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HHT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3)的凋亡作用进行探讨。结果:HHT诱导Molt-3凋亡,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成正比;细胞被阻滞在G1期。HHT作用24h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高,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能特异地阻断HHT对Molt-3凋亡的诱导;Fas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衰老进程中各年龄段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及淫羊藿总黄酮(EF)对老年期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方法,比较从出生后3天直到27月龄衰老进程中,各代表性年龄段的细胞凋亡率差异,并观察EF对老年过度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结果:刚出生3天组的凋亡率最低,随着增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仅10月龄组例外,其凋亡率小于4月龄组,27月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EF干预后,27月龄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介于10月龄与18月龄之间水平,以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在衰老进程中,大鼠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随增龄而逐渐升高,在老年大鼠存在过度凋亡现象,而EF可抑制老年淋巴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3.
当归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经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脾脏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吖啶橙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率。结果:10^-7mol/L氢化可的松作用大鼠脾脏细胞6h,DNA片段率显著增高,达27.4%,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意义,加入5%当归注射液后,凋亡率降至21.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树突细胞从凋亡癌细胞获取抗原后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树状细胞(DCs)从凋亡胆管癌细胞获取原后,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对胆管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效果,方法 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加白介素-4(IL-4)从人外周血分化、诱导DCS,γ-射线在体外诱导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凋亡,将DCS、T淋巴细胞和凋亡胆管癌细胞共培养,同时设计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坏死胆管癌细胞及培养胆管癌细胞)作对照,7d后,分离、富集DCs、Tiss cnh  相似文献   

5.
bcl-2是脊椎动物中相当于线虫(C.elegans)ced-9的“抗死亡”基因。在培养的淋巴细胞中导入bcl-2可以保护细胞免遭细胞凋亡(apoptosis)。本研究旨在探讨Bcl-2过表达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HL-60细胞常规培养...  相似文献   

6.
类阿片引起的Fas介导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阿片的滥用可引起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本文研究了吗啡诱导细胞表达Fas增加,从而触发细胞凋亡,主要是淋巴细胞的凋亡。用吗啡及其拮抗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①吗啡诱导Fas表达。用3μM硫酸吗啡诱导T细胞杂交瘤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2小时,Northernblot分析其Fas表达。②吗啡诱导后的人PBL,发生FasL介导的凋亡。用吗啡诱导2小时后的人PBL和不同吗啡诱导的人PBL分别与高度表达FasL互补DNA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失去定向作用的FasL表达细胞共同培养,12小时后用流动…  相似文献   

7.
Fas介导凋亡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激活T细胞表达Fas配体(FasL),FasL与靶细胞Fas结合,可使其凋亡。Fas介导凋亡是T细胞杀伤途径之一。Fas-FasL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有免疫下调作用。其中主要参与外周T细胞克隆清除和活化T细胞凋亡。当Fas介导凋亡功能缺失或功能过强均可出现免疫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BXSB小鼠外周B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周B细胞异常增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突出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包括SLE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本文采用TUNEL法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SLE模型-BXSB小鼠脾脏中B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该小鼠脾脏B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提示B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SLE小鼠B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介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其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性变化。方法 用抗CD28+B7.1(CD80)单克隆抗体共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后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结果 激活的T细胞中PKC、TPK活性明显增强,并与肝癌细胞凋亡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KC、TPK在T细胞活化、增殖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枸杞多糖对小鼠胸腺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电镜、DNA琼脂糖电泳和FACS分析的方法,对枸杞多糖(LBP)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00μg/ml和400μg/mlLBP可明显抑制小鼠胸腺细胞培养7小时和24小时自发出现的细胞凋亡(apoptosis),而对10-7mol/L地塞米松诱导的细胞凋亡则没有影响。说明LBP具有抑制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的作用,显示出枸杞多糖的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胸腺细胞的胸腺外凋亡的形态学证据冯继明吴江声(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系)胸腺是T淋巴细胞的发育场所。胸腺前体细胞(Precursorthymoytes,Pre-T)进入胸腺后,大部分发育成CD4+CD8+双阳性胸腺细胞,这些细胞平均寿命大约有3天,每...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辐射刺激小鼠抗体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了单次X射线和连续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脏抗体形成反应,胸腺细胞氚标胸腺嘧啶(3H-TdR)自发掺入率,脾细胞白介素-2(IL-2)形成和脾脏抑制性T细胞(Ts)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次X射线照射75mGy后,免疫小鼠抗体形成反应增强,胸腺细胞自发增殖能力增高,脾细胞IL-2形成增多,而脾脏和胸腺中抑制性T细胞功能未见改变。连续γ射线照射累积65mGy所得结果与单次X射线照射相似。说明  相似文献   

