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骨细微结构及其MSCT表现,提高诊断鼻区骨折的正确率.方法 ①正常组:选取鼻区骨完整的25个干颅标本,5个防腐湿颅标本及无伤志愿者100例,均行MSCT 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成像.对其中25个干颅鼻区骨表面细微结构进行肉眼观察,然后对3个干颅和2个湿颅鼻区骨常规断骨解剖,并对其中一些细微结构内组织行病理切片确定其成分.观察易与骨折混淆细微结构的形态、位置、走行、大小.②骨折组:随机选取曾行MSCT MPR及VR成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或病例复查证实的鼻区骨折的患者250例,分析不同成像诊断准确性,观察骨折征象与鼻区骨细微结构区别.结果 ①正常组:MPR较满意显示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骨众多细微结构,但其中上颌骨额突孔19个、鼻骨孔27个、鼻骨其它孔16个、鼻骨骨髓腔中7例、上颌骨额突骨髓腔9例形似低密度锐利骨折线.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畸形中5例形似骨折及游离骨折片.19例偏侧型鼻缝形似锐利骨折线或缝分离.12例缝间骨形似微小游离骨折片,筛沟9例和3例鼻骨表面压迹致鼻骨菲薄形似骨折.这些结构在VR图像上显示出与骨折不同的影像特征,但VR对部分细微结构显示不足.②骨折组:250例鼻区骨折中,MPR准确诊断鼻区骨折219例,假阳性27例,漏诊4例,正确率87.6%;VR准确诊断鼻区骨折171例,漏诊79例,正确率约68.4%;MPR结合VR准确诊断246例骨折,漏诊4例,无假阳性,诊断正确率98.4%.结论 熟悉了解易与骨折混淆的正常鼻区骨细微结构的MSCT的 MPR及VR影像表现,两者充分结合,可以明显提高鼻区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因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CT、MR检查,根据Denis分类、Wolter分类、外伤机制分类三类分类方法判断脊柱骨折。结果 X线显示120例患者中42例患者椎体后缘曲度不连续(骨性椎管不完整),占35%。CT显示120例患者中85例患者椎管狭窄或椎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占70.8%。MR显示120例患者中99例患者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占82.5%。结论 X线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CT检查以多平面三维重建CT检查主要应用于脊柱损伤部位、程度、椎体骨折线、骨折碎片的移位、椎管受压狭窄程度;MR检查能够清楚显示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CT对鼻区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相似文献   

