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讨论胸腰段骨折的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严重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或胸腹联合切口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如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结果 45例均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 胸腰段骨折前路入路安全可靠,对脊髓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恢复,重建脊柱稳定性好,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1999年1月~ 2 0 0 3年 5月手术治疗的 5 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果 :随访 36例 ,随访时间 3个月~ 36个月 ,影像学包括 X线片、CT、MRI综合评价及 Frankel分级评价 ,椎体高度恢复2 9例 ,占 80 % ,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改善 1级以上 18例 ,均为不全瘫患者 ,全瘫 15例 ,无明显恢复。无螺钉断裂、松动的 3例 ,感染 2例 ,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 ,经椎弓根 AF系统内固定 ,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方法安全 ,手术创伤小 ,操作简便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胸腰椎前路手术径路及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2例,其中新鲜骨折47例,陈旧骨折5例,均采用倒“L”形手术径路,电凝烧结或结扎椎体节段血管,切除伤椎相邻上、下椎间盘,保留大部分软骨终板后置放椎体螺钉,取髂骨块,再切除伤椎行椎管减压,撑开椎间隙行髂骨块植骨,置放钢板矫形固定。结果其中新鲜骨折47例,术中出血300—700ml,平均490ml,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56min;陈旧性骨折5例,术中出血800—1100ml,平均1050ml,手术时间210—240min,平均217min。48例患者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序列均恢复正常,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无内固定失败;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改良胸腰椎前路手术径路及内固定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采用GSS内固定选择性结合椎板减压、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伤椎形态及楔变角明显改善.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无断钉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马尾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采用GSS内固定选择性结合椎板减压、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伤椎形态及楔变角明显改善.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无断钉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损伤者感觉、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采用GSS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充分纠正脊柱畸形,固定牢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34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恢复至0~9°,平均3°,效果满意。结论AF系统结构简单,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4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后路手术组出现椎弓根钉断裂2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平均矫正9.4 mm和13.8°,术后6个月分别丢失0.5 mm和7.5°。前路手术组因硬脊膜损伤未修补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椎管腔扩大,植骨块位于椎体前中部;随访时未见明显的矫正度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式的选择应考虑脊柱稳定性及神经损伤情况。具体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刘伟  雷云坤 《云南医药》1996,17(5):357-357
Dick手术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刘伟,雷云坤,杨华,方睿才,林渝,邹天南经椎弓根内固定具有短节段和三维固定,内固定不受减压范围影响等优点,它是近10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我科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6月,应用Dick装置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的病例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影像学及Frankel评分法评价,疗效满意。结论后路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简易、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郝永宏  赵合元 《天津医药》2003,31(5):322-323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一般分为前路内固定和后路内固定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椎体爆裂骨折骨块突入椎管超过1/2者 ,应采用前路内固定 ,而不超过1/2者可采用后路内固定 [1]。笔者应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 ,治疗椎体爆裂骨折骨块突入椎管超过1/2的患者16例 ,通过术前与术后的X线片及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片的比较 ,认为采用后路内固定技术也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 ,为我院2000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的患者。男14例 ,女2例 ,年龄16~50岁 ,平均(30 6±10 9)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腰背部疼痛 ,活动…  相似文献   

11.
魏勇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6):412-413
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尤以胸腰段骨折发生率最高。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71例,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3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 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郑登权  黄光龙 《淮海医药》2001,19(4):314-315
目的 观察 AF椎弓根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7例应用 AF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 CT。结果  6 7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 5 2 %恢复至术后 98% ,椎体后缘由术前 72 %恢复至术后 98.8% ,cobb’s角由术前 19.5°恢复至术后 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 92 %以上。平均随访 19个月 ,瘫痪恢复按 ASIA分级 ,除 A级 5例无变化外 ,余均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固定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达到精确的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的效果 ,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资料.结果 64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7%恢复至96%,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75%恢复至98%,Cobb's角由术前平均18.恢复至术后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平均随诊16个月,瘫痪恢复按美国脊髓损伤体会(ASIA)分级:A级(即完全性脊髓损伤)中6例无变化,其余58例均提高1~2级.结论 AF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爆裂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外科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胸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价、影像学指标及自我满意率。结果平均随访42个月,Frankel评分平均提高1~2级;Cobb角由术前平均23°恢复至2.3°;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由术前平均37.5%(12.0%~46.0%)和79.0%(31.0%~87.0%)恢复到术后平均92.5%(90.0%~100%)和97.4%(94.5%~99.8%),18例术后CT扫描椎管内占位分别由61%恢复至32%;术后优良率(自我满意率)为88%。结论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及椎管容积、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胸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按McAfee分类,楔形压缩骨折5例,稳定爆裂性骨折5例,不稳定爆裂性骨折9例。术前术后X线片,CT片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椎管横切面积及Cobb's角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平均时间12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38.6%、83.1%、35.4°,术后92.7%、98.4%、4.5°,椎管截面积术前平均43.7%,术后92.6%(P〈0.01)。结论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我院收治符合经伤椎置钉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4例,8例用5钉三椎体固定,16例用6钉三椎体固定.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椎体复位均可,脊髓神经无损伤加重,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平均10.8个月,末次随访未出现内固定的松动断裂,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他患者较术前都有1~2级的恢复.末次随访中,Cobb角由术前10~45度,矫正至-1~20度;椎体前缘的高度由术前丢失9%~48%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2%~100%.结论:经伤椎置椎弓根钉三椎体固定法较传统方法有椎体复位容易,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矫正丢失小,疗效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按不同复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7岁,伤椎平均高度48.3%,后凸角平均28.8°。B组38例为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伤椎平均高度49.1%,后凸角平均27.6°。结果 A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6.2%,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5.8°,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25.6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94.6%,前凸角平均为5.3°;B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0.7%,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2.4°,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27.8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85.4%,前凸角平均为0.3°。结论经伤椎椎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9.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新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应用新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椎体前缘术前平均高度为47%,术后平均高度为94%;后缘术前平均高度为76%,术后为97%,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经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后效果较好,18例早期手术效果尤为满意,41例神经功能障碍中除4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钉一棒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规范的手术操作至关重要,还要注意其禁忌证。  相似文献   

20.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AF脊柱后路固定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AF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2·3°矫正到术后约2·3°,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脊柱后路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