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秘营昌  卞寿庚 《白血病》2000,9(3):133-135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首次复发前后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用G分带技术研究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5例中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后的患者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均涉及CD34抗原表达;CD34抗原的表达与再诱导治疗结果呈负相关。10/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光患者免疫表型发生改变,涉及CD14、CD15、CD13、CD33、C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1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方法:采用CD45/SSC参数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10例成人ALL患者治疗前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73 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10例ALL患者中,21.8%为T-ALL,78.2%为B-ALL.47.3%的ALL患者表达髓系抗原 (MyAg),CD13是成人ALL中最常见的MyAg (32.1%).T-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总的阳性率(45.8%)与B-ALL(47.7%)无统计学差异.可供核型分析的73例中核型异常者37例(50.7%),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为Ph染色体,占23.3%.结论:免疫表型对ALL的诊断与分型至关重要,免疫表型与患者的异常核型改变及临床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Shen YM  Li JY  Xue YQ  Gu QL 《癌症》2002,21(5):544-546
背景与目的:自1995年白血病免疫分型欧洲协作组(EGIL)推荐了一套积分系统用于白血病免疫分型以来,关于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病例数较少,本文研究了一组BAL的细胞遗传学分型特征。方法:56例B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亚型;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热变性姬姆萨R显带法(reverse heating giemsa,RHG)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揭示BAL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具有异质性,正常核型占44.4%,克隆性异常占55.6%。在克隆异常中Ph染色体改变占23.2%高于对照组AML组(0%),且在B淋系、髓系共表达患者组中(39.3%)高于T淋系、髓系共表达患者组(0%)。其它相关性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有t(8;21)、t(15;17)、t(9;22)、inv(16)、非相关性染色体异常有t(12;17)、t(14;15)、t(3;6)、 21、复合异常等。结论:BAL患者Ph染色体改变具有普遍性,说明它起源于比较早期的造血干/祖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132例初发儿童 ALL 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132例 ALL 患者中,12.9%(17/132)为 T 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 - ALL),87.1%(115/132)为 B 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 ALL)。46.2%(56/132)的ALL 患者表达髓系抗原,CD13是 ALL 中最常见的髓系抗原,其阳性率为28.0%。T - ALL 髓系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47.1%,与 B - ALL 的4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 =0.940)。可供核型分析的96例 ALL 中,核型异常者50例(52.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96例 ALL 患者中,TEL/ AML1融合基因阳性21例(21.8%),BCR/ ABL 融合基因阳性14例(14.6%),TCF3/ PBX1融合基因阳性5例(5.2%),MLL 重排3例(3.1%)。对不同免疫分型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 ALL 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具有一定的特点,两者联合检测对 ALL 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Zhou HF  Li JY  Wu YJ  Yang H  Qiu HR  Li L 《癌症》2006,25(10):1252-1255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中某些抗原的表达与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monocyticleukemia,M4)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其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81例M4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分析有核型资料的73例患者的核型异常;同时应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有染色体标本的35例患者进行inv(16)检测,并分析inv(16)阳性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结果:81例M4患者中48例(59.3%)表达干细胞标志CD34;髓系标志以CD33(84.0%)表达最高,其次为CD13(81.5%)和CD14(24.7%);分别有23例(28.4%)和10例(12.3%)患者表达T系和B系相关抗原。11例M4Eo患者中CD13均阳性,10例CD33阳性,7例CD34阳性,5例CD2阳性。FISH检测发现14例患者inv(16)阳性,其中CD13阳性13例,CD33阳性11例,CD34阳性8例,CD14阳性5例,CD7阳性3例,CD2阳性3例。73例M4患者中,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41.1%(30/73),共检出11种主要异常核型。CD2和CD34在染色体异常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而CD14表达减低。CD2在M4Eo中表达增高,但其表达与inv(16)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CD2和CD34在染色体异常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CD2在M4Eo中表达增高。Inv(16)在M4中占40%,各抗原表达与inv(16)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初诊的46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CD45/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成人及儿童T-ALL患者治疗前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髓系抗原MyAg+与MyAg-的T-ALL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30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46例T-ALL患者中,T系表面抗原表达依次为CD7、CD5、CD2、CD3、CD8和CD4。