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29例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均作CT扫描,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诊断正确率为93.5%(27/29)。它易于显示病变的特征,对骨质破坏、骨膨胀、硬化缘、出血、骨间隔、钙化及软组织肿声等均能很好的显示。结论 根据CT扫描的特点及表现,大多数骨良笥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可作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合适内固定系统,采用合理术式治疗四肢长骨骨端骨折以获得最佳关节功能,方法:按AO技术对168例新鲜闭合四肢长骨骨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强调恢复关节面解剖对合,骨缺损植骨和有效内固定,内固定物使用各种特殊支持钢板,螺钉,螺栓,钢丝等,结果:经平均1.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87.5%,结论:各种特殊形状钢板等合适的内固定物应用于骨端骨折,能很好适应骨端的特殊要求,经正确术式和骨折的确定固定,患者术后能尽早恢复关节活动,获得满意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骨骨端发生的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2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长骨骨端原发的20例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组)和16例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者占比更高(60%),单纯累及骨端(90%)、偏心性生长(70%)、边界清楚(100%)、骨皮质膨胀(95%)、均匀变薄(100%)、软组织肿块无分叶(100%)、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生长(100%)、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100%)、伴有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60%)的比例更高,而长骨骨端软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 > 40岁者占87.5%,病灶同时累及骨端及骨干(81.2%)、非偏心性生长(87.5%)、病灶边界不清(56.2%)、骨皮质无膨胀改变(87.5%)、皮质厚薄不均/毛糙(100%)、软组织肿块分叶状(100%)、软组织肿块包绕骨干/浸润周围组织(100%)、T2WI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100%)、无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100%)的占比更高;两组性别、有无软组织肿块、骨髓水肿、软组织渗出以及MR边缘低信号环是否完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骨骨端原发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在发病年龄及影像学表现中有一定相似性,通过综合评估患病年龄、发病部位、偏心与否、边界是否清晰、骨皮质有无异常改变、软组织肿块特征及MR上病变内部特点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以往对骨转移性肿瘤的发现和诊断是依靠普通X线平片检查,但是由于普通X线平片密度分辨率较低,对转移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限度。而CT密度分辨率较高,能够分辨出较多的组织结构,对骨组织和其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显示较为清楚,所以对骨转移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我院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7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以探讨骨转移性肿瘤在CT影像上的具体征象。1材料与方法74例骨转移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其中男…  相似文献   

5.
6.
常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316-1317
肿瘤骨转移倾向发生于中轴骨 ,常见于脊柱、颅骨、胸骨、肋骨和骨盆诸骨 ,这与红骨髓的分布有关。CT扫描密度分辨率高 ,能发现和观察骨转移灶的细微结构变化。本文收集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36例骨转移瘤的CT表现 ,结合文献进行探讨[1 4] 。1 资料与方法36例中男 2 5例 ,女  相似文献   

7.
CT在骨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骨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骨肿瘤CT资料,其中恶性肿瘤50例,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20例,部分病例与平片资料进行对照。结果;在有平片资料的56例骨肿瘤中,平片定性正确38例,定性正确率67.9%,CT结合平片定性正确49例,定性正确率87.5%。  相似文献   

8.
本文仅就MRI、CT在儿童恶性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予以讨论。1 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7年 6月至今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恶性骨肿瘤 15例 ,肿瘤分布见表 1,并与儿童期常见的嗜酸性   表 1  15例儿童恶性骨肿瘤病例及分布表例数部位骨肉瘤 6左股骨 4例 ,左右胫骨各 1例。尤文肉瘤 4左耻坐骨、髋臼及股骨头 ,T1 1 ,右股骨及左第二趾各一例恶性骨母细胞瘤 1C3恶性淋巴瘤 1C3转移瘤 3额颞骨、股骨肉芽肿 4例鉴别。男 11例 ,女 8例。年龄 5~ 15岁。单独行MRI 9例 ,CT 3例 ,同时行MRI及CT的有 7例。MRI采用PHILIP…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的不同,以期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1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资料,依据病理将病变分成良性组及恶性组,观察并计算病灶周围的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出现率、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范围最大径与肿瘤范围最大径比值。采用非参数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良性组63例,恶性组58例。良恶性组骨髓水肿出现率无明显差异(65.08%、58.62%,χ^2=0.535,P>0.05);软组织水肿出现率恶性组大于良性组(81.03%、63.49%,χ^2=4.6,P<0.05)。对于骨髓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之比,良性组大于恶性组(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69、0.425,P<0.05);对于软组织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之比,良性组与恶性组无明显差异(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415、0.3,P>0.05)。结论良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周围均可出现骨髓与软组织水肿,但区别在于周围软组织水肿更多见于恶性骨肿瘤,周围骨髓水肿在良性组更为明显(骨髓水肿与肿瘤最大径的比值良性组大于恶性组)。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1年至1998年对25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采用了胎儿骨植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采用电子束CT或双层螺旋CT对3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和其他类似病变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或动态扫描。回顾性分析病变的CT表现,并将21例胰岛细胞瘤与其他类似表现的病变进行鉴别。结果胰腺内分泌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动脉期强化明显的病变。无功能胰岛细胞瘤表现为较大的不规则强化的肿块,边界清楚,病变内可见钙化、囊变和出血。结论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应注重胰腺的检查方法,对于胰腺血管性病变应考虑到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小肾癌的CT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小肾癌的CT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6例无症状小肾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癌块直径18~30mm,并发同侧肾囊肿4例,错构瘤1例。结果:6例CT发现6个突出肾轮廓报癌块,呈等密度4例,略高密度2例,3例癌灶内见坏死区,1例见钙化。增强扫描5例癌块显著强化,CT值升高30~70HU。结论:小肾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为其正确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颌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变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X线、CT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术前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均行X线检查,28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的透光区,部分有分隔;12例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团块状骨化影;4例病灶呈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伴有轻度骨膜反应或软组织块影;14例为上颌窦囊肿,上颌窦腔内呈半圆形或圆形的境界清楚的略高密度影。15例行CT检查,上颌窦囊肿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窦腔内囊性圆形或半圆形肿块,薄壁,囊内呈水样密度。1例上颌窦畸胎瘤,表现为窦腔扩大,内含一高密度肿块影,内部可见钙化影。结论:X线平片和CT对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诊断,均有很高的价值,CT检查能发现更多征象。  相似文献   

