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付风昌 《光明中医》2012,27(2):320-321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内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1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重明  汪自源 《光明中医》2014,(7):1357-1358
为了深入研究肝系病的辨证规律,本文通过对肝阴肝阳的病机特点分析,分别从中焦土虚、肝阳不用;肝阳内郁、横逆犯脾;肝阳郁而化火内扰;阳用式微,肝脏血虚生寒;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凝肝脉;肝阴不足、水不涵木等6个方面作一定的探讨,以期发掘中医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不寐又称失眠。轻者入睡困难 ,夜梦频频 ;重者惶惶不安 ,彻夜不眠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试从肝与心、肝与神的生理特点出发 ,探讨顽固性不寐如何从肝论治 ,兹将临证体会略述如下。顽固性不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彻夜不寐 ,似睡非睡 ,日累计睡眠少于 3h ;②伴有精神恍惚 ,心烦易怒 ,记忆力减退等 ;③病程较长 ,持续在 1~ 2个月以上。1 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以宁神肝为刚脏 ,木性本直 ,喜条达而恶抑郁。由于情志郁怒或精神创伤 ,肝失其疏泄条达之性 ,而致气机郁结。《丹溪心法》曰 :“郁者 ,结聚而不得发越好 ,当升者不得升 ,当降者不得…  相似文献   

4.
笔者总结跟随徐富业教授临床治疗"不寐"的辨治经验,认为"不寐"实证多由痰、瘀、热邪内扰,虚证多为心阴不足.在临床中分心阴不足、瘀血内阻、心肝火旺、痰湿中阻四型进行治疗,易于把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刘中勇教授认为病机总属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肾密切相关,主张 从虚实论治:虚证则以补为主;实证以泻为要;久病难愈,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久病成瘀者重视活血化 瘀之法。  相似文献   

6.
韩艳 《光明中医》2000,15(1):23-25
不寐是临证中常见病证之一,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许多老人都因失眠而痛苦。由于老年人多身患数疾,且脏腑功能均已减退,故其不寐的病因病机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临床证候亦多样化,从而使临证辨治的难度增加,取效则更不易。笔者在临证中,获心得一二,试粗论之,供同道参考。1 辨证...  相似文献   

7.
从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3个方面探讨不寐的中医辨治,认为不寐可从五脏、精神情志、昼夜节律、心肾相交及肝脾论治,其辨证要点不外乎辨病之轻重、证之虚实与受病之脏腑,治宜注重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注重安神定志法的运用以及加强精神疗法。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倪加哲  海英 《江苏中医药》2015,47(10):21-22
五脏皆令人不寐,李德新教授首辨五脏,善调脾胃论治失眠颇具特色。肝之不寐,多见心肝火旺和肝血不足之证,以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养肝安神;心之不寐,多见痰火扰心、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之证,以黄连温胆汤、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宁心安神;肺之不寐,多见肺阴不足、肺脾气虚之证,以麦门冬汤、玉屏风散润肺安神;肾之不寐,多见肝肾亏虚、脾肾两虚之证,以四物汤合左归丸、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补肾安神。李师善"调脾胃安五脏",强调"土为万物之母",治疗其他四脏不寐注意顾脾。李师用药精炼,注重病机演变,临床中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病人明显增多。失眠中医称不寐,笔者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以不易入睡为主症,排除躯体及脑部器质性病变,多见于神经衰弱。男30例,女42例,年龄18~70岁,病程短者2周,长者达数十年。随机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36例,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36例,每晚服用舒乐安定2mg。1.2辨证分型心脾亏损型:多梦易醒,心悸健忘,易出汗,舌质沉,脉细弱。心紧不交型: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肝阳…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不寐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 《四川中医》2011,(11):33-34
通过对不寐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识,辨有邪、无邪,采用祛邪与调补脏腑气血阴阳之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文章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失眠由肾阴亏虚累及心脾为虚,常见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属虚者以益阴为主,辅以清热,以调和心肾;属实者先驱邪后扶正,待实邪去后再益阴安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安眠、三阴交为主穴。对照组24例口服心神宁片,5片/次,3次/d。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珍珠母治疗肝性不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肝性不寐应着重调治肝的功能为基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镇静安神"。珍珠母可"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为安神镇静之效药,被众医家广泛用于治疗肝性不寐,且疗效显著。将肝性不寐辨证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阳亢血虚三型,重用珍珠母组方进行辨证治疗。珍珠母炮制方法不完善,用量仍待进一步规范,配伍中如何运用其他安神药物来提升珍珠母的功效,多数报道仅限于经验总结,缺少对珍珠母作用机理等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寐,又称为"失眠"、"不得卧"、"目不瞑",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轻者可见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不寐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不寐一证的研究总结认为其病因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  相似文献   

16.
呃逆是胃气逆动膈,气逆上冲所致。内关穴有宁心神、降呕止逆之功,为阴维交会穴,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中脘治疗肝病引起的呃逆20例。1次治愈8例,2次治愈5例。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以"针刺"失眠"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文及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针灸》等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针刺、对照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标准及随访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16篇为低质量研究。国外研究多采用量表评价疗效,国内研究则主要自拟疗效评价标准。结论:目前国内尚无高质量的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报道,迄今所发表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恰当评价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今后应从临床试验设计及实施角度,严格按照现代医学研究模式,设计出更为科学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中使用单纯针灸对比单用西药干预方案的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估,收集纳入研究的有效率、痊愈率、PQSI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与远期随访等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篇RCTs,总例数2698例,治疗组1361例,对照组1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西药相比,针灸可提高46%的临床有效率和75%的临床痊愈率,合并效应量RR=1.46, 95%CI[1.27, 1.68],P0.01,RR=1.75, 95%CI[1.52,2.03],P0.01。单独分析高质量文献结果与前结果意义一致。但针灸在改善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方面,与单纯西药对比,差异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测评,单纯针灸相关疗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以西药治疗(39%),安全性较好。但远期疗效随访上根据分析,单纯针灸治疗在1个月与3个月随访时PQSI评分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但在改善症候、肢体功能和远期疗效上仍有待验证,且纳入文献数目较少,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或"不得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症的发病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1]。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公布的2003年全球睡眠中国区调查结  相似文献   

20.
失眠属于中医学的"不寐"范畴,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且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关。实证者,多因肝郁气滞化火,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入手,佐以安神宁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