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为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痊愈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患者55例,这110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都经过了专业量表评估,对照组患者在出院之后没有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了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后期病情随访,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再住院情况和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患者之间,自我护理能力存在差异性,患者出院且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再住院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行为赞同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会对患者后期痊愈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要想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痊愈、降低患者后期再住院发生率,就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相对来说,护理干预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预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发生,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9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结果在这94例患者中,由心率失常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11例,占11.7%;由原发性心脏病加重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8例,占8.5%;由感染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40例,占42.5%;由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21例,占22.3%;由情绪激动或劳累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6例,占6.4%;其它原因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共有8例,占8.5%。结论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引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最主要原因,药物使用不当也是引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心率失常、心脏病加重以及情绪激动等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影响。因此,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应当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强化护理措施,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心力衰竭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患者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护理工作中,从心理、饮食、生活、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加强护理,并向患者宣传与这些护理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自身的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出院后,可以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主要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选择658例,根据其围术期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其中552例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未发生心力衰竭组,而106例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对可能引起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据此分析引起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较大、认知功能较差、合并冠心病、合并贫血、术中输血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引起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的独立高危因素包括合并贫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合并贫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此,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围术期风险评估,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是降低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疾病,患者易因呼吸困难、疲乏、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的渐进性加重而需反复住院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管理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管理体验、症状管理策略、症状管理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与老年人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 6例 )及对照组 (30例 )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T3 、FT3 明显降低 ,心力衰竭越重 ,降低越明显。心功能分级标准Ⅳ级患者T4、FT4及TSH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T4、FT4降低或合并TSH降低者 ,病死率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尤其是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中低T3 低T4综合征为预后不良指标。甲状腺激素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一类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检测对心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中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NP检测,B组中的老年心衰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伴随着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的逐渐增高,从最初的8.0~93.9pg/m上升到了989.0~5000.0pg/ml;心功能从Ⅰ级逐渐下降到Ⅳ级,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r=0.926,P<0.05。伴随着BNP水平的增高,MACE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患者甲状腺激素检测中,T3降低,同时rT3处于增高的状态,心功能Ⅱ级与Ⅳ级患者的T3、rT3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和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对老年心力衰竭进行有效诊断,同时也能对心衰的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社区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出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出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n=100),出院后对干预组进行上门随访、定期社区门诊就诊、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患者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于分组后12个月比较患者的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死亡与再住院联合终点显著低于对照组(51%vs.74%,P0.05);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评分(28.53 vs.35.97,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评分(29.71 vs.34.65,P=0.068)]。结论:社区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时低钠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时低钠血症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利尿治疗时出现低钠血症的27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对62例60岁以下的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常规利尿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常规利尿治疗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且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时症状不典型者较多。结论心力衰竭治疗中低钠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有关,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较高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2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超过80岁、体重指数超过25、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病程超过10年、合并冠心病以及血钾水平低等情况患者其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24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经对症治疗后,232例患者康复出院,16例患者转院治疗,2例患者自行出院,放弃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分析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并予以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2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超过80岁、体重指数超过25、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病程超过10年、合并冠心病以及血钾水平低等情况患者其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24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经对症治疗后,232例患者康复出院,16例患者转院治疗,2例患者自行出院,放弃治疗.结论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分析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并予以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美托洛尔是临床常用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各种心脏病和高血压,可降低血压,降低心室率,缓解心绞痛,并增加左室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老年患者服用美托洛尔要严密监测其药物副作用,尤其是降低心率.本文回顾分析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服用美托洛尔后出现长R-R间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尽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逐年增加,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远期疗效不佳。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搜集的47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收集同期我院46例非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TI)、实验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值与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T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TI)与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的下降呈递减趋势(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收缩末期内径随心功能下降而出现改变趋势(P<0.05),右心室内径在心功能不同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在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心力衰竭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54例(19.3%)合并脑血管病;68例(24.3%)合并器质性心脏病;89例(31.8%)合并呼吸系统疾病;168例(60.0%)合并脏器功能不全。28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的有69例,占24.6%。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76.3±3.8)岁明显比无心衰患者(73.6±3.4)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老年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其中38例(55.1%)LVEF超过50%,左室收缩功能正常,31例(44.9%)LVEF低于50%,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瓣膜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急诊手术、肺功能异常、年龄与性别是引起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病受到基础病、手术、年龄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的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需要确保老年危重症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病,维持良好的肾脏功能,适当的减少手术。同时,需要根据患者心力衰竭的特征,对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未合并心力衰竭组65例,合并心力衰竭组35例,分析心力衰竭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和冠心病、糖尿病、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瓣膜性心脏病占比均高于未合并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糖尿病、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瓣膜性心脏病均为导致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论冠心病、糖尿病、呼吸衰竭等为导致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在救治该疾病患者时应综合考虑其相关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7.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0 w的康复运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 MWD)、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利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MLHFQ)测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康复运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WD、BNP、LVEF、LVEDD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康复运动治疗20 w后,康复运动组6 MWD增加,BNP水平显著降低,LVEF明显升高,LVEDD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康复运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调节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心脏康复科住院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用力呼气技术),训练4周。对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训练4周后,观察组患者6MWD,MLHFQ及AD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可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困难及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心力衰竭过程中,神经-激素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造成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以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本研究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S和纤溶活性的变化及ARB  相似文献   

20.
赵刚  田宇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2-113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成两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1.75%,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占首位;住院时间长≥28 d、心功能差、侵袭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