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肝硬化患者胃电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胃电图的变化,采用EGEG-5D微机处理系统,按胃电图检测操作常规,观察41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进餐前后胃电图的变化。Child A级餐后幅值上升较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 B、C餐后幅值上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随着肝硬化肝功能的减退,胃的收缩功能下降,胃电节律紊乱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同步检测38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冰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餐前,餐后胃电图主频及功率均低于正常人,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较正常人低,而<2.4次/min的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较正常人高,餐后十二指肠球部及胃体大弯侧两测试点的主频及主功率值间存在差异,结论:血浆胃动素升高与胃轻瘫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以胃动过缓明显增加,正常节律减少为特征的胃电图异常可评估胃轻瘫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5.
6.
近年来,对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日趋令人重视。本文通过对718例胃与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电图变化的分析,旨在探讨胃电图检查对胃与十二指疾病动力学改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病变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75例T2DM患者根据肌电图结果及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分为无病变组31例、轻度病变组21例及中重度病变组23例.所有患者均行空腹及餐后胃电图检查,对3组的胃电图平均幅值(AP)、平均频率(DF)、反应面积(RA)、餐后/空腹功率比进行比较,并比较3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病程、F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体质指数、FBG、糖化血红蛋白、T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病变组患者的病程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而轻度病变组与中重度病变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空腹AP、空腹RA、空腹及餐后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餐后AP、餐后RA及餐后/空腹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胃电图异常,而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加重,患者胃电图异常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35例肝硬化患者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焰  唐训球  宋震亚  杜勤  钱可大 《浙江医学》2000,22(12):733-734
肝硬化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嗳气、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胃运动功能异常有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随着消化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我院应用体表胃电图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胃动力检测,并分析异常胃电活动的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以了解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的变化,报道如下。1.对象:收集1997年1月~1999年9月肝硬化患者35例(患者组),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45.7±12.8)岁;病程2~15年,平均(3.5±4.8)年。上述患者均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腹…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的胃电图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胃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进行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检测对比,发现糖尿病组胃电图平均振幅(AP)和峰值频率(FP)均比正常组低,除胃窦AP外,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糖尿病有胃肠道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除胃体FP有显著差异外,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并发现肢体神经肌电图与胃电图异常有其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胶囊对大鼠胃电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隔日禁食的方法制作大鼠胃运动功能紊乱模型,分别测量正常大鼠和造模大鼠的胃电图,分析正常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和主功率。结果正常大鼠和胃消痞胶囊各剂量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较给药前增多,主功率增加,以中剂量组最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造模大鼠模型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和胃消痞胶囊可使正常大鼠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增多;可预防饥饱失常大鼠异常胃电节律的发生。有调整胃电节律的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胃运动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胃运动障碍的胃电图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临床上肝硬化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不适,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本文采用体表胃电图检测肝硬化患者胃电主频频率反映胃慢波节律的改变,研究肝硬化患者胃运动障碍,初步探讨胃慢波节律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改善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胃电图(EGG)评估近段胃切除术后残胃动力及其大小之间的关系。依据快速傅立叶转换法,分析所记录的慢波得到以下参数:主频率(DF)、正常节律百分比(%3cpm)、功率比(PR)。记录并分析18例胃切除术后患者的EGG参数和残胃胃大弯的长度(LGC)。通过与12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发现,胃切除术后患者腹部EGG参数包括较低的%3cpm(43%±21%vs83%±7%;P<0.05),DF(2.2±0.4cpm vs3.0±0.2cpm;P<0.05)和PR(1.5±0.8vs2.5±0.8;P<0.05)。在LGC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方面,LGC长度>20cm的患者与对照者之间PR值无显著性差异(2.3±0.9vs2.5±0.8;NS)。因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儿童正常胃电图及胃部疾患胃电图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EGEG-2D2型胃电图仪记录胃电。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胃轻瘫胃动力-感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建明 《广州医药》2005,36(1):11-13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因胃动力-感觉异常导致胃排空延迟,尽管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有关研究正日益深入。本文对此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肝硬化患者空腹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发生率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体表胃电图观察58例肝硬化患者和22例健康人空腹胃肌电活动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振幅(AP)、平均过零频率(FZ)、中心频率(FC)、主频(FP)以及频谱形态。结果:肝硬化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FZ分别为38%和50%:FP分别为57%和50%;Child-PughA组胃窦电节律紊乱率在FP、FZ分别为40%和20%;Child-PughB组分别为61%和32%;而Child-PughC组则100%有累窦节律异常。结论:肝硬化患者电节律紊乱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肝功能对胃电节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伟宁  刘丽 《重庆医学》2004,33(3):444-445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GERD)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 ,EGG)的变化,以期有助于GERD的诊疗.方法检测31例GERD患者及29例健康志愿者空腹体表EGG胃电主频(Fp)值及平均振幅(Ap)值,并记录症状积分,观察治疗后GERD患者空腹体表胃窦、胃体胃电图胃电主频(Fp)值及平均振幅(Ap)值变化及与胃运动及症状的改善的关系.结果 GERD患者胃电主频(Fp)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存在胃动过缓,系统治疗后胃电主频(Fp)值恢复正常,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平均振幅(Ap)值两组之间无差异(P>0 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振幅(Ap)值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GERD患者存在胃节律异常,主要是胃动过缓.EGG能为GER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观察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胃动力改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MOT)及体表胃电图(EGG)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8例3种不同中医证型的DGP患进行血浆MOT及体表EGG检测,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DGP3种中医证型患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肝胃不和组最高,胃阴不足组次之,其次是脾胃虚弱组;DGP3种中医证型的EGG餐前、餐后主频率及主功率、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性,以胃动过缓百分比明显增加、正常节律百分比减少为其特征。结论:DGP的中医证型不同,血浆MOT含量及胃电参数不一,胃肠动力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MOT及胃电参数可作为DG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