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桥临床与心电图特点。方法采用Noble分级方法,对6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肌桥患者进行临床与心电图特点分析。结果本组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中远段;Noble分级I级狭窄者31例,Ⅱ~Ⅲ级狭窄者34例;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或T波改变35例(53.85%),Noble分级Ⅱ~Ⅲ级狭窄者心电图异常率(76.5%)高于I级狭窄者(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0例心电图正常者,24h动态心电图显示11例呈间歇性T波改变或ST—T改变,3例发作性ST—T抬高;5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例可疑阳性。结论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中远段,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可提高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有胸痛或胸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 ,分析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运动试验阳性的高血压患者 ,比较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阴性者静息血压、静息心电图ST T改变率、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导联数、最大ST段下移幅度、运动时间、伴左心室肥厚比例等。结果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 70 0 %对5 5 0 % ) ,但高血压组的特异性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 ( 4 1 2 %对 71 9% ,P <0 0 5 ) ;运动试验阳性的高血压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阴性者伴LVH分别为 2 8 6% ( 4例 )、70 % ( 7例 )。造影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 ,最大ST段下移幅度大、运动时间短 (P <0 0 5 )。结论 :伴有胸痛或胸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 ,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部分患者大冠状动脉并无明显狭窄 ,故对合并LVH者、心电图运动试验中最大ST段下移幅度小、运动时间长的高血压患者 ,运动试验阳性不能作为冠心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某一节段(常见于左前降支)因受心肌桥压迫致心电图呈缺血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2岁,因劳累时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约2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湖南医科大学附届湘雅医院报告)。既往无吸烟及高血压史。体查心脏无异常体征。休息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4次,律齐,I,avL,V1-V5导联T波倒置,I,avL,V2~V5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2-5mm,在室面高电压。运动及静后、心肌显像提示左室前壁心肌呈可逆性缺血。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约Zcm血管段于收缩期管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ST/HR滞后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可疑冠心病的136例患者在1周之内分别进行了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出心电图运动试验ST/HR滞后最大值。结果 136例患者,传统的ST段压低标准,阳性者86例,可疑阳性21例,其中真阳性78例;ST/HR滞后标准,阳性者83例,真阳性75例。传统的ST段压低标准与ST/HR滞后标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862%、758%和903%、868%、890%。结论 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ST/HR滞后标准能明显的改进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是检测心肌缺血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平板运动试验致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5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7912例平板运动试验病人中,有5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卯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结论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对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倒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静息与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为A组,占77.36%(41/53),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者占95.12%(39/41),无动态改变者占4.88%(2/41);冠状动脉正常者为B组,占22.64%(12/53),胸痛发作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占25%(3/12),均为心肌桥;无动态改变占75%(9/12),其中3倒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倒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误诊率较高,确诊应作冠脉造影;胸痛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胸痛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注意鉴别冠脉痉事或心肌桥。  相似文献   

7.
第三节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一)T波的演变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缺血后,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心内膜下心肌,开始T波直立较高,当心外膜下心肌也有缺血时,T波则由直立变为倒置。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后,心电图缺血型改变很快发展为损伤型改变,由于ST段的明显上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时T波直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63.79%),微血管性心绞痛4例(6.9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1.7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27.59%);非冠心病39例。97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48.28%、79.49%、60.82%、77.78%)均高于Ⅲ导联q波(22.41%、25.64%、23.7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方法 78例我院急救中心收住的超急性期STEMI患者,均在发病后10 min~2 h内进行了18导联心电图记录,而后都经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对所记录到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超急性期患者中急性前壁29例(37.2%),前间壁19例(24.4%),急性前壁侧壁15例(19.2%),急性下壁9例(11.5%),急性前壁合并下壁6例(7.7%),心电图中出现T波高尖52例(66.7%),ST段抬高47例(60.3%),急性损伤阻滞27例(34.6%),缺血性J波21例(26.9%),无明显变化5例(6.4%),室性心律失常37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J波组明显高于无J波组(P<0.05).结论 超急性期STEMI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J波、T波高尖、ST段抬高、急性损伤阻滞,也可无明显变化(假性正常化),缺血性J波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新指标,缺血性J波的出现常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心肌桥1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心肌桥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生率。方法用Ju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肌桥的造影判断是冠状动脉收缩期短暂、间歇狭窄,而于舒张期恢复或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本研究中将狭窄程度≥70%、50%~70%、〈50%划分为3组。结果3356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共检出心肌桥138例,发生率为4.11%。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位于LAD远段22例,中段114例,近段2例。无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100例,伴有冠心病的心肌桥26例,伴有瓣膜病6例,伴有心肌病例6例。孤立心肌桥中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I〉70%50例,50%-70%34例,〈50%16例。138例心肌桥中超声心动图或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室壁肥厚26例。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36例;孤立心肌桥中有胸痛症状50例;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36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心肌桥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也可孤立存在。  相似文献   

11.
张正铿  陈燕浩  金朝林  张树桐 《临床荟萃》2011,26(16):1394-1396,1400,F000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912例患者先后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将两者结果进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TA发现104例患者共121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9段;而CAG发现97例患者共114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段。两者相比较,诊断深在型及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两者Kappa一致性好(Kappa=1.000、0.877),42段深在型-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11.25±4.20)mm vs CAG(9.56±3.67)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50±12)%vs CAG(59±12)%(均P〈0.01);72段浅表型-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7.39±3.02)mm vs CAG(5.54±2.18)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31±10)%vs CAG(38±11)%(均P〈0.01)。结论 CTA能够诊断各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以及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而测量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则CAG优于CTA。  相似文献   