13.
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干预作用。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L精氨酸(L-Arg)组。对分流组和分流+L-Arg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观察术后11周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肥厚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Fas的表达,并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TUNEL)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分流组大鼠mPAP、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比值,肺中、小型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PI/AI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同时,分流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增高。然后,分流+L-精氨酸组大鼠mPAP、RV/LV+S明显低于分流组(P<0.05及0.01)。并且L-Arg减少了肺中、小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了凋亡(P<0.01),wviycL-Arg组大鼠PI/AI比值较分流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L-Arg使分流大鼠肺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L-精氨酸通过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对同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反式维甲酸可增强大鼠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MsC)的培养与鉴定:150~200gSD大鼠购自本校动物部,取肾皮质,分离肾小球,培养与鉴定MsC按本实验室常规方法进行[1]。实验用细胞为10~15代。2.Northern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当MsC长至亚融合状态后,分别在完全培养液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ATRA,Sigma公司)10-6、10-7、10-8、10-9、0mol/L处理24小时;另在亚融合状态MsC加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分别处理0、6、12、24、4…  相似文献   

15.
电磁脉冲对犬淋巴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EMP)对犬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用细胞化学,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凋亡以及bcl-2和Bax蛋白的改变。结果 (1)2~12万V/m的场强能使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6万V/m照射后24h最为明显,T细胞及Tu,Ts细胞数分别降低至对照值的77%,81%和63%;(2)在上述场强范围内,凋亡淋巴细胞随照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吐温80与温热合并的协同抗肿瘤机理及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吐温80合并41℃温热作用后抑郁,4小时和72小时,B16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c-fos泛蛋认及S-100蛋白表达的改变,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sp70和c-fos蛋白呈中等阳性反应,分别位于B16细胞的胞质和胞核;泛蛋白为弱阳性,S-100蛋白呈强阳性,分布于胞质,41℃60分钟作用可增中hs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改建(pulmonaryvascularstructuralremodeling,PVSR)的细胞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慢性缺氧模型复制,免疫组化及Northern杂交检测大鼠肺内c-myc及bcl-2两基因蛋白及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肺内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凋亡细胞。结果:正常及慢性缺氧大鼠肺内均检出一定比率的增殖或凋亡细胞,缺氧1、2周大鼠肺内细胞增殖/凋亡比值比对照组分别增高约3、35倍。与细胞增殖、凋亡密切相关的c-myc、bcl-2基因表达在缺氧1周大鼠肺内显著增高,在缺氧2周更显著。结论:细胞增殖、凋亡机制共同参与了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PVSR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营养缺乏及补充维生素A(VA)对胸腺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影响,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胸腺组织bcl-2mRNA,Fas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营养缺乏的大鼠胸腺细胞bc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及Bax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强;补充VA后大鼠胸腺bcl-2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本结果表明:营养缺乏时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补充VA可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mRNA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常规切痂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C组不烫伤。A组伤后第6h、B组伤后第4d切痂,并于伤后第1、5、9d各活杀10只,取材送检,观察其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A、B组烫伤大鼠各时相点CD3^+T细胞变化不大(P〉0.05),但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T细胞增高(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2)A组与B组比较:A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降低(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1)大鼠烫伤后细胞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休克期切痂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增加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数。从而改善烫伤大鼠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经2,4,6和8Gy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和与凋亡有关的Bax和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照射后早期(4h~7d),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2,4,6和8Gy照射后4h,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2.6,3.8,5.5和10.4倍,显示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2)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淋巴细胞绝对数急剧降低,如2,4,6和8Gy照射后4h,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分别为对照值的82%,63%,47%和22%,与淋巴细胞凋亡呈相反趋势,提示凋亡可能是急性照射后淋巴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3)DNA凝胶电泳显示,6Gy照射后3d,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的梯形谱;末端标记法显示,6Gy照射后7d,凋亡率达到峰值,为照前值的16倍,这些结果与May-Grunwald-Giemsa染色所得数据基本符合。(4)照射后Bax和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证实,二者在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结果为阐明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与修复的机制,以及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