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布于土耳其的球花科球花属植物共有8种。在安纳托利亚地区,民间将南欧球花(Globularia alypum)用作利尿剂、缓泻剂、健胃剂和滋补剂,将毛花球花(G.trichosantha)用于治疗痔疮。曾从 相似文献
2.
3.
忍冬叶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忍冬叶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裂环氧化马钱素(1),獐芽菜苷(2),裂环马钱素二甲基乙缩醛(3),裂环马钱子苷(4),裂环马钱素(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LC-TOF/MS快速鉴定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特女贞苷、新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7%~12%A;5~20 min,12%~25%A;20~30 min,25%~40%A;30~35 min,40%~100%A),流速0.2 m L·min-1,柱温25℃,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型LC-TOF/MS联用系统,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及文献参照分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特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红景天苷和2种特女贞苷异构体;新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鉴定出了3,4-二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橄榄苦苷和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分别检出其各自的苷元羟基酪醇和酪醇。结论: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次级苷或者苷元,特女贞苷在模拟炮制过程中可转化为其异构体。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药效增强与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7.
曾报道从日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叶中分离出11个糖苷。本次又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出5个新的环烯醚萜苷(1、3~6)和1个已知环烯醚萜苷(2)。 新鲜日本丁香叶(3.8kg)用甲醇室温提取10d,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定独一味环烯醚萜苷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一阶导数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的含量。 结果: 薄层色谱法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斑点清晰;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得3批总环烯醚萜苷含量均>50%;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与其他组分基线分离且峰形较好,测得3批样品平均含量为73.96,72.43 mg·g-1。 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独一味环烯醚萜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独一味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独一味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独一味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Waters),流动相为30%甲醇,pH=4.5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建立了具有14个共有峰的独一味药材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指纹图谱,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要求。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可为独一味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贞子酒蒸过程中4种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同时测定女贞子生品及酒蒸不同时间炮制品(4,8,12,16,20,24 h)中特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G13、女贞苷的量。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特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G13、女贞苷依次在0.035 51.78μg、0.004 121.78μg、0.004 120.206μg、0.011 20.206μg、0.011 20.560μg、0.001 460.560μg、0.001 460.072 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7%0.072 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7%100.0%之间。在24 h之内,随着酒蒸时间的延长,4种苷类成分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炮制对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有量具有显著影响,女贞子酒蒸后特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G13、女贞苷均产生质变。研究结果为揭示女贞子的炮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感官评价基础上,比较壁虎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探讨壁虎不同炮制方法的矫臭作用。方法 分别制备壁虎生品、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与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请10位气味评定人员依次对6种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评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出关键臭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水溶性浸出物和蛋白质含量为内在指标,感官评价评分与差异性成分含量排序为外在指标,分别赋予其权重0.25,计算壁虎生品与炮制品综合得分,以评价各炮制方法的矫臭作用强弱。结果 壁虎生品、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与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的感官评价平均评分分别为1.6、5.2、6.2、6.1、7.2、8.0分。ROAV结果表明影响壁虎气味的关键成分为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异戊醛、三甲胺、1-辛烯-3-醇、正辛醛、壬醛、2-甲基萘、γ-辛内酯、2-庚酮与苯酚。主成分分析(PCA)将生品与炮制品显著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生品与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之间分别存在16、13、16、16、16个差异成分;其中共有差异成分4种,即差异臭气成分2-甲基萘与2-乙基对二甲苯的含量均降低,差异香气成分2-癸酮与2,3,5-三甲基吡嗪的含量则均升高。