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年龄≥65岁常住居民3758例进行现况调查。以心电图或Holter检查作为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218例,非房颤组3540例,设计统一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疾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并计算房颤患者的CHADS2评分。结果入选者中,房颤患病率为5.8%,其中≥85岁房颤患病率高达27.7%,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房颤组年龄、腰臀比、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76.78±7.32)岁vs(72.32±5.46)岁,P=0.000;0.90±0.60 vs 0.88±0.10,P=0.002;24.3%vs 17.1%,P=0.007;72.0%vs 45.0%,P=0.000;17.4%vs 11.0%,P=0.012;18.8%vs 10.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房颤组CHADS2评分≥2分176例,占80.7%,年龄与CHADS2评分存在线性趋势关系(P=0.002)。结论社区老年人群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均是老年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房颤脑卒中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血栓治疗现状,为老年房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老年房颤患者875例,将其中济南军区总医院的445例房颤患者按年龄分为60~74岁158例,75~80岁118例,81~84岁11 2例,≥85岁57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疾病、房颤分类及用药情况。结果所有阵发性房颤治疗以药物复律为主,占61.4%,所有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占80.1%,抗血栓治疗以阿司匹林为主,占77.7%,华法林占1 4.5%。与60~74岁比较,其他年龄段患者建议服用华法林治疗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80岁比较,75~80岁、81~84岁患者实际服用华法林治疗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使用胺碘酮最多,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使用普遍,基层医院华法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房颤患者病死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倍,脑栓塞是增加其病死率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预防血栓事件发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低于2%,而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则增加到13%.由于老年人房颤发病率增高,作为其重要合并症之一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也呈增高趋势.风湿性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7倍,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危险性可增加4倍,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房颤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血栓治疗是预防卒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已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抗血栓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并在适应证、药物选择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的心律失常,60岁以下居民中房颤患病率约1%,75~84岁为12%,而≥85岁则高达33.3%,预计到2050年,全球房颤患者总数将增加2.5倍~([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房颤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房颤导致心房扩大、房内血流缓滞,左心耳排空速度减慢并引起局部血液高凝状态,形成附壁血栓;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非房颤人群5倍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房颤相关脑卒中明显多于于非房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老年死亡,2004年美国国民生存统计报告显示,年龄≥65岁的人口死亡原因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占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年龄≥65岁者占83%。年龄是ACS恶性事件的主要影响因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75岁的老年房颤病人患病率>12%[1]。房颤可导致卒中及相关栓塞性疾病,因此需要预防性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tion,OAC)[2]。依据CHA2DS2-VASc栓塞风险评分[3],在≥75岁的老年房颤病人中,如无禁忌证,均应抗凝治疗。然而,其抗凝实际情况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老年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率仅为14%~32%[4-5],明显低于非老年病人。既往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抗凝治疗不足的影响因素[5-6],对老年病人未使用OAC的直接原因研究较少[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诊治的年龄≥75岁且具有抗凝适应证的729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日益增加的心律失常。40岁后发生房颤的终生风险,在欧洲男性为26%、女性为23%~([1])。中国成年人房颤终生风险约为20%,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2])。房颤发病和年龄的内在联系,其病理生理基础尚不完全清楚,老年过程伴随的纤维化可能起重要的作用~([3])。房颤患者植入起搏器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没有证据显示起搏治疗能够改变房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尽管如此,起搏治疗领域一直在寻求技术革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0岁(国外为≥65岁),血压≥160/95的患者。其发病率约占老年人的50%。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的危险因素,应予以积极控制。为此,笔者根据近年国外文献和个人的临床体会,对本病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颤动 (房颤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高龄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对 5184人随访 30年 ,发现 60岁以上人群约 3%~ 5%有房颤。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50~ 59岁为 0 5% ;60~ 69岁为1 8% ;70~ 79岁为 4 8% ;80 %~89 %为 8 8%。从 17世纪即发现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房颤病人每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 4 %~ 6%。随年龄增长 ,由房颤所致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当中所占的比率增高 ,50~ 59岁占 6 7% ,60~ 69岁占 8 1% ,70~ 79岁占 2 1 3% ,80~ 89岁占36 2 %。我国 199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的经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同宝 《山东医药》2005,45(8):64-66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据统计 ,6 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 3%~ 5 % ,6 0岁后每 10年发生率增加 1倍 ,80岁后发生率可达 8%~ 10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 ,并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房颤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近百年 ,尽管其间曾提出过多种假说 ,但因其固有的复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至今仍未完全得到阐明。新近研究表明 ,多数患者的房颤是由异位冲动所诱发 ,起源于心脏肺静脉和腔静…  相似文献   

12.
刘同宝 《山东医药》2005,45(8):64-6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3%~5%,60岁后每10年发生率增加1倍,80岁后发生率可达8%~10%。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并可使心排血量下降,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房颤患者16 88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254例(年龄≥65岁),对照组9631例(年龄<65岁),对比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总患病率为9.4%。老年组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4%vs5.6%,P<0.01),老年组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男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房颤动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接受首次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5例,按年龄大小分为老年人房颤组(≥60岁,45例)和非老年人房颤组(〈60岁,40例),所有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通过(37.2±3.2)月的随访,85例患者中,共23例(27.1%)出现房颤复发,其中≥60岁与〈60岁年龄组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45 vs 11/40,P=0.931)。85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手段,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与非老年人群并无临床差异。  相似文献   

15.
老年房颤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上升。房颤的病因较多 ,它与不同时期及不同年龄有关。本文旨在对老年房颤的病因及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文病例均为 1995年 2月至 1999年 9月收治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 ,共 85例 ,男 72例 ,女 13例 ,年龄 6 0~93岁 ,平均 (70 9± 8 9)岁。阵发性房颤(PAF) 31例 ,占 36 5 % ,持续性房颤 (CAF)5 4例 ,占 6 3 5 % ,持续时间 1 5~ 42年 ,平均 (8 0± 4 8)年。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  相似文献   

16.
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60~6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1.3%,而≥80岁为7.5%[1].血栓栓塞是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降低血栓栓塞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房颤发病率逐年升高。据估计到2030年,欧洲将有1400万以上的房颤患者。年龄20岁的人群中,房颤发生率约为3%[1-2]。房颤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ESC发布的《2016年ESC/EACT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强调了房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建  相似文献   

18.
方宁远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11):1013-1016
<正>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08年美国年龄≥65岁的人群约占13%,预计到2030年将达20%,我国也不例外[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龄≥65岁老年人口为1.5831亿,占人口总数的11.4%[2]。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多见,西方国家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60%~70%,我国约为50%[3]。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收缩压升高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可超过6%。房颤可导致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使老年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房颤患者若能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其有效性不能长期维持,或因继续服药疗效下降,或是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药。根据调查,目前中国房颤病人的服药率低,而  相似文献   

20.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别,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占总体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NVAF是指不包含有严重二尖瓣狭窄或置入人工瓣膜的房颤[1]。在欧盟国家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增高,65岁以上者高达9%[2-3]。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