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CL-6和ZEB2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与原位杂交法检测228例乳腺癌和8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BCL-6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HER-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ZEB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HER-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中BCL-6、ZEB2阳性者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 BCL-6、ZEB2与乳腺癌演进过程密切相关,检测BCL-6和ZEB2的表达,有望成为监测与预警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4(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4,RBBP4)和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BBP4、BCL-2蛋白表达,分析RBBP4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RBBP4 mRNA的表达。结果 RBBP4、BCL-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6%(40/72)、50%(36/7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9%、16.7%。RBBP4和BCL-2高表达均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且RBBP4和BCL-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9,P0.05)。RBBP4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9.988±1.94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458±0.489)。结论RBBP4在胃癌中的表达升高,可能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共刺激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因子及淋巴细胞亚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关系,以及在肠黏膜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64例)、缓解期(51例)及正常结肠黏膜(20例)石蜡标本中共刺激因子CD86和可诱导共刺激因子(ICOS)的表达及分布;检测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例活动期,2例缓解期)及5例正常对照结肠黏膜的冷冻标本中共刺激因子CD28的表达及分布.同时检测CD4、CD8和CD20阳性淋巴细胞在肠黏膜中的分布,分析其与共刺激因子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共刺激因子CD86在固有膜淋巴单核细胞及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为活动期>缓解期>对照组(P<0.05或P<0.01);而ICOS在固有膜淋巴单核细胞表达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ICOS在肠上皮细胞表达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1).CD28表达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或P<0.01).固有膜间质、上皮细胞问及小血管壁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CD4/CD8比值,以及CD20~+ B淋巴细胞数量均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结论 共刺激因子CD86、ICOS在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细胞和固有膜淋巴单核细胞中存在表达上调现象,提示共刺激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正五聚体蛋白-3(pentraxin-3,PTX-3)表达水平及其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肌炎组),同期选取1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MMP-3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6例,根据Truelove分级分为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内镜分级标准分为I级10例,II级26例,III级20例。另选择结肠镜检查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和对照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MMP-3和VEGF的表达,分析比较两者在不同病情程度和内镜分级溃疡性结肠炎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MMP-3和VEG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随UC病情加重和内窥镜分级增高,MMP-3和VEGF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3和VEGF可能在U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受到关注[1].目前,对EBV相关胃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病理方面[2],而EBV感染后胃上皮细胞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用EBV感染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系NU-GC-3,同时用EBV Ⅰ型潜伏感染基因构建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NU-GC-3,对其感染或转染细胞中BCL-2表达进行研究,从而探讨BCL-2基因在EBV致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显示NLRP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相关,NLRP3炎症小体可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对溃疡性结肠炎易感.NLRP3炎症小体有可能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EL1L蛋白、BCL-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和细胞株SUDHL-4、LY-10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DLBCL组织中SEL1L、BCL-2蛋白的表达及6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中SEL1L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EL1L蛋白在DLBCL细胞株SUDHL-4及LY-10中的表达。结果 SEL1L蛋白在DLBCL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RLH(69.9%vs 25.0%,P0.05),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BCL-2蛋白在DLBCL中的阳性率为83.7%,与肿瘤原发位置、免疫表型及Ann Arbor分期有关(P0.05);SEL1L蛋白与BCL-2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7,P0.05)。SEL1L蛋白在SUDHL-4及LY-10中均呈阳性。结论 SEL1L与BCL-2在DLBCL中均呈高表达,提示SEL1L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BCL-2表达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外 ,心理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心理因素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之一或重要的诱发因素 ,因此 ,将本病列入心身疾病范畴加以讨论。然而 ,心理因素中哪些因子是促发本病的病因 ,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艾森克个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 ,对其心理因素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组 为 1 994~ 1 999年确诊的病人 ,材料来源于上海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医院和承德医学…  相似文献   

10.