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各炮制品的矫臭作用由高到低为滑石粉烫品>酒炙品>醋炙品>炒黄品>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结论 滑石粉烫法为改善壁虎臭气较优的方法,可为壁虎的炮制矫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远志甘草汁煮和水煮前后皂苷类成分转化机制和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模拟炮制技术制备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单体模拟甘草汁煮品和模拟水煮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单体模拟甘草汁煮品和模拟水煮品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测定远志、甘草汁煮远志、水煮远志中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结果 在甘草汁煮和水煮过程中,远志皂苷B可水解生成对甲氧基肉桂酸、desacylsenegin Ⅲ、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皂苷Z可水解生成3,4,5-三甲氧基肉桂酸、远志皂苷T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皂苷F可水解生成3,4,5-三甲氧基肉桂酸、远志皂苷G、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可水解生成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经甘草汁煮和水煮后远志皂苷B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甘草汁煮品中远志皂苷Z和细叶远志皂苷含量较水煮品明显升高(P<0.05,P<0.01),以细叶远志皂苷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而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在水煮品和甘草汁煮品中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甘草汁煮和水煮均可使远志中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发生水解反应,通过脱糖生成次级苷和苷元(有机酸),从而导致远志炮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甘草汁可促进远志中某些皂苷水解为远志皂苷Z和细叶远志皂苷。本研究为揭示远志炮制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灯心草及其炮制品灯心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灯心草中3个菲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灯心草炮制前后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UPLC建立灯心草、灯心炭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灯心草与灯心炭UPLC指纹图谱,生品标定15个共有峰,炭品标定16个共有峰,与相对应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9;通过CA将灯心草和灯心炭聚为两类,PCA筛选出4个主因子;确定了灯心草3个菲类成分的UPLC定量方法。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炮制后灯心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为灯心草临床用药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苍术经米泔水漂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含量变化,考察米泔水炮制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北苍术、茅苍术及二者米泔水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色谱条件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柱温50 ℃,维持2 min;以10 ℃·min-1升温至120 ℃,以2.5 ℃·min-1升温至170 ℃,以10 ℃·min-1升温至240 ℃,维持3 min),进样口温度280 ℃,分流比为10∶1,溶剂延迟时间3 min;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离子源温度230 ℃,扫描范围m/z 20~650,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运用SIMCA 14.1对所得样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的原则筛选北苍术、茅苍术与其炮制品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北苍术40种、制北苍术38种、茅苍术46种、制茅苍术47种。PCA及OPLS-DA均显示,4种苍术样品各自聚为一类,表明2种苍术经米泔水炮制后挥发性成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2种苍术的生品与其炮制品比较,化合物组成基本不变,但含量有明显变化,差异性成分主要聚集在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多呈下降趋势。结论 北苍术、茅苍术经米泔水炮制后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蒎烯、3-蒈烯、4-异丙基甲苯、罗勒烯、萜品油烯、苍术酮、乙酸、糠醛可作为炮制前后的差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牡丹皮、酒牡丹皮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牡丹皮、酒牡丹皮HPLC指纹图谱均含有相同的12个共有峰,与其相应的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0。炮制前后牡丹皮指纹图谱差异不大,但酒牡丹皮3号和6号峰的峰面积明显增加。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酒牡丹皮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炒法与中药物性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含量和指标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桑寄生不同清炒法炮制品的物性参数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清炒法炮制对桑寄生物性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桑寄生生品中总黄酮含量为0.225 8 mg/g,粗纤维含量44.31%;桑寄生炒黄中总黄酮含量为0.175 3 mg/g,粗纤维含量40.06%;桑寄生炒焦中总黄酮含量为0.143 5 mg/g,粗纤维含量38.88%;桑寄生炒炭中总黄酮含量为0.019 4 mg/g,粗纤维含量37.58%。桑寄生总黄酮含量与细粉堆密度、细粉pH值成显著负相关。结论桑寄生不同清炒法炮制品在物性参数及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莱菔子生品及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莱菔子的生品及炒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6种和27种化合物,共有成分11种,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80.3%和54.90%,其中生品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二甲基二硫醚(23.26%),二甲基三硫醚(13.74%),芥酸(3.45%),油酸(2.98%)等,炒制品中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亚麻酸(9.43%),油酸(8.80%),棕榈酸(5.64%),二甲基二硫醚(5.21%),二甲基三硫醚(4.18%)等。结论: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莱菔子生品及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及质量分数变化,可以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面为莱菔子生品及炒制品功效差异奠定一定的物质理论基础,为其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炉甘石炮制前后成分分析及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炉甘石炮制前后的主要物相、化学成分、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炉甘石的物相进行分析,运用红外分光光度法(IR)和滴定法对炉甘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运用差热分析对炉甘石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炉甘石经炮制后主要物相从单斜晶系的Zn5(CO3)2(OH)6转化成六方晶系的ZnO;碳酸根的伸缩振动及弯曲振动明显减弱;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从63.36%增高到82.95%;样品升温至约250℃时放热,当接近315℃左右时热量不再变化。结论:炉甘石的炮制不仅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且物相也发生变化,差热分析可以规范炉甘石的明煅温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