干、祖细胞标志CD3 8、CD3 4和HLA-DR阳性率分别为100.0%、28.3%和32.6%。41.3%T-ALL患者表达MyAg+,以CD13(21.7%)和CD117(22.5%)最常见。可供核型分析的30例患者中核型异常者17例(56.7%)。MyAg+T-ALL与MyAg-T-ALL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MyAg+组白细胞中位值、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MyAg-组(P<0.05),MyAg+组CD34+患者比例(52.6%)高于MyAg-组(11.1%)(P<0.01),MyAg+组脾脏浸润患者比例(36.8%)低于MyAg-组(66.7%)(P<0.05)。结论:MyAg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脾脏浸润及CD3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12例M2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核型分析。结果 112例M2患者中,70例(62.5 %)表达干细胞标志CD34。髓系标志中以CD13(87.5 %)M2患者表达最高,其次是CD33(83.9 %)和CD14(2.7 %)。分别有34例(30.4 %)及24例(21.4 %)患者表达T系及B系标志。112例M2患者中,73例(65.2 %)检出异常核型,共检出28种数目异常,25种结构异常。47例(42.0 %)患者检出t(8;21)。CD19及CD34单独或共同表达在核型异常及伴t(8;21)的M2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结论 M2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部分有淋系抗原表达,CD19及CD34表达与t(8;2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12例M3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核型分析.结果 112例M3患者中,70例(62.5%)表达干细胞标志CD34.髓系标志中以CD13(87.5%)M2患者表达最高,其次是CD33(83.9%)和CD14(2.7%).分别有34例(30.4%)及24例(21.4%)患者表达T系及B系标志.112例M2患者中,73例(65.2%)检出异常核型,共检出28种数目异常,25种结构异常.47例(42.0%)患者检出t(8;21).CD19及CD34单独或共同表达在核型异常及伴t(8;21)的M2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结论 M3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部分有淋系抗原表达,CD19及CD34表达与t(8;2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Wang XB  Zheng JE  Gu JX  Yao JX  Yang J  Liu J  Li XQ  He YL  Yu JM  Wei J  Liu ZP  Huang SA 《癌症》2005,24(6):667-671
背景与目的:新的WHO分类已迅速应用于白血病的诊断。依据多个系相关抗原的表达,多参数高分辨流式细胞术可准确地识别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和分化阶段,而且某些抗原表达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初治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对其与FAB分类、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参数高分辨流式细胞术对96例成人AML患者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其中的73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AML患者中,某些免疫表型特征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3中缺乏表达HLA鄄DR、CD34和CD56,但CD2的表达增加;M2中CD19、M5中CD14和CD56的表达增加,而M0中未见MPO的表达。本组AML核型异常率为54.8%,其中CD22、CD56和TdT的表达与核型异常有显著性相关。10例t(8;21)改变仅见于M2中,并高表达CD15、CD19、CD34和CD56,但未见CD2和CD7表达。7例伴t(15;17)的M3患者中未见淋系抗原的表达。此外,CD4和TdT抗原的表达与患者年龄、CD7和CD14的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CD14和CD56的表达与血小板计数等均有显著性正相关。结论:AML患者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的相关性提示AML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基因的异常改变密切相关。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检测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健玲  冯宝章 《白血病》1996,5(2):105-1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多药耐药基因 ( MDR1 )与免疫表型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5 2例初治 ANL L 患者进行了 MDR1 基因及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 :ANL L 患者 MDR1 阳性表达率为 3 0 .77% ,其中 M3 明显低于其他亚型。 MDR1 阳性 ANL L 患者 CD3 4 表达率显著高于 MDR1 阴性者 ;而其完全缓解率 ( 3 7.5 % )则低于后者 ( 88.89% )。完全缓解 ( CR)率与 CD3 4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 P<0 .0 1)。 MDR1 与 CD3 4 同时表达则 CR率 ( 2 5 % )明显降低。结论 :MDR1 与 CD3 4 的表达在初诊 ANL L 患者中均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MDR1 + / CD+ 3 4的 ANL L 属于一种预后不良的临床亚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表明,髓系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5>CD13>CD14。AML中很少同时表达淋系抗原。免疫表型结合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71例中诊断全髓白血病病3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MLL)5例。观察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与免疫表型的关系发现,CD13、CD14、CD15及HLA-DR各单项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CD+33组CR率明显高于CD-33组(P<0.05)。AML伴有单个淋系抗原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交叉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及其特殊表型——交叉表达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6种单克隆抗体,应用直接及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对1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按免疫表型的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系列专一性表达;交叉表迭;“裸细胞”型。以系列专一性比例最高,在ANLL和ALL中分别占73.3%和78.9%;“裸细胞”型最低.在ANLL和ALL中分别占6.7%和5.3%;交叉表达在ANLL和ALL中分别占20.0%和15.8%。且交叉表达的病例中,CD产ANLL以及伴有B系抗原表达的ANLL患者CR率均低于系列专一性表达者,p170表达率较高。结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可出现系列专一性表达、交叉表迭、“裸细胞”型3种类型;交叉表达的患者可伴有p170高表达.完全缓解率低于系列专一性表达者。  相似文献   

14.
