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61岁.因发现左侧颈前下部肿块3年入院,发病以来肿块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恶性肿瘤及相关疾病家族史.专科体检:气管居中,颈前下部稍偏左侧可扪及一4 cm×3 cm大小肿块,不随吞咽移动,质软,边界尚清,活动度可,无压痛及压迫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颈部B超:颈部胸骨上窝偏左侧软组织内可见不均质等回声,大小37 mm×24 mm,边界欠清,CDFI示内部及周边可见高阻动脉血供(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EHT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以左胸锁关节下方皮下肿块为主要表现。肿瘤包膜完整,切面以灰白色实性为主。镜下表现复杂,以束状及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为主,混合有上皮成分及成熟的脂肪细胞等。瘤细胞均不具异型性,也缺乏坏死。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CK阳性,灶状细胞MSA阳性,S-100蛋白、desm in、vim entin和CD34均呈阴性。结论EHT有独特的发病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对梭形细胞上皮本质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ctopic hamartomatous thymoma,EHT)的临床特点、发病部位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H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影像学特征,分析、总结EHT的复杂结构及不同细胞的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EHT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中年女性,发生于右胸骨下窝的无痛、生长缓慢的肿块。(2)具有典型的混合瘤样的组织学形态,可见上皮细胞、梭形细胞及脂肪细胞3种细胞。(3)上皮细胞岛及梭形细胞均表现出复杂的免疫表型。结论 EHT具有典型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镜下见混合细胞及双向分化的形态学特点可明确诊断,但仍需与头颈部的其它软组织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良性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分析1例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肿块位于左颈部,生长缓慢.大体为结节状,包膜完整,切而部分囊性变.镜下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脂肪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均弥漫性强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8、CK、CK5/6,不表达desmin、TTF-1、GFAP,,此外,梭形细胞阳性表达p63、Calponin、SMA、CD10、CD34,不表达细胞膜抗原EMA.而与之相反的是上皮样细胞阳性表达EMA不表达SMA、CD10、CD34.结论 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的颈部下方、锁骨上方及胸骨上方,需要与其它双向分化的肿瘤尤其是高级别肉瘤如滑膜肉瘤或腺样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鉴别,故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3例EH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3例EHT患者分别位于左下颈部、右锁骨上区和左锁骨上区,治疗方式均为局部手术切除。大体检查肿瘤呈结节状,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黄色,大小分别为2.5 cm×1.9 cm、4.5 cm×4.5 cm和3.0 cm×2.5 cm。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3种成分构成,但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可见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均弥漫高表达AE1/AE3、CK7、CK19和P63。随访2例患者(随访期是18个月和27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EHT具有特异的发病部位和组织学特征,局部完整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EHT需要和双相型滑膜肉瘤、伴有上皮分化的恶性神经鞘瘤、混合瘤、胸腺脂肪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异位性胸腺瘤甚少见,近年来国内解氏,梁氏等报告过2例。我们在外检中发现1例。患者,女性,19岁。半年前发现颈部有一包块,逐渐增至男拳大,局部无红、肿、热、痛。随包块增大渐自感气紧,但无声音嘶哑。体检: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发现,在左颈部可扪及约10×8cm~2肿物,下端至锁骨下2.0cm,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放射免疫测定T_3、T_4均在正常范围。B型超声波提示颈部混合性肿物图象(甲状腺肿瘤)。胸部X线摄片:两肺纹理清晰,左肺尖及右肺尖部分可见边  相似文献   

7.
8.
患儿男性,10个月.因咳嗽发热行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左侧胸腔内占位性病变两周,于2007年5月入院.体检:胸部体表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左侧第6肋骨中后段呈膨胀性改变,突入胸腔,为混合密度影,3 cm×3 cm×3 cm,其内见较多软组织密度影(图1).术中见肿物起自第六肋骨,包膜完整,未见周围骨质破坏及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异位错构瘤性胸膜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74岁 ,右锁骨上区肿物逐渐增大 2 0余年。肿物如哑铃状 12cm× 6cm× 6cm ,边界清楚 ,活动。临床诊断 :颈部肿物待查。后转至病理科行细针吸取活检。诊断为软组织良性梭形细胞肿瘤 ,神经鞘瘤可能性大。手术完整切除肿物送检。2 病理观察2 1 眼观 手术切除肿物呈分叶状 ,10cm× 6cm× 6cm ,有完整包膜 (图 1) ;切面灰白色 ,编织状 ,质实。2 2 镜检 肿瘤有完整包膜 ,由梭形细胞束伴分化良好脂肪组织灶及淋巴细胞小灶所构成 (图 2 )。梭形细胞核长梭形 ,呈编织状 (图 3)或车辐状 (图 4 )排列。部分细胞似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组织发生。方法对2例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行AE1/AE3、细胞角蛋白(CK)5、CK7、CK8、CK20、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CD5、CD10、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结蛋白、CD34、S-100蛋白、CD5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CD99标记。结果两例均发生于男性,年龄分别为20岁和40岁,因发现胸骨柄上缘肿块6个月和左锁骨上肿块2个多月就诊。肿块呈球形和卵圆形,边界清楚,最大直径分别为5cm和3cm,切面呈灰白色,质地柔软。组织学上,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3种成分混合组成。梭形细胞成分在2例中分别占到85%和70%,形态上类似纤维母细胞,多呈束状、编织状或席纹状排列。上皮细胞成分在两例中均占10%左右,形态上以非角化性鳞状上皮为主,可呈实性的小岛屿状、类似造釉细胞瘤的条索状和扩张的囊肿样排列,部分区域显示腺样分化,可见腺管形成。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在形态上有移行。成熟的脂肪组织呈不规则性分布,在两例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2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上皮细胞表达AE1/AE3、CK5、CK7、CK8和EMA,梭形细胞除CK外还表达波形蛋白、CD10和CD34,并部分表达α-SMA和calponin。两种细胞成分均不表达CK20、CD5、TTF-1、结蛋白、S-100蛋白、CD57、GFAP和CD99。结论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锁骨上和胸锁关节附近软组织内的良性肿瘤,是一种由上皮和肌上皮组成的混合性肿瘤,可能起自于His颈窦,采用鳃原基混合瘤来命名或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胸壁侵袭性冬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42岁。以腰 4~ 5椎间盘膨出症行常规胸部拍片检查时 ,发现右侧胸膜一 3cm× 2cm肿块 ,表面光滑 ,界限尚清。CT示 :右外、后胸壁处见一肿块影。CT值 19Hu ,局部CT值达 32Hu ,密度混杂 ,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 ,与邻近肺组织分界清晰。CT提示 :右侧胸膜病变 ,良性间皮瘤的可能性大。临床诊断 :胸膜包块 (间皮瘤 )。于全麻下行右胸膜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右侧第 4肋下缘壁层胸膜外有一3cm× 2cm× 2cm的肿块 ,基底部宽 ,与胸壁界限不清 ,并侵犯胸壁肌肉组织 ,质软 ,无结节感 ,可移动 ,未见明显血管蒂 ,沿基底部全…  相似文献   

