药组每天灌胃益神启窍方中药配方颗粒,模型组只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电镜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和观察从麻醉到角膜反射、从麻醉到四肢爬行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障碍评分(mnss)。结果:假手术组与正常组"麻-爬"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麻-角"时间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麻-爬"时间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损伤清醒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对照组见血管外周、轴突水肿,神经纤维水肿、溶解,轴突内线粒体、胶质细胞水肿,中药组多数神经元、血管、神经纤维正常,仅见部分轴突内线粒体水肿,树突有灶性水肿,胶质细胞、血管外周水肿。结论:中药益神启窍方能缩短实验大鼠的昏迷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有显著的促醒作用和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改善血供、降低氧耗有关。  相似文献   

3.
郑峰  杨倩  吴家幂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1):7-10,F000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S100β蛋白的变化规律;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应用亚低温予以干预。用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齿状回MAP-2和S100β的阳性表达。取材前应用神经功能等级评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功能的恢复。结果:亚低温组于4~8d神经功能评分减低与常温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温组再灌注12hMAP-2的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减低(P<0.01),4d时渐增强,8d达高峰。亚低温组MAP-2各时间点(1~6d)其光密度值较常温组明显增强(P<0.05);常温组再灌注1~4dS100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4d至高峰,14d时降至假手术组水平,亚低温组S100β阳性细胞数在(2~8d)均显著高于常温组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MAP-2表达减弱,后持续上升,而S100β的表达持续增强。缺血早期应用亚低温可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中MAP-2和S100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疗效以及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LudmilaBelayev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梗塞模型,33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组、依达拉奉组和移植组。分别在造模1 d后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依达拉奉和脐血干细胞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前3组血清NGF(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40 d,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血清NGF(OD值)水平下降较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7、14、21、28、40 d,脐血干细胞组血清NGF(OD值)水平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与此同时,造模前3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较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比较,治疗后的第3、5、7 d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第14、21、28、40天,脐血干细胞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实验提示经静脉移植的脐血干细胞可迁移至大鼠局灶缺血侧脑组织,提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并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孕鼠接触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其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 TCR Vβ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 μg SEB(SEB组),同时设立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获取出生后0~5 d的 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CR Vβ8+ T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EB组出生后0~3 d的新生鼠胸腺中CD4+Vβ8+ T细胞比例均减少(P<0.05~P<0.01),出生后4~5 d 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出生后0~5 d,SEB组胸腺中CD8+Vβ8+ T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出生后0~5 d,SEB组CD4+Vβ8+及CD8+V β8+ T细胞的绝对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新生鼠出生后0~5 d,SEB组外周血CD4+Vβ8+ T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减 少(P<0.01);CD8+Vβ8+ T细胞比例亦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出生后0~5 d,SEB组外周血CD4+Vβ8+及CD8+Vβ8+ T细胞绝对数均较 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妊娠期大鼠接触SEB可减少子代新生鼠胸腺及外周血TCR Vβ8+ T细胞,并保留至成年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TLR4/TRIF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oll样受体4(TLR4)、TRIF(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er-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TRAM(TRIF-related Adaptor Molecule,TRAM)、NF-κB(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模型组(简称针刺组)、TAK242组,每组按1 d、3 d、7 d时间节点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干预,Longa评分法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Western-blot法检测血肿组织TLR-4、TRIF、TRAM、NF-κB蛋白表达。结果神经行为学: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于3 d、7 d时间节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TAK242组于3 d、7 d时间节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1);与针刺组比较,TAK242组于3 d时间节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Western-blot结果:针刺组、TAK242组各时间节点TLR-4、TRIF、TRAM、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TAK242组各时间节点TLR-4、TRIF、TRAM、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负调控TLR4/TRIF信号通路中TLR-4、TRIF、TRAM、NF-κB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炎性损伤,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脑组织中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参考改良的Zea-Longer插线方法将缺血组大鼠制作成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造模后1、3、7、14 d时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和脑组织中Foxp3表达,同时采用改良NSS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模型制备后逐渐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脑缺血后1、3 d时缺血组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 d时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68,P=0.01)。