4.
腮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腮腺肿瘤在涎腺肿瘤中最多见,如何早期明确腮腺肿块的良恶性,对合理的制订手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自从1926年国外有学者应用碘化油行涎腺造影诊断涎腺疾病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曾将此列为常规。经多年临床的应用,发现涎腺造影除在炎症性疾患有一定的价值外,对肿瘤诊断无明显意义,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鼻骨骨折是颌面部的常见外伤,X线平片和常规CT往往不能准确显示骨折及类型、不易区分骨折与正常的细微结构,容易漏诊或误诊。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为鼻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崭新、可靠的检查方法。本文就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CT后处理技术对外伤性鼻骨微细或隐匿性骨折(micro-or occult-fracture's,MOF’s)的诊断价值。方法:随访颅面部外伤常规CT检查诊断有鼻骨骨折或可疑骨折者,复查时采用轴位颅底5mm层厚、5mm层距行螺旋扫描,之后行0.625、1.25、2.5及5mm高分辨力骨算法重建(简称骨重建),采集数据完整者58例,在工作站上行MPR和VR图像同屏点对点对比观察。按不同重建层厚计算MOF’s的显示分值及显示率,进行自身对照。结果:58例均查出有鼻骨MOF’s,每例1~7处不等。按重建层厚分组比较鼻骨MOF’s分值及显示率:0.62、1.25、2.5、5 mm层厚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8.70%、49.52%、18.27%;经趋势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2,P0.001)。结论:0.625mm层厚骨重建无需增加辐射剂量就能提高鼻骨MOF’s的显示率,方便、经济,可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科学、准确的依据,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7.
CT对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有高价值,但CT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病变的显示。笔者注意到,在下颈椎CT扫描时,部分病人特别是肥胖者可见颈6、7椎体平面有明显伪影。本文分析了产生伪影的原因并探讨了减少或消除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髋臼骨折是一种复杂骨折,影像学检查对髋臼骨折形态和类型的评价极其重要。髋臼骨折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根据骨折形态可对预后作出准确评估。本文着重对髋臼分类、影像学及其表现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6岁。于2011年2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近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伴脓性涕,量较多,头部时有胀痛感,双耳闷,听力下降,左侧明显,未引起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涕中带血,无呼吸困难,无视物模糊,无心悸气急,无胸闷胸痛,无腹痛,无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工作中,鼻部外伤是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仅靠X线检查即可作出诊断,但由于鼻部解剖形态的特殊性,对于鼻梁完整的鼻区骨折,X线平片常易漏诊。因此,在怀疑鼻区有骨折而X线平片未发现明确骨折的X线征象时,进行CT扫描可清楚显示鼻区的结构情况,从而避免了鼻区骨折的漏诊。为此,通过对我院2003-2005年期间75例鼻部外伤,且平片与CT检查资料齐全的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X线检查与CF检查对鼻部外伤的不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V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采用高分辨CT(HRCT)和HRCT 结合VR技术回顾性分析30例鼻骨骨折患者资料.比较单纯观察HRCT法和HRCT结合VR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差异. 结果 采用HRCT及HRCT结合VR两种方法诊断鼻骨骨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RCT 结合VR技术可以准确诊断有无骨折、准确区分不伴移位的线性鼻骨骨折和鼻骨孔. 结论 MSCT中HRCT结合V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高分辨率CT鉴别鼻骨孔与鼻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骨孔与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方法 选取30个干颅标本(60个鼻骨)进行肉眼观察(标本观察组)及CT扫描加容积再现(VR)重组(标本影像组),分别统计孔状鼻骨孔的阳性率、大小、形态及位置,并将两组结果进行配对x2检验.对临床高度怀疑鼻骨骨折的30例患者(病例组),分析鼻骨骨折与鼻骨孔的影像表现.结果 标本观察组孔状鼻骨孔出现40例,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出现37例.病例组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单发骨折19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结合VR方法诊断,8例为单发骨折,5例为多发骨折,4例为鼻骨孔,2例为鼻骨下缘正常变异;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多发骨折11例,采用MPR结合VR方法诊断,6例为多发骨折,5例为单发骨折.标本观察组和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阳性率分别为66.7%(40/60)和61.7%(37/60),经配对x2检验两组孔状鼻骨孔阳性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结论 鼻骨孔为鼻骨上正常解剖结构,认识鼻骨孔及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鼻腔、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内翻乳头状瘤33例,11例行CT检查。本组CT特征(1)不同程度强化占5/11例;(2)多部位受累,累及二个及以上部位占10/11例;(3)骨质破坏不明显。与以往文献报道略有不同。文内还探讨了其临床特征,CT检查价值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鼻腔及鼻旁窦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鼻腔和鼻旁窦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水平.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神经鞘瘤8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MRI检查2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良性4例,恶性4例.肿瘤原发于鼻腔4例,上颌窦3例,筛窦1例,无一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在CT上多呈较均匀中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MRI T1WI呈中等信号,T2WI示中等或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或边缘强化.结论 鼻腔、鼻旁窦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均能很好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的MSCT表现及诊断误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鼻骨骨折患者,均行MS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包括MPR、MIP及VR。结果:251例骨折中,单纯性骨折84例,60例无明显错位,24例明显错位;粉碎性骨折123例;复合型骨折44例。轴位上正常结构误诊为骨折11例,鼻骨孔6例,缝间骨2例,鼻骨变异(勾形鼻)1例,鼻骨内面压迹2例。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能明确地显示鼻骨骨折情况。  相似文献   

16.
鼻腔和鼻窦炎性疾患的CT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加深对鼻腔和鼻窦疾患及其相关性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炎性疾患82例,CT轴位扫描63例,冠状位扫描19例,将鼻腔与鼻窦病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上鼻道息内与各鼻窦炎关系密切;对于上颌窦、后组筛窦和蝶窦炎,中上鼻道息肉与粘膜肿胀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前组筛窦和窦炎,中上鼻道息肉与粘膜肿胀组间不显著性差异(前组筛窦P〈0.05,额窦P〈0.05);息肉与  相似文献   

17.
鼻区 X 线解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国人鼻区X线解剖细节。方法:对23个头颅标本的鼻区照片及鼻区CT扫描,观察分析不同投照体位所得影像中各相邻的结构关系,并与20例正常人鼻区影像进行比较。结果:(1)鼻区45°半轴位投影,梨状孔缘线与解剖学上的梨状孔缘线有一定差异;(2)鼻骨侧位投影不可见骨性鼻中隔前缘。结论:听眶线与台面成45°半轴位投影能更大限度暴露鼻区结构,鼻区骨折检查首选半轴位和侧位片;要区分鼻骨与上颌骨额突及周围的细致结构,CT检查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成人鼻部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成人鼻部横纹肌肉瘤(RMS)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成人鼻咽、鼻腔和鼻窦RMS的CT和MRI表现。结果 成人鼻部RMS的最常见部位为鼻腔及筛窦,最常见类型是胚胎型和腺泡型。RMS在CT平扫上通常表现为密度与肌肉相近的不均质软组织肿块,在MRI T1WI上信号与肌肉相近,在T2WI上信号高于肌肉。病灶通常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并广泛侵犯邻近结构。结论 成人鼻部RMS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鼻部肿块的鉴别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CT影像评价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脊柱骨折的CT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脊柱外伤病例进行临床、X线片及CT分析。男性65例,女性19例,年龄17~69岁。结果:CT检查能准确揭示其骨折部位,骨折类型,脊柱三柱结构,特别是椎管狭窄及椎管横截面积与骨片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影像。结论:通过CT影像来判断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同时证明CT检查为重要谦宜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