12.
胸壁Askin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壁Askin瘤1例关键词胸壁肿瘤,Askin瘤,鉴别诊断李新功,李爱英,姜辉患者,男性,21岁。右侧胸痛、胸闷伴反复畏寒发热45d入院。查体发现右腋前线第6~9肋处胸壁有拳头大小的半球形隆起,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x线示右胸腔大...  相似文献   

13.
张毅  潘铁成 《解剖与临床》2009,14(3):189-191
目的:探讨胸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和结果:复习异位胸腺瘤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文献。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确诊胸骨异位胸腺瘤1例,术后随访3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异位胸腺瘤发生于胸骨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文献报道;一旦确诊即应手术切除,预后取决于病理分型和分期。  相似文献   

14.
15.
异位胸腺类癌1例沈世明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4岁。因左颈前发现无痛性肿块5d入院。患儿5d前无意中被其父母发现左侧颈部肿块,触之轻度疼痛,经B超提示为左侧甲状腺腺瘤。体检:颈软,气管居中,左颈动脉内侧可触及2cm×2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可,不随吞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罕见的起源于中纵隔异位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纵隔原发异位M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5岁,CT示左侧中纵隔肿块,临床无重症肌无力表现。镜下肿瘤表现为双相分化特征,岛状的上皮细胞区域与束状的梭形细胞区域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为多角形,核空泡状,核仁小而明显,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上皮细胞有轻度核异型,上皮岛内可见穿插有嗜酸性细支状透明物质。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席纹状结构排列。两种区域内均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和散在成熟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内缺乏未成熟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上皮细胞区域CKpan、p63强阳性,vimentin阴性。梭形细胞区域vimentin弥漫强阳性,非常少的梭形细胞CKpan弱阳性,p63阴性。间质淋巴细胞CD3、CD5阳性,TdT和CD1a阴性。EBV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中纵隔异位MT是一类临床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明确诊断需依靠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3岁,体检时CT显示左前纵隔包块1周。无其它症状。手术见肿块位于左前纵隔胸腺左叶下极,约6cm×5cm×5cm。[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异位生殖细胞瘤1例1邢益祥2王志华2程荣璇患者男性,12岁,多饮多尿7年,最多时饮水量达7000ml/24h,排尿量达5000ml/24h,曾拟诊为“神经性尿崩症”予以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出现间歇性头痛,头痛时无呕吐。近3个月,患者自觉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82岁,偶感胸闷、咳嗽3个月余,肉眼血尿1周入院,肺部及纵隔CT示:上纵隔占位并累及气管上段,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纵隔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胸腺瘤,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符合B3型胸腺瘤。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后壁有一直径1.2 cm息肉状隆起灶,表面局部暗红色,溃疡状,其余膀胱黏膜光滑,行病灶处活检。既往史:患者2年前有胸腺瘤手术切除史,术后病理诊断为:B3型胸腺瘤,手术切缘可见肿瘤组织。术后患者未进一步治疗。病理检查 眼观: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9岁,因咳嗽、咯痰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任何诱因开始咳嗽,咯痰,痰为白色黏稠,不黄,痰中不带血.患者无畏寒、发热及盗汗,无胸痛及呼吸困难.CT:右肺近上中下叶交界处有一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界清,约2.0 cm×2.5 cm×5.5 cm.查体:步入病房,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无病理性杂音,腹柔软,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骨扫描无异常,腹部超声未见包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肺上、中、下叶交界处,大小5.0 cm×4.0 cm×3.0 cm,形状不规则,边界清,包膜完整.胸膜无粘连,胸腔内未见积液.术后半年,患者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