免疫组化显示脑缺血后1 d时缺血组大鼠脑组织中即可观察到Foxp3表达,且主要集中在缺血灶区域,在未缺血侧也可观察到Foxp3表达,但表达量较少,而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见Foxp3表达。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大鼠急性脑缺血后炎症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在脑缺血后1 d时便开始参与脑缺血性损伤的免疫调节,这种免疫调节对脑细胞有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运动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神经行为学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分假手术对照组和自由落体脑外伤组(TBI组),每组13只。TBI后1、3、8、13d分别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术后7d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脑组织行RT-PCR检测BDNFmRNA表达;术后13d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脑组织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BDNF表达。结果 TBI后大鼠神经行为明显受损,NSS评分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但随时间延长NSS评分有所下降(P<0.05)。RT-PCR结果显示,BDNF mRNA表达水平TBI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BDNF蛋白和mRNA主要分布在皮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而细胞内BDNF的光密度值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 TBI后大鼠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备用神经元内BDNF的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6周龄SD大鼠骨髓MSCs。采用新生7日龄SD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低氧暴露2.5h制作HIBD模型。24h 后,MSCs移植组(n=20)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MSCs,PBS对照组(n=20)尾静脉注射PBS(0.01ml /g),HIBD手术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不作注射。采用大鼠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及ELISA法分别检测移植后1、3、7、14d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及脑内GDNF含量。结果 MSCs移植后7、14d,MSCs移植组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HIE手术组(P<0.05)。制模后,所有HIBD大鼠的GDNF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PBS对照组和HIE手术组比较,MSCs移植组在各个时间点的GDNF含量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MSCs移植可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促进脑内GDNF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发挥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可靠、稳定的用于检测大鼠识别记忆的行为学装置。方法结合机械工程和实验动物行为学技术研制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封闭的大鼠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并用正常大鼠进行物体识别实验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大鼠在封闭装置和传统敞口装置中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都显著大于对熟悉物体探索时间(P<0.01,P<0.05),并且封闭装置中大鼠的相对辨别指数明显大于0(P<0.01);大鼠在封闭装置中测试期探索总时间、绝对辨别指数与传统敞口装置组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而相对辨别指数无差异。两种常用体重大鼠在新装置中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显著大于对熟悉物体探索时间(P<0.01),相对辨别指数也都大于0(P<0.01,P<0.05),并且两组的相对辨别指数无差异。结论大鼠在新装置中能够辨别出熟悉物体,表现出正常的记忆能力,并且探索水平优于敞口装置组。新研制的大鼠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和传统敞口装置一样都能够用于检测大鼠的识别记忆能力,并能模拟自然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相似文献   

11.
Rejoining of peripheral nerve after its break isthe essential prerequisite of recovering nerve func-tion.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urgery techniquesto the field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e repair and with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epairtechniques and equipment,the quality of nerve anas-tomoses hasimproved remarkably.However,the su-perb microsurgery techniques cannot completely re-pair the injured nerve function.Long time denervat-ed controlwill lead to degeneration,atroph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ITP患儿51例及对照组(健康儿童)40例,空腹取静脉血抗凝。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急性组与慢性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Treg细胞百分率(3.67±1.23)%显著低于对照组(5.16±2.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急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及TGF-β1结果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显著低于急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Treg细胞减少,其分泌的IL-10、TGF-β1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降低,这些改变在慢性病例尤其明显。上述变化表明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降低是ITP患儿发病的机制之一,也是慢性病例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对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HS成纤维细胞(HSFB),并取第4代细胞用于试验.利用Vialinin A(USP4抑制剂)干预HS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预细胞中不同时间段(0、12、24、48 h)USP4、TβRI及Smad7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Vialinin A对H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不作干预).结果 Vialinin A作用后,随着时间推移,HSFB中的USP4蛋白表达逐渐减低,TβRI的蛋白也逐渐减低,在作用12 h后明显降低(P<0.05);Smad7的蛋白表达则逐渐升高(P<0.05).Vialinin A同一浓度作用后,随着时间推移,HSFB增殖活性逐渐受到抑制,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4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影响瘢痕细胞增殖,抑制其表达可使HS成纤维细胞增殖减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比例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建立胃癌MFC荷瘤小鼠模型,6周龄雌性615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PBS组和荷瘤西地那非组。接种移植瘤24 h后荷瘤西地那非组每天给予西地那非灌胃,荷瘤PBS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PBS灌胃。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西地那非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升高(P<0.05),外周血CD4+/CD8+的比值降低(P<0.05)。