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测量比较,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招募健康人32例及收集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ACO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各14例,采集肘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术应用3种设门策略获得嗜碱性粒细胞,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3、CD203c、FcεRI)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的差异,并对结果和疾病状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急性期嗜碱性粒细胞CD63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较健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CD203c、FcεRI MFI较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缓解期CD63、FcεRI MFI较健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缓解期CD203c MFI较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FcεRI MFI没有统计学差异。急性期、缓解期CCR3+、CCR3+/CD123+HLA-DR-、CD123+HLA-DR- MFI较健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ACO患者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3、FcεRI表达增强,这表明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了ACO的发病,通过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量对ACO病情的判断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免疫介质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及其配体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2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CD40L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AC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平均荧光强度(MFI)19.12±4.96明显较SA组9.99±2.55和对照组11.50±2.21高,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37,P<0.05).ACS组CD40L MFI 0.21±0.27与SA组0.10±0.18、对照组0.19±0.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7,均P>0.05).ACS组血清CRP水平(12.07±15.83)mg/ml与SA组(1.58±1.19)mg/ml、对照组(1.43±1.10)m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4,P<0.05).CD40与CRP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406,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增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活动性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针对高亲和IgE受体α亚基和IgE分子的抗体已被认为与一部分慢性荨麻疹(CU)患者的发病相关。诊断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CU)难度较大;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但为了保证其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目的:旨在通过组胺释放试验(HR)、ASST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血清水平检测结果与CD63测定结果的比较,评估一种改良的血清诱导的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试验、CD63表达测定、在ACU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从特应性(DA)和非特应性(DNA)供者获得的嗜碱性粒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试验和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CD63表达试验来检测72例CU患者的血清活性。患者均采用一种ASST;72例患者中有30例可检测到sCD40L,并发现不同测定方法间有一定关联。同时对20例正常对照和26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也用HR试验和CD63表达试验进行检测。结果:51%(DA)和32%(DNA)CU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组按释放活性,从不同供体(DA57%,DNA28%)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发现血清CD63表达上调。发现在两组供体所采用的HR试验和CD63试验之间有显著联系,但如果嗜碱性粒细胞仅来自DA,ASST与HR试验的联系则更紧密。较正常对照组,CU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显著升高,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无显著差别。结论:CD63表达试验似乎更有助于ACU的诊断,尤其当采用高敏感度的供者嗜碱性粒细胞时,但血清sCD40L水平不足以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诊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CD3+T细胞中CD166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167例初诊结直肠癌患者和134例健康体检者,运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中CD166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两组CD3+T细胞上CD166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CD3+T细胞上CD166的平均荧光强度为(125.69±21)道数,观察组外周血中CD3+T细胞上CD166的平均荧光强度为(171.31±42)道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中CD3+T细胞上CD166的水平在筛查结直肠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8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41±1.05)×109/L]、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6 421.35±289.37)和腹水CD64指数(182.34±16.31)均显著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的外周血mCD14阳性表达率[(2.71±0.07)%]、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45.62±14.07)、外周血mCD14指数(115.24±24.15)及腹水CD64平均荧光强度(86.47±10.24)则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相比,治疗有效/生存患者的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574.34±114.01)和腹水CD64指数(52.33±11.25)均显著降低(P<0.05),而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130.11±15.31)、外周血mCD14指数(289.01±30.11)和腹水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31.06±20.33)则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单项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预测的准确度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检测可以提示肝硬化是否合并SBP,二者联合检测在对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纯化脐血嗜碱性粒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术提纯脐血嗜碱性粒细胞,以期得到研究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理想标本.方法 6份足月产妇新生儿脐血经沉淀红细胞及Ficoll-泛影葡胺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203c-PE~+、CD45-PerCP~(int)的细胞.通过特异性识别嗜碱性粒细胞的阿利新蓝染色和细胞计数脐血嗜碱性粒细胞的纯度和回收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选嗜碱性粒细胞所得的纯度为(95.02±2.94)V0,回收率为(61.42±5.95)%.结论 用流式细胞术分选脐血中CD203c-PE~+、CD45-PerCP~(int)的细胞可获得高纯度、高回收率的嗜碱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7.
李运田  杜大勇  杨升华  柳杨 《重庆医学》2015,44(13):1756-1758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洗涤血小板按照等体积分为3组,Ⅰ组加入100 μg/mL HDL;Ⅱ、Ⅲ组均加入PBS,3组均置于37℃环境下孵育15 min.Ⅰ、Ⅱ组加入50μg/mL ox-LDL;Ⅲ组加入PBS,3组均在37℃再孵育15 min.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CD62P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3组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结果 3组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29.26±5.91)%>Ⅰ组(15.37±1.49)%>Ⅲ组(2.05±0.85)%3组的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存在差异(P<0.05),且Ⅱ组(3.97±0.64)>Ⅰ组(2.51±0.53)>Ⅲ组(1.50±0.10).Ⅱ组血小板脱颗粒比Ⅰ组更明显,Ⅲ组未发生脱颗粒.结论 HDL能显著抑制ox-LDL体外诱导的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 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胡小平  谢谦  于波  邵勇  张杰  钟绮丽  马刚 《海南医学》2012,23(10):17-19
目的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及其CD11b在大鼠哮喘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调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中性粒细胞(PMN)及其CD11b的表达水平及地塞米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哮喘组(A组)、正常对照组(C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PMN 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行细胞计数.结果:A组CD11b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D组显著低于A组但高于C组(P<0.01).BALF和肺组织中PMN计数A组显著高于C组(P<0.01);D组肺组织PMN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但BALF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11b和BALF中PMN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9,P<0.01,n=27).结论PMN计数及其粘附能力在哮喘时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可能抑制其黏附能力但加重其在肺组织中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