14.
CT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CT物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骨巨细胞瘤多发生物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其CT征象为,偏心囊性膨胀性破坏,骨壳 完整或残缺,可有不规则硬化缘,破坏区软组织密度不均匀,部分病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瘤组织化明显,结论: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诊断骨巨细胞瘤优越性大于X光平片,两者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恶性肿瘤CT诊断与触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CT和临床触诊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前均进行CT扫描和临床触诊检查,双盲法观察及分析影像所见,将其结果用卡方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CT和触诊的确诊率分别为80%和43.3%。CT可确诊11例经触诊无法明确的病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4.23,P<0.05)。CT能准确显示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在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上,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临床触诊(P<0.05)。结论:C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CT在显示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上明显优于临床诊断。同时联合多种诊断技术和综合分析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术式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动态CT增强扫描时肝实质一过性强化(THAE)征象,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96例原发性肝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全部病例先做上腹部常规螺旋CT平扫;注射造影剂后20~25s行动脉期扫描,60~65s行门静脉期扫描,部分病例行5~10min延迟扫描。结果21例(10.7%)共发现28处肝动脉期THAE,其中25处(89.3%)平扫时未显示密度异常,3处(10.7%)呈稍低密度灶。所有21例THAE在动脉期均呈均匀高密度影,门脉期均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其形状多为楔形或扇形。结论肝实质一过性灌注异常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它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附13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提高卵巢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30例卵巢,其中良性72例,恶性58例。重点分析其CT征象。结果:囊性(46例)、实性(29例)、囊实性(55例)以及合并周围组织或脏器粘(45例)是卵巢肿瘤的主要CT表现。其中囊性表现多见于良性卵巢肿瘤(36/46例,占78%),恶性肿瘤以实性表现居多(25/29例,占86%)囊实性和(或)合并周围组织粘连组织粘连既可出现  相似文献   

18.
小肠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的CT表现以及良恶性的鉴别,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肿瘤6例,腺瘤、脂肪瘤各1例;恶性肿瘤14例,腺癌5例,淋巴瘤4例,平滑肌肉瘤4例,转移瘤1例,结论: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部神经源性肿瘤13例。13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神经鞘瘤5例(其中恶性3例),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性神经瘤1例,恶性副节细胞瘤1例。2例起源于骶丛,经由骶孔向盆腔内生长;2例起源于盆腔,其中1例源于膀胱,1例位于膀胱直肠陷窝;直肠腹膜外间隙6例;膀胱腹膜外间隙3例。盆部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体积较大,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或局部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区和钙化灶;增强扫描呈边缘强化/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盆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期螺旋CT扫描对肝癌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三期螺旋CT检查肝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6例116个肝癌进行了三期螺旋CT扫描。统计各期病灶的检出数,观察病灶增强方式。由两位CT室医师以双盲法观察诊断。结果:肝癌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7%(101/116)、73%(85/116)和71%(82/116)。17个病灶令显示在动脉期,4个病灶仅显示在门静脉期,8个病灶仅显示在延迟期。78%肝癌在动脉期呈高浓度,73%在门静脉期呈低浓度,71%在延迟期呈低密度。结论:动脉期显示的病灶数最多,然而,有些病灶仅显示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显示病灶,三期螺旋CT扫描的采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