外周血MDSC比例与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858,P<0.01)。与荷瘤PBS组相比,西地那非可抑制胃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28 d后抑瘤率为41.2%,且可以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P<0.05),提高外周血CD4+/CD8+的比值(P<0.05)。结论: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升高,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西地那非可能通过抑制MDSC数量,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3种保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氨甲蝶呤(MTX)肌肉注射组和MTX胚囊注射组,每组20例;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治疗成功患者在治疗后第3次月经干净后3~7 d行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 3组间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MTX肌肉注射组血β-HCG浓度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TX胚囊注射组血β-HCG浓度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米非司酮组和MTX肌肉注射组明显缩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输卵管复通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阴道超声指导下胚囊局部注射可缩短疗程,较早判断预后;米非司酮用药方便,适合于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颅脑手术行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对脑、肝、肾等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TEAS+控制性降压,刺激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强度为8~12 mA,电刺激双侧合谷、三阴交、曲池、足三里4个穴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到达目标值持续40~50 min;对照组:仅用TEAS的电极贴附固定穴位,不进行刺激,其余处理同观察组一样。分别于降压前5 min(T1)、维持血压60 min(T2)、升压后60 min(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等时间点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脑保护和脑损伤因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S100β蛋白;心功能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P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等。结果:①在脑保护和脑损伤因子方面:与T1相比,对照组患者的SOD因子在T2、T3、T5时明显降低(P<0.05),CGRP、ET、MDA、IL-6水平在T3、T4或T5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分别在T2降低IL-6和S100β水平,在T3降低ET水平,在T4提高SOD水平,在T5降低MDA水平(P<0.05);②在心功能指标方面:2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肾功能指标方面:与T1相比,对照组Cys C水平在T2与T3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2与T3时可以降低Cys C水平(P<0.05);④在肝功能指标方面:与T1相比,对照组患者的AST、ALT、α-GST含量分别在T2、T3、T4或T5明显升高(P<0.05),PA含量在T2和T5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在T2与T3时可以降低α-GST含量,在T4与T5时降低AST和ALT水平(P<0.05)。结论:颅脑手术行控制性降压时,对脑、肝、肾可产生一定的影响,TEAS在开颅手术行控制性降压时对脑、肝、肾等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γδ T细胞在结核耐热性抗原(Mtb-HAg)和磷酸化抗原(HDMAPP)培养扩增后,阐明Mtb-HAg和HDMAPP在细胞因子(ck: IL-1β、TGF-β和IL-23)极化状态下,IL-17和IL-22表达情况。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Mtb-HAg、HDMAPP、全菌抗原3组,各组分别加入(IL-1β、TGF-β)培养3 d加入rIL-2继续培养,第9天加入IL-23培养至12 d;对照组:分Mtb-HAg、HDMAPP、全菌抗原3组,培养3 d加入rIL-2继续培养至12 d。各组最终扩增为富含效应性γδ T细胞的细胞群,收集细胞PMA/Ionomycin和Monensin刺激培养6 h,检测Tγδ 17和Tγδ 22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结果  各组中γδ T细胞均能产生IL-17和IL-22,Mtb-HAg+ck组较Mtb-HAg组及HDMAPP+ck组较HDMAPP组中γδ T细胞产生IL-17细胞比例上升(均P < 0.05),且IL-17主要由Vδ2亚群产生,而各极化实验组中γδ T细胞产生IL-2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Mtb-HAg、HDMAPP刺激培养PBMC,在IL-1β、TGF-β和IL-23极化状态下,可诱导γδ T细胞产生更多IL-17,而对诱导IL-22无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突触后致密物(PSD)95多肽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制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7d后选取SNI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 n=6):NP1组、NP2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匙孔虫戚血蓝蛋白(KLH)组及PSD-95组。 PSD-95组沿背部两侧皮下多点注射PSD-95多肽疫苗50μl(含PSD-95100μg)3次,每隔2周注射1次;PBS组和KLH组分别给予PBS 50μl和KLH 100μg,均用弗氏佐剂稀释至100μl。分别于制备SNI前1d、第1次免疫前1d及第3次免疫后14d(T0-2)时测定机械痛阈;于T1时处死NP2组大鼠,于T2时处死其余各组大鼠,取L3~5脊髓背角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各组机械痛阈均降低(P<0.05)。与T1时比较,PSD-95组T2时机械痛阈升高,BDNF表达下调(P<0.05);PBS组和KLH组T2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1组比较,PSD-95组T2时机械痛阈升高,BDNF表达下调(P<0.05);PBS组和KLH组T2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SD-95多肽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体外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刺激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取C57BL/6小鼠股骨、胫骨骨髓细胞,按培养过程中干预因素不同分为 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 ered saline,PBS)刺激组(PBS组,n=6)、NGF刺激组(NGF组,n=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granulocyte mon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IL-4共刺激组(GM-CSF+IL-4组,n=6)、NGF加GM-CSF和 IL-4共刺激组(NGF+GM-CSF+IL-4组,n=6),培养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比较各组间CD11c+细胞阳性率和CD8a−亚型比 例;然后用GM-CSF+IL-4刺激培养未成熟的DCs,经CD11c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得到纯化的未成熟DCs,将其分为PBS组 (n=6)、NGF组(n=6)、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组,n=6)、NGF+LPS组(n=6),分别用PBS,NGF,LPS, NGF+LPS诱导细胞成熟,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6, 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1) NGF组CD11c+DCs百分比高于PBS组,低于GM-CSF+IL-4组(均P<0.05);GM-CSF+IL-4 组与NGF+GM-CS F+IL-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4组中均以CD8a−DCs为主;2)NGF可以增强 LPS诱导的DCs分泌IL-6,IL-10和IL-12(均P<0.05),而单独NGF刺激对DCs分泌IL-6,IL-10和IL-12无影响(均P>0.05)。 结论:NGF可以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向CD11c+DCs的定向分化,并且以CD8a−亚型为主;NGF能增强LPS诱导的DC分泌 IL-6,IL-10和IL-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