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吸烟、戒烟者、吸烟者三种人群中具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发病率及患病相对危险性,性别、吸烟数量、是否戒烟、是否被动吸烟对溃结发病均有影响。吸烟者中溃结发病率低的原因可能与尼古丁能增强结肠粘液屏障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生长期小鼠锌缺乏条件下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表达的变化,进而探讨锌离子对肾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根据小鼠精神状况、摄食量、体质量增长及血清锌含量变化确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肾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 缺锌小鼠出现典型缺锌症状,体质量下降,摄食量减少,血清锌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肾脏Bcl-2定位表达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胞质内,锌缺乏小鼠肾脏Bcl-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期锌缺乏可使肾组织中Bcl-2 蛋白表达下调,有可能促进肾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otch4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50例UC患者病变部结肠组织及3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两端的正常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tch4在50例UC及32例对照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4在UC患者结肠组织及对照的正常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4的表达与UC患者的性别、年龄及UC病变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4在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Tim-4 mRNA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Tim-4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Tim-4 mRN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水平及观察组Tim-4 mRNA与CRP和ESR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im-4 mRNA、CRP、ESR表达均高于对照组[(0.79±0.37)vs(0.33±0.20)]、[(6.08±3.21)mg/L vs(0.99±0.87)mg/L]、[(19.12±12.13)mm/h vs(5.58±4.10)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4 mRNA表达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376,P<0.05),而与ESR无相关性(r=0.077,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im-4 mRNA异常上调,并与CRP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和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05例DLBCL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60岁,C-MYC/BCL-2双表达44.4%(91/205)。按照Hans分型分类,GCB型占37.1%,non-GCB占62.9%;CMYC、BCL-2和BCL-6基因易位阳性率分别为9.3%、8.8%、30.1%。C-MYC与BCL-2基因异位在双表达组较高,与Hans分型、性别、年龄等无关;BLC-6基因易位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重打击淋巴瘤2例,三重打击淋巴瘤3例,占2.44%(5/205)。171例患者获得随访,34例失访,随访时间8~107个月,死亡48例,病死率为28.1%;患者生存时间与Hans分型及年龄有关,而C-MYC与BCL-2双表达组与双重打击及三重打击组总预后比普通组差。结论 C-MYC/BCL-2双表达对基因易位有提示作用,明确诊断可依靠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C-MYC、BCL-2及BCL-6基因易位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STAT3、pSTAT3蛋白及STAT3 mRNA的表达及与UC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47例UC患者根据内镜及临床活动度进行分级,收集正常对照结肠黏膜标本1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T3、pSTAT3在结肠黏膜的定位;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STAT3、pSTAT3蛋白及STAT3 mRNA在结肠黏膜的表达。结果 ⑴ STAT3为胞质着色;pSTAT3主要为胞核着色,胞质中也有表达,二者均主要表达于大量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且二者在UC患者黏膜的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均有随病变的加重逐渐增加的趋势;⑵UC患者肠黏膜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者,且随着病变分级逐渐增加。⑶UC患者肠黏膜STAT3 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中STAT及pSTAT3的表达随病变程度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NGAL的含量和意义.方法 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89例UC患者血清中NGAL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NGAL水平与UC患者WBC数量、PLT数量、CRP和Hgb、HCT、ESR、年龄、疾病活动程度(DAI)关系.结果 UC患者血清中NGA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112ng/mL和4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血清NGAL水平在轻度和中、重度UC患者血清NGAL中位数分别为78.2ng/mL和67.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6).UC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WBC数量、PLT数量、CRP和Hgb、HCT、ESR、年龄无关(P>0.05),与疾病活动程度(DAI)轻度相关(r=0.525,P<0.0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GAL水平升高,升高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有关,但是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HIF-1α和BCL-2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SACC中HIF-1α和BCL-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ACC中HIF-1α的阳性率为64.3%,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及来源腺体呈明显相关(P0.05)。SACC中BCL-2的阳性率为98.2%,其表达水平与HIF-1α呈正相关(P0.05),且HIF-1α与肿瘤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依赖于BCL-2的强表达(P0.05)。结论高表达的HIF-1α和BCL-2可能影响SACC的分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针对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中BCL-3基因的沉默效应,以及基因沉默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5株大肠癌细胞株中BCL-3的表达状况;构建人BCL-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BCL-3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其对BCL-3基因的沉默效果;BCL-3基因沉默后运用细胞增殖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运用MTT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BCL-3高表达于大肠癌细胞株RKO中;成功构建了BCL-3 RNAi慢病毒载体,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其可抑制RKO细胞中BCL-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3的表达后,增殖实验表明RKO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RKO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下降;MTT实验表明BCL-3表达抑制后奥沙利铂对RKO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显著降低。结论: BCL-3表达抑制后,BCL-3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RKO的增殖能力下降,并且其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马升高  孙倩  郭保华 《解剖学研究》2019,41(1):35-38,4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乙酰化酶3(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型(MD)组、低剂量治疗组(RLD)、高剂量治疗组(RHD)。造模7 d后同时停止使用造模药物,随后RLD组及RHD组给予白藜芦醇治疗7 d,NC组及MD组给予生理盐水7 d。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并检测结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D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SIRT3表达降低;白藜芦醇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减低,SIRT3表达升高,且RHD组效果优于RLD组。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SIRT3、GSH、SOD以及下调MDA、ROS从而降低黏膜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对UC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p5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型p53蛋白具有抗细胞增殖功能,它可使DNA有损伤的细胞生长停止于G1/G0期。散发性结直肠癌p53基因中常见点突变发生,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基础上的结直肠癌(UCACRC)亦有很高的p53基因突变率。另一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p53LOH)的发生也增高,加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p53基因点突变和p53LOH的研究,可为监测UCACRC的形成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