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伏邪探源     
刘清泉  高洁 《中医杂志》2011,52(2):95-97
从伏邪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狭义、广义伏邪邪气本身的特性,发病特点,伏邪病机,及伏邪发病时正气的状态,伏邪的治疗等几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伏邪的性质可划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正气在伏邪致病中起着先决条件的作用,伏邪潜伏于人体过程即为正气在本身不足的基础上继续暗耗的过程;强调伏邪理论注重邪、正两方面,扶正以透邪,透邪以护正,在临床棘手的疑难杂病、顽症、重症的治疗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介导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致病特征与中医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湿热伏邪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伏邪,正气缺失是邪气内侵、内生伏邪的根本原因,基于伏邪学说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扶正祛邪”的核心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海生 《光明中医》2014,29(11):2376-2377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治疗大法,是"补不足,损有余"的"权衡相夺",其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是针对"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理论而设的。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致病的原因虽在于邪,发病的关键却在于正,也即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该法在《伤寒论》中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将从《伤寒论》的角度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陈玉  肖海娟  王惠玲  司海龙  赵静 《陕西中医》2022,(12):1760-1762,1767
伏邪理论认为伏邪致病具有伏藏于内,过时而发的特点,其隐匿性与多数肿瘤发现即晚期的特点高度吻合。正气亏虚,六淫邪气或痰湿瘀邪伏藏成积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治疗肿瘤需秉持“藏于内而象于外”的认识。伏邪潜藏之时见微知著,及时对恶性肿瘤“伏邪期”即稳定期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对提高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准确性及治疗效果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5.
李金晶  赵家亮 《光明中医》2023,(12):2378-238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不足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为肺结节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肺结节中医名为“肺积”,病因主要为正气亏虚,因虚而出现痰结、血瘀,最后痰瘀虚互结成积,聚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肺结节的治疗应益气温阳以扶正气,化痰祛瘀以祛邪气。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临床实践,探讨从伏邪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CSC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伏于少阴、厥阴、太阴之经,导致正气内虚,痰湿、瘀血内生所致,病变累及脾、肺、肾、肝诸脏,以正虚邪伏为基本病机,正虚为本,痰湿阻络犯目为标。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结合八纲、脏腑、五轮八廓、眼科六经辨证,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分别从补其虚脏、利水祛湿、托透伏邪、疏肝开郁、化痰散结、通络祛瘀等方面论治CSC,以达到保护视网膜细胞,保护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伏邪理论及治未病角度探析慢性盆腔炎(CPID)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思路。CPID涉及到的伏邪包含伏寒、伏湿、伏瘀,而正气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只有当正邪双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伏邪才会趁机而发。因此,邪气势弱时"未病"状态的早期干预,对CPID的防治有重要意义。逆针灸是基于针灸对CPID的切实疗效及不足之处而提出的可行方法。逆针灸具有保护子宫功能、抗炎镇痛、改善焦虑、调节免疫状态的作用,对CPID的防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前景。其介入时机以发病早期及缓解期最佳,治疗时应注重散伏寒、利伏湿、化伏瘀,将扶正祛邪、调理冲任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诊疗易忽视或延误,故认识并加强本病的相关研究,对减轻危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本病从前期至出现临床症状过程与伏邪发病过程具有高度相似性,故本文从"伏邪"理论出发,认为正虚乃伏邪之本,痰瘀乃伏邪发病病理产物,脑络乃伏邪隐匿之所。正气亏虚、痰瘀之邪伏于脑络,逐渐量积终致质变,是伏邪导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直接后果。在伏邪引而未发或欲发之时,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补虚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痰瘀"伏匿之邪消散,邪去正安,从而全面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从正邪理论关系阐释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健  邓鑫  张亚萍  李永亮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47-948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是人体感染邪气和发病的根本原因,正邪斗争关系到艾滋病发病的全过程。在急性HW感染期,人体正气与邪气俱盛,治疗以祛邪为主;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人体正气渐弱,邪气渐旺,治疗应扶正祛邪并重;在症状性HIV感染期,人体邪盛正衰,治疗或祛邪兼扶正或扶正兼祛邪,或扶正祛邪并重;艾滋病期,正虚邪盛,治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因复杂,业内尚未达成共识,大多局限于"血瘀证"范涛。伏邪致病具有隐匿性、积聚性、侵袭性,"久病入络"具有难治复发、多瘀多积特点。经过对内异症长期研究发现,其病理特点及发病方式与伏邪及络脉发病机制有高度相似性。"正气亏虚、伏邪潜藏"为发病之始,"伏寒、伏瘀、伏毒互结损络"为病机关键,摒弃西医激素类药物弊端,以"祛瘀通络、扶正祛邪、通补奇经"为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提供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内异症的中医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伏邪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发病理论,平素病邪潜伏于体内而不外显,往往在外邪引动或某种诱因作用下逾时发作。