1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6例AHCM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等检查特征。结果 心电图显示胸导为主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ST段压低及R波增高,13例经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证实心尖肥 厚,心宣造影5例呈“黑桃”样改变,冠脉造影示2例存有心肌桥,2例轻度狭窄。结论 AHCM可合并冠状动脉痛变,心电图、超产心功图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心肌桥诱发心绞痛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静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2):19-20,F000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诱发的心绞痛诊断策略.方法:本例以活动后胸痛进行性加重入院,心电图检查见ST段压低、T波倒置,并有动态改变,曾考虑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疗效不确切,心肌醇正常.病人在位院期间再次出现气短、胸痛,心电图V1-4导联ST-T动态改变,曾怀疑肺栓塞,但血气分析、D-二聚体结果正常,CT肺动脉造影除外肺栓塞.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为左前降支心肌桥.结论:对于心肌桥诱发的心绞痛,应用冠状动脉造影不仅是最简捷、准确的确诊方法.而且有助于与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鉴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及X综合征患者(Syn X)的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等非创伤性检查的特点。方法 选取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77例。CHD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5 7.8±9.7)岁。Syn X组38例,男14例,女2 4例,年龄(5 1.4±8.6 7)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无创检查的资料,以期找到二者的特点。结果 CHD组心电图改变以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为主,尤其心前导联压低明显,多可根据ST- T改变的导联判断缺血部位,Syn X组心电图改变多以弥漫的多导联T波改变为主,难以根据ST- T改变的导联判定缺血部位,心前导联双肢对称的深倒置T波为其特征。在QRS波群R波为主的导联CHD组及Syn X组患者ST段压低的例数分别为5 1及33(x2 =5 .7;P<0 .0 5 ) ,T波改变的例数分别为76及97(χ2 =13.8;P<0 .0 0 1)。CHD组超声心动图诊断多为冠心病(34/ 39例)及心肌顺应性下降(3例)。Syn X组超声心动图多无有意义的阳性发现。结论 对于不同意或无条件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综合分析性别、年龄、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常有助于对心肌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心电图慢性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1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35例患者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3例(61.48%),阴性52例(38.52%).(2)78例患者心电图ST-T表现正常,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6例(58.97%),阴性32例(41.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平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诱发患者心电图ST段缺血型改变时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方法 选掸临床疑诊为冠心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下移者35例(缺血组),测量运动前、运动后缺血型ST段下移达最大值时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QTd及QTcd,与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ST段无缺血型改变者35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缺血组在运动后ST段下移达最大值时QTd、QTcd分别为(57.60±11.74)及(76.62±9.35)ms,与运动前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的QTd、QTc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组运动后即刻QTd、QTcd对比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正常组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6 min时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板运动负荷试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改变时QTd、QTcd明显增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存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平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诱发患者心电图ST段缺血型改变时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方法 选掸临床疑诊为冠心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下移者35例(缺血组),测量运动前、运动后缺血型ST段下移达最大值时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QTd及QTcd,与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ST段无缺血型改变者35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缺血组在运动后ST段下移达最大值时QTd、QTcd分别为(57.60±11.74)及(76.62±9.35)ms,与运动前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的QTd、QTc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组运动后即刻QTd、QTcd对比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正常组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6 min时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板运动负荷试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改变时QTd、QTcd明显增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存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电图慢性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1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35例患者。电图有慢性ST—T改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3例(61.48%),阴性52例(38.52%)。(2)78例患者心电图ST—T表现正常,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6例(58.97%),阴性32例(41.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反复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力竭性游泳运动前、后不同时相心电图(ECG)的动态改变,以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经典的Thomas的方法通过力竭性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实验动物模型。ECG检测采用DSI植入式心电信号遥测系统。健康无训练的Wistar雄性大鼠24只,尾部负体重2%的负荷,每天游泳运动至力竭状态(一次游泳时间不小于3h),连续1周(7天)。分别于运动前和末次力竭性游泳运动结束后即刻、1h、3h、6h、12h、24h、48h和96h不同时相记录ECG。结果:经1周反复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大鼠心电图主要发生了两种心肌缺血损伤性ST-T改变(发生率为100%)。①运动后即刻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和T波高耸;6h—12h基本恢复;24h—48hST段又有明显抬高,T波幅度升高、高耸;96hST段有所下移、T波幅度恢复但变窄(发生率为79.17%)。②运动后即刻心电图T波明显低平;运动后3h—6hST段有所下移,T波逐渐恢复;12h—24hST段恢复,T波双峰、变宽、高耸;48hST段显著下移,T波再次低平,随后动物发生死亡(发生率为20.83%)。心律不齐发生率为45.83%。结论:反复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恢复期,大鼠心电图呈现两次周期性损伤性ST-T改变,说明大鼠心肌存在有早期和延迟性的损伤性改变,运动心电图对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可疑阳性患者的临床意义,对7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72例可疑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平板运动试验参数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运动中ST段异常出现时间越早,ST段压低幅度越大,异常ST段改变持续时间在运动停止后,ST段恢复时间的长短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