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及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GE)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依中医辨证分为脾胃阳虚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痰湿中阻证各60例;每证候随机分为中药对照组30例和针刺联合中药观察组30例;对比两组疗后疗效、证候积分、胃排空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增加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清湿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亏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结合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健脾清湿汤内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胃排空率、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血浆胃动素水平、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食欲、口干口苦、疲乏无力、身重困倦、大便改变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湿汤能提高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促胃动力作用,改善患者症状,且对血糖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脾虚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针药结合思想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针刺胃俞募穴组、健脾固本和胃方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浆胃动素、胃排空率变化。结果:各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针刺胃俞募穴组76. 47%(26/34),健脾固本和胃方组69. 44%(25/36),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96. 97%(32/33),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1),而针刺胃俞募穴组与健脾固本和胃方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在改善血浆胃动素方面与针刺胃俞募穴组、健脾固本和胃方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改善胃排空率方面,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与针刺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余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虚气滞型)的有效方法,针药结合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阳虚证),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推广针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温阳通络方药,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均明显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结论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以健脾行气,恢复胃肠运动,提高胃排空率,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与针刺组(针刺胃俞募穴)、健脾固本和胃方组(口服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的变化,探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3组治疗后的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而治疗后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的Ghreli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针刺组与中药组的Ghrelin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胃轻瘫血浆Ghrelin水平,且针刺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荣  张娟 《中医药学刊》2010,(6):1261-126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饮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给予疏肝健脾饮,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共治疗4周。结果:疏肝健脾饮和吗丁啉在改善症状、增加胃排空率和降低胃动素水平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疏肝健脾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7.
韩为民 《光明中医》2013,28(9):1819-1820
目的探讨与分析健脾疏肝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糖尿病患者为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脾疏肝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84.21%)相对于法莫替丁(52.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疏肝化瘀法胃排空时间[(4.37±1.17)h]相对于法莫替丁[(5.79±1.38)h]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排空时间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健脾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疗效。方法: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健脾方低剂量组、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腹腔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益气健脾方低、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分别用低、高剂量益气健脾方和西药吗丁啉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检测比较各组胃蠕动功能,用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益气健脾方低、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胃蠕动的频率和幅度、胃排空率及胃窦ICC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随着益气健脾方浓度的增高,胃排空率、胃窦ICC含量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健脾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有明确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胃窦ICC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60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各组胃排空率及中医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有效率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排空率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治疗后胃排空率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患者的胃排空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李岚 《光明中医》2016,(23):3445-344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及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片,0.5mg/次,3次/d,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肝健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疾病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改善患者症状及胃功能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对比两组胃排空率、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胃动素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功能,降低血浆胃动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副作用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联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莫沙必利口服;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血清瘦素(Leptin,LEP)均有改善,水平均有下降(P 0.05);两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分为针药结合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针药结合组93.33%,针刺组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针药结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三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舒汤治疗,2周后,观察2组4 h胃排空率、空腹胃肠激素、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体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4 h胃排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浆胃泌素、胃动素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减少胃轻瘫的复发,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祛浊方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16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兼瘀血停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6例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祛浊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GCS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30、60 min)胃排空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段胃排空率较本组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30、60、90 min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段(P0.05)。2组治疗后腹胀、餐后胀满/早饱、恶心呕吐GCSI评分及GCSI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温阳化瘀祛浊方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减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能力。  相似文献   

16.
薛国敏  陈立新  冯燕  刘金涛  吴湘萍  郑非 《河北中医》2011,33(11):1614-16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降逆方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150例采用健脾化浊降逆方口服治疗,对照组150例应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排空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150例,失访21例;对照组150例,失访1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9.92%,对照组总有效率67.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降逆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脾虚胃弱证型的证候表现,提高胃排空率,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和胃在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试验随机入组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患者90例,试验过程中2例为脱落病例,2例为剔除病例。纳入分析86例(试验组56例,对照组30例)。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显效率为67.86%、总有效率为92.86%;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为60.72%、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和胃法改善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补气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香红 《北京中医药》2009,28(9):730-731
目的 观察补气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自拟补气健脾汤,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用药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胃排空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针灸、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应用针刺、艾灸结合健脾和胃汤口服的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多潘立酮,3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显率80.6%、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58.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足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胃排空检查评价结果(治疗组45.1%,对照组23.8%,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餐后饱胀(治疗组92.9%,对照组70.4%),嗳气(治疗组88.0%,对照组57.7%),反酸(治疗组92.6%,对照组6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