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49-2053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真实世界中肝硬化患者入院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以期为临床肝硬化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自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35984例,采用频数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59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260例,女性患者8532例,男女比例约为3∶1;以门诊入院患者29711例(85.26%),入院病情多为一般,占总人数的70.85%,入院科室以消化科、传染病科和肿瘤科居多,分别占53.45%,16.22%,10.18%;对入院日期为农历2008年立春开始至2010年大寒结束间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小暑(6.06%)、夏至(5.68%)、立秋(5.01%)入院率最高,对其年代进行分层后发现2008年寒露(8.39%)、大雪(7.17%)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09年立夏(5.51%)、小暑(5.39%)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10年夏至(7.62%)、立夏(7.20%)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夏至(5.95%)、谷雨(5.79%)、大暑(5.12%)立秋(5.12%)死亡人数最多;申时、酉时、午时的死亡率分别为24.96%、16.07%、13.06%。结论:肝硬化好发于45~59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小暑、夏至、立秋为该病入院高峰节气,死亡高峰为夏至、谷雨、大暑、立秋4个节气,申时、酉时、午时为其死亡人数最多的时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特征与其发病节气的关系,为临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某中医骨伤专科三甲医院HIS系统数据库中464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绘制雷达图对入院节气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64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男1153例,占24.80%(1153/4649),女3496例,占75.20%(3496/4649);4649例患者中以51~60岁年龄段数量最多,为1721例,占37.02%(1721/4649);2016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寒露(7.02%)、清明(6.79%);2017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清明(6.17%)、霜降(5.91%);2018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惊蛰(16.17%)、清明(13.91%)。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节气密切相关,按照季节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行有规律的预防和治疗以期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3):452-454
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36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本信息的分析,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以2009—2010年全国16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信息、中医证候、发病与节气的关系、合并病等。结果:60~74岁患者占37.30%,男女比例约为3:1;急诊入院率为53.78%;住院天数多为8~14 d;住院费用以5~10万元居多;中医证候气虚血瘀占35.86%、痰浊血瘀占35.17%;合并病高血压病占47.11%,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占52.84%;入院人数雨水占5.16%、清明5.13%、冬至4.78%、小寒4.7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节气在乍暖还寒雨水、清明时节入院患者最多,其次是冬至和小寒,常合并高血压病,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为多,补气、活血、化瘀、豁痰应作为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4.
林浣妹  肖静 《新中医》2018,50(5):128-130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的发病与季节和节气规律的关系。方法:回顾先兆流产患者526例,统计各季节先兆流产的患者人数和比例;统计不同节气先兆流产患者的人数;比较不同季节间患者安胎成功率。结果:先兆流产患者人数最多的季节为春季,为168例,占总人数的31.94%;人数最多的节气是雨水,其次为清明、立春;不同季节安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发病率与季节和节气规律密切相关。其中春季和雨水、立春、清明为高发时期。根据春季的季节特点,此时期的安胎治疗应注重身心同治、调养情志,治法上应以平肝补肾安胎为法。  相似文献   

5.
望都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红 《亚太传统医药》2011,7(5):197-198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望都县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18例,其中寺庄乡发病数最多,占25.79%,5月份为发病最高峰,占56.92%,1~2岁发病率最高,占29.25%,散居儿童占77.67%,男女之比1.59:1。根据调查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疫情动态,针对发病特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住院时间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分型、发病节气情况,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采用雷达图观察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住院时间在不同节气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收集病毒性肝炎患者40681例,有性别记录者37378例中以男性居多,共26744例(71.55%)。有年龄记录者26394例,其中以18~44岁为主,共13330例(50.50%),其次为45~59岁共8213例(31.11%)。诊断分型以病毒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为主。有节气记录者共37650例,在夏至、小暑和大暑发病住院患者例数占有记录患者总例数分别为5.46%、6.07%和5.28%,高于其他节气。结论 夏至、小暑和大暑为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住院的高发节气,应着重在这3个节气对病毒性肝炎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57-2059
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923例便秘患者基本信息的分析,探究便秘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以2008年—2010年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中第一诊断为便秘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信息、中医证候、病情预后、合并疾病及入院与节气的关系等。结果:46~65岁患者占35.25%,男女比例约为1∶1.5;门诊为主要入院方式,约占88.67%;住院天数多为8~14 d;住院费用多在1000~10000元之间;中医证候主要为湿热内阻;合并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和痔疮;入院节气大暑占6.03%、小暑5.79%、白露4.93%、夏至4.8%、谷雨4.8%。结论:便秘以女性患者居多,入院节气多集中在大暑和小暑,多合并痔疮和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节气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2月4日(立春)-2008年2月3日(立春)笔者所在医院AMI病例资料,将发病节气化为角度坐标进行圆形分布统计,分析A-MI虚实证的发病节气特点。结果 430例AMI患者中实证多发于小雪、大雪、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春两季,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立春时节。虚证多发于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季,不存在特定高峰点。结论 AMI虚实证型的发病节气存在集中趋势,在AMI的二级预防上应注重辨证防治,同时,在上述节气时段应加大AMI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出手足口病流行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发生的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0年病例数分别为97例、95例和69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0~3岁婴幼儿发病率为84.86%,男女比例为1.57:1,散居儿童与幼托儿童病例比例为1.74:1,占发病总数的98.31%,各乡镇、办事处均有发病。3月开始逐渐增多,5月达高峰,7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3 719例眩晕住院患者基本数据分析,探讨眩晕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4—2011年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出院诊断为眩晕的患者一般信息、医嘱信息、合并疾病、诊断信息、与发病节气的关系及治疗药物。结果:眩晕住院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女性(65.91%)多于男性(34.09%),职业以体力劳动者居多(85.32%),入院病情以一般者居多(81.63%),患者多从神经科收入院(70.34%),住院天数多在8~14 d(46.65%),46.04%的患者住院总费用在5 000元~1万元,73.86%的患者享有国家医疗保障政策待遇。高血压病为眩晕的最常见合并病(20.79%),证候最多的为肝肾阴虚(44.21%),其次为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虚证多于实证。2009年眩晕入院率最高的节气是惊蛰(5.21%),2010年入院率最高的节气是雨水(6.14%)。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天麻素注射液(20.55%),使用频率最高的西药为倍他司汀(10.19%),中西药联合用药以天麻素联合西药为最多。结论: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为眩晕的最常见合并病,精神性因素也应关注。眩晕与肝关系最密切,发病节气多在春季。天麻素注射液为临床治疗眩晕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有优势。临床上应重视中医"天人相应"思想,顺应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变化,辨证防治眩晕。  相似文献   

11.
12.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冲任与男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具体阐述了冲任为男性生殖的枢纽 ,冲任失调为男性病的病理机转 ,以及从冲任着手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 ,为男性病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针灸综合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采用药物和针灸并用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案都来自于门诊。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大的 63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35岁 ;病程最长 40年 ,最短 7个月 ,平均病期 5年。 40位病人都多次经X光拍片确诊 ,并多次接受过手术治疗。手术次数最多的达 6次 ,最少的也有 2次。除了 4例存有死骨者以外 ,其他 36人均在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下痊愈。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 ,采用全身与局部、内治与外治、中药与针灸相互协调、补充的辨证方法 ,以达到表去根除、…  相似文献   

19.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