伏湿具有湿邪的特性,即湿为阴邪,具有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黏滞缠绵、重浊趋下等致病特点。伏湿为伏邪之一,伏湿之外湿属于中医“六淫邪气”之一,伏湿之内湿属“内生五邪”之一,均具有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黏滞缠绵、重浊趋下等湿邪致病的特点,当人体正气不足,未能及时祛邪外出,就会导致邪气流连,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形成“伏邪”,对日后脾胃疾病的发病产生影响。郑关毅教授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视伏湿在疾病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祛除在脾之伏湿,对治疗湿邪导致的脾胃疾病具有独到见解。因地域和生活习惯因素,八闽地区人群易感湿邪,湿邪伏于体内,在正气不足或外湿的引动下发病,出现脾胃不适的症状。文章从八闽地区湿类疾病易发,伏湿困脾、虚则病发,伏湿致病、注重潜伏期,治湿重在健脾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通过赏析经典病案梳理、归纳、总结郑教授关于伏湿导致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旨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伏邪温病理论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类型是感受疫邪后未立即发病,由于邪气较微,而正气亦虚,邪气伏藏于体内,可感时令之邪触动而发病,也可终身伏藏体内不发病。根据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4个不同表现类型,可分为潜伏期或前驱期、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核酸阳性但无症状以及病毒携带者,根据患者存在该病但又无典型症状的具体情况出发,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根据患者的禀赋体质、发病时令、气候特点、舌脉象、发病地点等特点,探讨其中医治疗原则,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虚实是中医辨证的纲领,论治的依据。对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就是根据癌肿不同阶段的正邪变化,作出相应的治疗。所以能否正确认识癌症的邪正关系,也就决定了正确治法的能否确立,从而最终影响治疗的效果。1瘤邪所凑.正气未必先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是中医发病学理论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大多数医家将此语解释为:凡是遭受邪气侵犯,人体必定首先正气亏虚。也就是说,是正气亏虚招致邪气的侵袭。正气亏虚是因,邪气侵袭是果。在解释恶性肿瘤的发病缘由时亦借用此语。所以认定恶性肿瘤的发生同样是由于正气先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古代"伏邪"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发病,从祖国医学多年经验中吸取精华,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书籍,探寻"伏邪"理论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历程,将古代"疫病"与现代的新冠肺炎相结合。结果 "伏邪"理论为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发病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故从"伏邪"角度探讨新冠肺炎的发病,提出本病由于疫疠之邪潜伏于人体耗伤正气甚者发生传变。结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具有感受疫疠之气,伏藏于内,逾时而发的特点,治疗应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尽早干预,祛邪扶正,防传防变防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中医"正气"理论强调了正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抗病能力弱,无以抵抗外邪的侵袭。脏腑亏虚、功能失调、体质异常皆为正气不足的表现。治疗上应使患者"正气存内",既要在发病之时及时控制炎症反应,补益正气,扶正祛邪;又要注重未病防护,自我调养。  相似文献   

16.
《素问·评热病论》中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丹波元坚释曰:"此非邪凑则气虚之谓,言气所虚处,邪必凑之."邪,即邪气,包括了六淫病邪,以及食积、虫积、水饮、痰浊、瘀血和情志内伤等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的有害因素.正,即正气,主要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康复能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经文,强调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正气不足是内在因素,是发病的根本,而邪气的侵入是外部因素,是发病的条件.此理论可以说是中医发病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治疗.历代医家对此理论均有发挥,并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本文仅对后世部分代表医家在发病学上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7.
浅论伏邪理论中邪气伏匿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十一个侧面揭示了邪气伏匿的机制,并论述邪气伏匿的部位、发病规律和伏邪致病的特点.重温伏邪理论,对某些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肿瘤治疗应遵循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原则,在攻瘤的同时注重扶助人体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才能祛邪外出,而正气不足、余毒未消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对肺癌转移的病因病机做出阐释,认为肺癌转移的核心病机是正虚余毒,虚、毒、瘀贯穿疾病演变始终;提出正气虚弱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余毒伏邪是肺癌复发转移的前提,瘀积络脉是肺癌进展的重要原因。对于该病的治疗,扶正重在健脾益气,祛邪多选清热解毒之药,活络宜用益气活血之品,攻补兼施,以提高疗效。基于正虚余毒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肺癌及其转移,对指导中医临床诊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伏邪     
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人体感受邪气,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或邪气藏伏于体内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不立即发病,待时而发,待机而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分为外感伏邪(伏风、伏寒、伏暑、伏湿、伏燥、伏火、伏毒)和内生伏邪(伏风、伏寒、伏湿、伏燥、伏火、伏痰、伏瘀、伏毒)两大类。用伏邪观点分析疾病,不仅可以治疗已发症状,对伏而未发的症状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伏邪理论为中医病因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治疗外感内伤等多种疾病颇有意义.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机为正气不足、邪伏胞宫,鼓舞正气、祛邪而出为治疗的根本原则.其中正虚以脾虚不健、肝阴不足为主,伏邪以湿火内伏、气郁内滞为主;扶正以健脾升阳、养肝滋阴为要,祛邪以化湿消瘀、行气清火、通络透邪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