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以来,动脉管壁斑块被作为评估AS病变程度的指标,并且认为是预测中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可最早被累及,因此,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可以早期诊断AS,此时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早期积极治疗动脐斑块,从而预防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1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烟等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或不良嗜好,正在加重、加快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的发展。研究证实,AS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最大危险因素[1]。脑卒中现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致死性疾病,而AS疾病及其导致的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栓塞,则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2]。尸体解剖研究结果显示,颅外颈动脉AS易损斑块发生率达28.4%[3]。颈动脉作为AS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r=0.21、0.26,P<0.01),与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呈正相关(r=0.17、0.30,P<0.05),与尿酸、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脑卒中均有关。结论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益于减少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病内科病区住院的老年女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102例,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脑卒中组)91例。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颈动脉正常老年女性69例(正常组)。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和病史记录,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斑块组和脑卒中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HD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TC、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和TC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eGFR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0.01);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TC和高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05~1.044,P=0....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金贤  徐新娟 《心脏杂志》2007,19(3):354-356
近年来在高血压病临床研究中,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高血压与脑卒中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番禺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年龄65~79岁高血压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采集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及肾功能不全病史,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血压、心率、生化、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基础心率较慢,载脂蛋白A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使用降压药的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钙通道拮抗剂患者比例较高,对照组使用β受体阻断药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74.1%,P=0.199),2组患者之间未显示颈动脉斑块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增加趋势。对2组人群共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缺血性脑卒中病史与内膜中层厚度(OR=0.046、0.020、0.016,均P0.05)。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作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相关(OR=3.03,P=0.034),对照组与内膜中层厚度相关(OR=14.39,P=0.003)。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相关因素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差异;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无进一步增加,提示颈动脉斑块多在80岁以前发生,应重视早期对危险因素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表现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实施脑卒中风险监测与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6月对南京市鼓楼区60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收集高危人群病史资料,对颈动脉超声表现与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男266例(43.75%),女342例(56.25%)。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房颤或心瓣膜病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或心瓣膜病、高血压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稳定性与多个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胆固醇的相互关系 ,选择149例高血压患者 ,根据病史及检查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 (74例 )和单纯高血压组 (75例 )。对上述患者测定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胆固醇水平 ,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发现 ,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胆固醇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5 ) ,颈动脉斑块发生也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多 (P <0 .0 5〉。这提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了高血压和高血脂对血管壁的损伤 ,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高血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血压伴与不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用HDI 3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 36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和 36例伴有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并与 2 8名健康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 :1 3组间空腹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及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P <0 0 1) ,且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且伴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加重 ,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生机制是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易损斑块脱落形成栓子,临床上很多患者存在严重的动脉狭窄而没有发生脑卒中,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相当比例并未发现严重的动脉狭窄。研究表明,易损斑块即使不引起严重的动脉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狭窄比较,斑块本身成分及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易损性斑块检测、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及其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属教育系统职工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建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控体系,探索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的南昌市属教育系统教职工(年龄≥40岁)1359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对南昌市属教育系统教职工进行筛查,并将调查对象按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随访高危人群(172人),评估干预效果。结果不同性别的参与筛查者、高危人群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危人群排名前三位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缺乏体育锻炼、高血压,其中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缺乏体育锻炼、脑卒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发现颈动脉斑块者89人,对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性别、吸烟与颈动脉斑块有关(P0.05)。对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作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与高血压呈负相关;进一步作不同性别Hcy、UA与颈动脉斑块、高血压相关性分析,发现Hcy、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无关;男性Hcy水平与高血压无关,女性Hcy水平与高血压呈负相关,男性UA水平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女性UA水平与高血压无关。随访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体系的建立,可帮助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分析斑块性质、形态及其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209例,应用CT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122例有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86例,稳定斑块组36例,分析斑块性质、形态,观察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比较2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时间、分布及狭窄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颈动脉斑块等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209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122例,占58.4%。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年龄更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比例更多(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易损斑块与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形态和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有研究表明,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AS)。传统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临床研究发现约40%~50%的AS患者没有这些因素存在。探讨AS新的危险因素是学者们近来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颈动脉AS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红  周燕  李惠仙  李燕  张静  马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885-4887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血压晨峰组(136例),非血压晨峰组(124例),并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缺血性脑卒中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压晨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增加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END 39例,未出现END109例。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以及高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以及高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END的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杂志》2008,16(1):96
该文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佯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r=0.21、0.26,P〈0.01),与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亦呈正相关(r=0.17、0.30,P〈0.05),与尿酸、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脑卒中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头颅核磁证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按照病情是否加重(NIHSS评分)分成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141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98例,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在进展组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呈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64,95%CI:0.064~1.260;OR=0.163,95%CI:0.036~0.743;OR=0.006,95%CI:0.036~0.568)。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观察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可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6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60例为对照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颈动脉狭窄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及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分别和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相关性。方法 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比较3组血压、血浆Hcy水平。按照是否发生颈动脉斑块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先行相关分析方法确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别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Hcy水平的相关系数。结果 3组SBP、DBP和血浆Hcy水平等级资料差异均显著(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可能影响因素中年龄、病程、高血压分期、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史、体质指数(BMI)、SBP、DBP、血浆Hcy水平、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利尿剂长期应用等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和SBP、DBP及血浆Hcy水平均呈现强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及血浆Hcy有着密切关系,并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管琳  刘海娜 《山东医药》2010,50(37):61-61
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特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2009年6月~2010年5月,我们对单纯高血压与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点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