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家才  任开明  吴凡 《中医杂志》2001,42(9):536-536,538
我科于2000年6月~2000年8月间采用红外止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咳嗽3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恶寒、发热、喘息、哮鸣音。中医辨证分型:本组病例属中医风寒型或痰湿型。风寒型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或喘息动则气喘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实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扰素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病毒应答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4%,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明显疗效(P0.05)。在病毒应答方面:HBV DNA阴转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扰素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贴敷穴位治疗HBsAg携带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HBsAg携带者99例,随机分成中药贴敷穴位组、中药贴穴加干扰素组及对照组,进行两年左右的治疗对比观察,其总有效率分别为72.13%、42.1%、26.6%,停止治疗后中药贴敷组仍可维持治疗时水平。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提示,中药贴敷穴位对e系统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细胞免疫的作用。本法可作为治疗HBsAg携带者的综合疗法之一,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我们临床观察发现,现代妇女多呈现虚、瘀、郁征象,痛经以寒凝血瘀证最为多见.近3 年来,笔者采用经穴按摩和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贴敷疗法应用经络穴位处贴敷相应的药物来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春播行动"项目所推广的中药透皮技术是在应用消肿止痛贴的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疗法,要求所用药物量足、味精、效宏。经过学习,在临床运用中发现经方药对有量足、味精、效宏的特点,完全符合中药透皮技术的选药标准。举例如下:1.麻黄、桂枝:麻黄药症:①咳喘、水气;②恶风、恶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肝区红外敏感经穴的病理机制。方法:拍摄慢性HBV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正位红外热成像,检测肝脏体表投影区内经穴和对侧同名经穴红外温度,计算相对温度。依据患者门静脉充血指数(CI)分为高压组、慢乙肝组。分别进行同名经穴相对温度均值组间配对、组内左右配检验;患者(总体)经穴红外温度与CI相关性分析。结果:1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三穴:相对温度组间配对,慢乙肝>对照组>高压组。慢乙肝高于高压组,P<0.05;红外温度组内配对,均低于对侧同名经穴,对照组P<0.01,高压组P>0.05;慢乙肝期门P=0.03,日月和步廊P>0.05。3肝区内经穴红外温度均与CI负相关;除步廊之外,r值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经穴红外温度变化与门静脉淤血相关,具有反映病症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病毒性肝炎伴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292例和对照组(基础保肝治疗组)286例,两组均给予甘草酸二胺及谷胱甘肽静点,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总结治疗结果,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在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护肝拔毒软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0例临床观察 ,表明该方有较好的改善症状与体征、降酶、退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 ,一疗程 ( 3个月 )后 ,ALT复常率、HBe 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96.4 %、5 7.9%、63.6% ,而西药甘草甜素片对照组则分别为70 .8%、2 1 .4 %、1 6.7%。经统计学处理 ,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疗效以护肝拔毒软膏为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在反映肺通气功能方面的相对特异性。方法:用PHE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内关、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穴位和非穴对照点共10个检测部位中,有6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FEⅥ和MVV有相关关系,但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它检测部位(P〈0.001或P〈0.01)。结论: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比邻近的其它检测部位更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甘草酸单钾盐片,治疗组31例口服甘草酸单钾盐片和苦参素胶囊,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γ-GGT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可改善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期门、肝俞、中都穴位贴敷对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效应的比较研究,探讨穴位贴敷的科学性。方法:以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为标准分为穴位贴敷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抗病毒和其他药物治疗。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之后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充血指数(CI)为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配对结果显示,治疗组VPV提升,P0.05。结论:期门、肝俞、中都穴组实施中药贴敷,具有加快HBV感染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效应。对慢乙肝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后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便秘能够促使患者便秘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前S1蛋白(Pre-S1蛋白)和HBV-DNA检测的比较,评价在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前S1蛋白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52例,均经临床确诊为乙肝感染者。用酶联吸附测试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eAg、Pre-S1蛋白,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结果以乙肝病毒HBV-DNA≥103拷贝/mL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经检验,HBV-DNA与Pre-S1蛋白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6),而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25名HBeAg阴性患者中,15名患者HBV-DNA阳性,13名患者Pre-S1蛋白阳性。Pre-S1蛋白与HBV-DNA的表达几乎是一致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re-S1蛋白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临床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肿瘤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肿瘤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麻仁丸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肿瘤患者便秘效果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平行对照、开放设计方案,观察肝康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HBV复制的影响.方法:68例患者平均分配入肝康冲剂治疗组和香菇菌多糖片对照组进行相应治疗,疗程为3个月,1个疗程后观察肝功能、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复制指标.结果:肝康冲剂在降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血清病毒标志物滴度以及HBV复制指标定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61.8%,对照组为35.3%.结论:肝康冲剂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为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SP)含量水平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收集不良反应资料,结束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2组患者完成治疗方案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IL-8、TNF-α、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ALT、AST、CCr、BUN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能提高疗效,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改善症状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方联合腧穴热敏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方联合腧穴热敏灸,对照组单纯内服补肾方.均连续3个月.测定基础体温(BBT);经阴道B超监测主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和睾酮(T)水平.观察组1年内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0.00%)优于对照组(43.33%)(P<0.01);治疗组妊娠率(63.33%)优于对照组(26.67%)(P<0.05);治疗组主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BBT复常率(70.00%)优于对照组(33.33%)(P<0.01);治疗组FSH、LH和E2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腧穴热敏灸能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激素水平,促使患者BBT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预防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HBV激活的效果。方法:预防组30例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并持续用至化疗结束后6月;另外历史对照组40例患者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BVDNA、肝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化疗结束后的HBV激活率:对照组为52.5%,预防组仅为10%;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5%,预防组为16.7%,对照组22.5%延迟化疗、12.5%中断化疗,死亡率5%,预防组仅3.3%延迟化疗,无中断化疗或死亡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预防性应用拉米夫能明显减少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HBV激活,进而减少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和化疗延迟或中断率。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48-235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简化Mic Gill疼痛量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第2个月、第3个月时疗效更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