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舒经活络、强身保健作用,通过整理、阅读和分析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足三里穴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足三里and fMRI"或"针刺and足三里and功能磁共振"为检索词开始检索,筛选出所需文章,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通过两种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85、33篇相关文献。大量文献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引起脑内相关区域多处激活,主要包括额叶、颞叶、中央后回及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海马回等边缘系统。结论:脑fMRI研究针刺足三里穴主要集中在激活脑区的分布、针刺作用机理、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大量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针刺足三里穴在改善认知功能、镇痛、调节胃肠道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黄芪建中汤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黄芪建中汤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自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收录的有关黄芪建中汤文献,采用NoteExpress 3.4.0去除相同文献,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发文量、来源期刊、作者、文献类型、疾病类型等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1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黄芪建中汤-疾病-靶点”网络。结果:纳入文献1 556篇,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内蒙古中医药》(54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包素珍,共17篇;文献类型分布中,临床应用类文献占比最高,76.22%(1 186/1 556),治疗疾病以内科疾病居多,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药理实验多集中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疾病的研究,作用机制涉及改善炎症反应、修护黏膜损伤、平衡氧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0个聚类标签,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慢性胃炎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2012年针刺SCI源期刊相关文献,了解针刺研究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方法以"acupuncture"为主题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排除无关研究后纳入548篇文献,提取其国别、论文类型、期刊、影响因子、研究方向、涉及病种、科研设计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针刺相关文献主要刊发于补充与替代医学类期刊;文献主要来源于中、美、韩、英、德等国;针刺治疗病种以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及痛症为主;穴位多选择足三里、阳陵泉、内关等常用穴,针刺方式以毫针与电针为主。结论 2012年针刺研究数量及质量均有提升,科研设计更科学严谨,基础研究方面注重新技术应用,临床研究方面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及报告的规范性均有提高。但针刺疗法标准化程度低,其科研设计异质性大的情况仍突出,因此对针刺疗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探索适合针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针刺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晖  韩焱晶  高永辉  刘婉宁  高琪 《针刺研究》2022,(12):1123-1129
目的:比较中英文针灸动物实验论文文献特征的差异,总结国内外期刊针灸动物实验研究报告内容构成的异同。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6年至2018年发表的针灸动物实验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建立数据库,提取文献题目、作者、刊载期刊、影响因子、作者国家、出版年份、引用频次、基金资助情况、疾病种类、观察指标数量、图表数量等要素信息,初步总结国内外此类文献的差异。结果:共检索到针灸动物实验文献7 515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共2 458篇,其中中文文献1 827篇,英文文献631篇。(1)中文文献中《针刺研究》发文量最多,共169篇,占9.25%;刊载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是《针刺研究》,为3.187。英文文献中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发文量最多,共78篇,占12.36%;刊载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是Gastroenterology,为17.373。(2)中文文献第一作者所属国...  相似文献   

5.
宋昕  岳利峰  陈颖  图娅  姜会梨 《辽宁中医杂志》2024,(2):11-16+222-223
目的 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 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分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1041篇,英文文献31篇。其中,发文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中文文献核心作者有42位,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为2篇的有10位作者,研究团队以核心作者为研究主力带动团队发展,研究机构间存在一定联系。中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脑卒中、电针等,英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中文文献共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英文文献共形成5个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和时线分析共同体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结论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稳定,未来研究热点可能在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改善信号通路、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与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毫针文献数据库,对60多年来与毫针补泻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效应特异性规律。结果:1从研究的病种看出,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的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儿科;相对于其他疾病,腰腿痛出现频次较高。2烧山火手法的临床应用病种最多、频次最高,其次是透天凉、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3在临床各科疗效中儿科痊愈率最高,其次是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4烧山火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其次是三阴交;透天凉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其次是曲池;龙虎交战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环跳。结论: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中的应用频次较高,腰腿痛是应用最多的病种,对于儿科疾病的治愈率最高。各种复式针刺补泻手法中,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多用于足三里穴,龙虎交战手法多用于环跳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针灸领域相关文献的基本信息,了解该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6月收录的相关文献,根据设定标准进行筛选,分析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单位、高被引文献及关键词共现。[结果] 中英文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中文文献主要分布以《中国针灸》为首的239种期刊;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中医药类大学;高被引论文研究多涉及内关、神门、四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等穴位研究,最高被引频次157次;关键词共现以针刺、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脑等36个高频关键词(≥20)为主。英文文献:期刊分布在补充替代医学证据(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197种杂志;作者单位以综合类和西医类高校为主;高被引论文研究较分散,最高被引频次528次;关键词共现以针刺、功能磁共振、疼痛、功能连接、电针等29个高频关键词(≥20)为主。[结论] MRI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多集中于探究针灸作用的中枢机制。中国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但目前中文文献仍缺乏高质量文章,整体影响力不足。今后研究不仅要提高目前的研究热点所发表文献质量,还需要加强多学科交流,扩大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期刊数据库统计并对比分析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得到针刺治疗高血压文献295篇,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文献129篇,分别统计归纳出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可知针刺选穴中的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合谷,穴位贴敷中的涌泉、神阙,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研究天枢穴主治规律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以“天枢”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718篇,将这些文献进行排除、归纳、总结,从天枢穴主治疾病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天枢穴主治疾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最多(271篇),其次为内分泌代谢疾病(71篇);而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又以便秘为主(103篇),其次是腹泻(50篇);在治疗方法上,以电针为主(26篇),其次是常规针刺(13篇)。结论:电针天枢穴治疗便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瓜蒌薤白半夏汤研究发展状况及研究热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1月30日收录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研究文献。按照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方法,采用Excel2019软件分析发文量、来源期刊、文献类型、涉及疾病等,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瓜蒌薤白半夏汤-疾病-靶点网络,采用Cite Space5.8.R1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纳入文献986篇,载文量最多的来源期刊为《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7篇,3.75%),临床应用类文献占比最高(611篇,61.97%);治疗疾病以内科疾病居多,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多见(496篇,57.5%);药理实验集中于急性心肌缺血相关研究(34篇,54.8%),作用机制涉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应激及抗炎;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冠心病”出现频次最高(182次,中心性为0.33);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0个聚类标...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