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急性结石梗塞性胆囊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三维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梗塞性胆囊炎患者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PT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胆囊造瘘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TGD,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死亡率2.04%,低于对照组18.3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PTGD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辅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减压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方法 对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辅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减压治疗,并评估疗效.结果 除了3例中转开腹治疗外,97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辅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减压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龄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高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先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然后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肝脏损伤和气胸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显著缓解高龄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后期在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实施胆囊切除术创造有利条件,避免施行急诊胆囊摘除手术从而降低患者的各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们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前合并各种疾病者32例.结果:32例全部成功施行穿刺引流(100%),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31例治愈出院1例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迅速缓解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急诊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具有微创、方便、安全、恢复快等优势,明显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疗法联合西药复制经皮肝胆囊穿刺减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治疗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3例)。西医组用西药辅助经皮肝胆囊穿刺减压术,中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9.07%(34/43),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肿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均少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西医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较好,能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伤害小、治疗及时及临床症状改善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这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腹痛的缓解时间为(11.2±2.3)d,住院时间为(23.7±3.4)d,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为(15.7±3.0)d;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腹痛的缓解时间为(5.9±1.7)d,住院时间为(19.5±2.3)d,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为(8.4±2.1)d;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死亡率为30.00%,治愈率为70.00%;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死亡率为13.33%,治愈率为8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卧床休息、胃肠减压、水电解质调节、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清胆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缩短疗程,避免病情加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