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剑 《新中医》2020,52(1):136-138
目的:观察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联合阈值声音调节(TSC)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特发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TSC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耳鸣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耳鸣响度评分及心理适应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耳鸣响度评分及心理适应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耳鸣残疾量化表(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联合TSC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TSC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颅息穴位注射2%利多卡因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①奥拉西坦注射液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②舒血宁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组40例2%利多卡因1mL颅息穴穴位注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息穴位注射2%利多卡因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程度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2组THI、耳鸣程度、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天麻素耳后瘈脉穴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62例原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营养神经、活血、改善内耳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瘈脉穴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 7%和58.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 0%和55. 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麻素耳后瘈脉穴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耳鸣有确切疗效,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贺丹红 《新中医》2019,51(8):75-78
目的: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评估对患者听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特发性耳鸣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耳鸣程度及评分,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估患者机体改善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耳鸣程度Ⅰ级+Ⅱ级发生率较治疗前提高,耳鸣程度Ⅲ级+Ⅳ级+Ⅴ级发生率和耳鸣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耳鸣程度Ⅰ级和Ⅱ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耳鸣程度Ⅲ级+Ⅳ级+Ⅴ级发生率和耳鸣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H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结果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TH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耳鸣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耳鸣响度评分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发生环境、对睡眠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工作影响、对情绪影响和主观感受6个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响度评分和THI评分降低(P<0.05),不同时间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降低耳鸣响度,改善耳鸣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用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混合液翳风穴注射治疗,每日注射1次。对照组65例单纯用维生素B12翳风穴注射治疗,每日注射1次。2组均7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混合液翳风穴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气郁结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气郁结型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逍遥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6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TH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可明显降低耳鸣患者的症状评分及TH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明确其对耳鸣的治疗作用,并推荐有效的中药药物。方法:将95例耳鸣病患者分成二组,选取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西药或中药针剂,每周2次。治疗组49例,骨膜下注射天麻素注射液0.5ml。对照组46例,骨膜下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0.5ml。单侧耳鸣者取患侧,双侧及颅鸣者取双侧。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末患者耳鸣严重程度量表等级变化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治疗5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63%,糖皮质激素组有效率为84.78%,二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耳鸣病临床有效;糖皮质激素与天麻素对耳鸣患者疗效确切,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应用山莨菪碱在耳门、翳风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菲 《光明中医》2010,25(3):471-473
目的观察用山莨菪碱、利多卡因在耳门、翳风穴位注射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神经性耳鸣随机分穴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利多卡因耳门、翳风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穴位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χ2=0.666,P0.05)。结论山莨菪碱、利多卡因耳门、翳风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