71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的流式细胞术,对71例A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71例AL患者以系列专一型表达为主,同时亦存在抗原交叉表达、不表达特异性抗原及混合型等情况。AL患者CD34和HLA蛳DR表达分别占56.3 %和61.9 %,M3患者均不表达HLA蛳DR。My+ALL患者完全缓解(CR)率(60.0 %)低于My - ALL患者CR率(80.6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4 ALL与CD蛳34 ALL患者缓解率基本相同;CD+34 AML患者CR率(58.3 %)明显低于CD蛳34 AML患者CR率(88.9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合FAB分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部分免疫表型特征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接涂片ABC-AP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直接涂片。应用13种白细胞系列单克隆抗体。ABC免疫酶标法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在73例ANLL中。纯髓系表型占90.4%(66/73),粒单系特异性标记单抗表达率高低依次为CD13^ 80.6%(58/72);CD33^ 68.1%(49/72);CD15^ 55.6%(40/72);29例ALL中,纯淋巴系表型为93.1%(27/29)。B细胞系特异性单抗标记表达率高低依次为CD19^ 83.3%(20/24);CD22^ 70.8%(17/24);CD10^ 41.7%(10/24)。T细胞系标记表达率高低依次为DC5^ 和CD7^ ;均为100%(5/5);CD;80%(4/5);cD;60%(3/5)。102例急性白血病中,形态学分型正确归类者为96例,符合率为94.1%(96/102)。结论:直接涂片ABC-AP染色,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免疫分型耐急淋与急非淋鉴别诊断及对少见类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t(8;21)型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勇  王爱青 《肿瘤》1998,18(1):11-13
目的研究M2/t(8;21)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或荧光显微镜(FM)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9例M2/t(8;21)及38例不伴有t(8;21)易位的M2患者进行了免疫分型。诱导治疗主要采用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方案。结果79%的M2/t(8;21)表达CD34,明显高于不伴t(8;21)的50%(P<0.05)。22例FCM检测的M2/t(8;21)中10例表达CD19,而FM检测及不伴t(8;21)者均无CD19表达。多药耐药相关的P┐糖蛋白在t(8;21)及不伴t(8;21)的M2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及32%(P<0.05)。M2/t(8;21)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3%,显著高于不伴t(8;21)患者的43%(P<0.05)。结论免疫分型时FCM的敏感性高于FM;M2/t(8;21)的免疫表型存在不同步表达;t(8;21)是预后好的指标,判断CD34等免疫标志的预后意义时必须结合细胞遗传学、P┐糖蛋白及临床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组系列相关单抗直接免疫荧光标记CD45设门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11例ALL中B-ALL8例,T-ALL3例,其中出现髓系抗原表达4例,占36.4%,CD34表达10例,占90.1%;24例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7例,占29.17%,CD34表达16例,占70.8%,DR的表达与CD34一致,5例M3患者均无CD34和HLA DR表达。伴髓系统原表达的ALL CR率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者(1/3及5/6),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伴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明显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者(0/5及10/1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CD45设门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是分析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最好方法,白血病抗原的错义表达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10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T- AL L 13例 ,非 T- AL L 2 3例 ,AML 49例 ,HAL 10例 ,另外还发现了 5例标记特殊的急性白血病。与FAB诊断符合率为 86 %。结论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报告4例小儿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细胞学、细胞遣传学及临床特征观察结果.患儿平均年龄8.6岁,男女之比为3:1,3例为双克隆型,1例为双系列型。4例均检出染色体异常,其中3例累及9号染色体,2例为ph’。患者症状急重、肝脾肿大和浸润征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DR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2例临床标本和10例正常人进行了MDR1基因表达检测,并结合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化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白血病患者中MDR1基因表达量越高,。耐药性越强,疗效越差,且复发患者MDR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初发患者,结论:MDR1介导的耐药是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与白血病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对指导白血病化疗效果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