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cedImmunodeficientDisease,SCID)小鼠体内,构建成SCID-hu人鼠嵌合小鼠模型,该SCID-hu小鼠模型的构建为在体内研究脸造血,免疫系统的病理机能及人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重建SCID小鼠免疫功能对肝癌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在SCID小鼠体内获得人免疫B淋巴细胞,将12~14周龄的胎儿肝细胞(1~2)×1010/L腹腔注射于SCID小鼠,然后再分次接种肝癌细胞。用ELISA法于第4,5,6周连续检测SCID-hu小鼠血清人IgG;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各种组织中的人淋巴细胞。各实验小鼠均检测到人IgG的存在,最高为391μg/L,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在SCID-hu小鼠肝、脾及腹腔接种瘤组织的周边,可见人CD3+和CD20+的淋巴细胞。上述结果表明,用人胎肝细胞移植可在SCID小鼠体内获得人淋巴细胞,并对人肝癌细胞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分泌一定水平的抗人肝癌的抗体。提示:用人胎肝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可建立人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作过继免疫治疗 (AIT)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AIT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大量的输注细胞 ,而大量细胞的获得与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s)密切相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肿瘤 血液基因治疗小组的科学家古恩奇利用基因示踪法对输注的造血干细胞作了研究。HSCs经逆转录病毒转染后 ,移植到非肥胖型糖尿病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NOD SCID)上 ,此种细胞称为SCID细胞系重建细胞 (SRCs) ,分别在 3、6、12周取其骨髓 ,提取其DNA ,…  相似文献   

4.
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腹腔淋巴结淋巴细胞(PLNL)移植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tDisease,SCID)小鼠腹腔,建立人化SCID小鼠(即SCID-hPBL,SCID-hPLNL)。两个月后,两种人化小鼠体内淋巴器官都可以检测到人T、B淋巴细胞分布;小鼠血清人源性IgG和抗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水平(IgG/VCA)比较显示,用B958死细胞作为VCA来源所诱导的实验组10只小鼠,IgG/VCA阳性率为70%(7/10),对照组为17%(2/12)。14只SCID-hPLNL小鼠血清内人IgG/VCA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血清IgG浓度在1∶108和96.2±56.4μg/L;在另8只SCID-hPBL中为1∶7.9和13.84±6.0μg/L。实验提示,SCID-hPLNL小鼠较SCID-hPBL小鼠更适合于人源性特异IgG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对分枝杆菌多糖(Mycobacterialpolysaccharides,MPS)促进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形成GMCFU的量效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给予不同剂量的MPS使GMCFU提高的水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0.6~1.0mg/kg)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剂量大于1.2mg/kg时不再继续升高。共进行3批试验,重复性好(P>0.05)。说明MPS的升白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s ,HSCs)是外周血中所有细胞成分的唯一来源。HSCs在体内的含量稀少 ,约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 0 .5 % ;主要存在于造血组织中 ,也有少量循环于外周血[1] 。实验证明 ,哺乳动物每天所需的大量成熟血细胞就是由其体内少量的HSCs产生的。HSCs是一种多能造血细胞 ,能分化出红系细胞、血小板、粒系细胞、单核血细胞和淋巴系细胞。HSCs可自我更新而不发生分化 ,并通过产生各系祖细胞来形成各种成熟的血细胞[2 -5] 。HSCs的特性可应用于移植方面 ,即把少量HSC…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mTNFα)对小鼠早期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利用人TNFα(hTNFα)选择性地结合到小鼠TNF受体I(TNFRI)这一特征,分析TNFRI和TNFRⅡ在介导TNFα调控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小鼠骨髓细胞悬液的制备:取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骨髓,按常规法制备〔1〕。2.流式细胞仪分离Lin-Sca1+ckit+细胞:按文献报道进行〔1〕。大鼠抗小鼠ckit抗体(ACK2)由Suda博士(日本)赠送,FITC标记的…  相似文献   

8.
SCID小鼠体内人体肿瘤移植及其人体免疫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人肺巨细胞癌系(PG)及转染了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PG细胞(PGTS7)在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SCID小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行为,阐明PGTS7自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增强人体免疫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皮下移植人体肿瘤,部分受体鼠同时经腹腔注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成瘤潜伏期、成瘤率、生长速度、体积、肺及淋巴结转移率和小鼠血清中人体免疫球蛋白(HIg)的含量。结果全部动物见肿瘤生长,但PGTS7在免疫重建鼠体内成瘤潜伏期延长,肿瘤体积小、淋巴结转移率低,而血清中HIg含量高。结论(1)SCID小鼠亦为研究PG及PGTS7生长及转移的良好动物。(2)PGTS7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能刺激小鼠体内人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增加HIg的产生,降低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gstimulatingfactor,rhGMCSF)是最早被纯化的造血生长因子。它可显著地协调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调动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原性,提高抗体滴度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从而受到医学生物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rhGMCSF与病毒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用SCID小鼠可提供高产量的抗人HLA单抗[英]/PistilloMp…//HumanImmunology。-1992,25(1)。-256~259SCID(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小鼠缺乏功能性T,B淋巴细胞,但仍有NK细胞功能。最近,SCID小鼠已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癌胚抗原(CEA) 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 及VR1012 中,比较两套重组质粒在体内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抗CEA 的差别。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两套CEA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EA 及VR1012CEA,将重组质粒肌注BALB/c 小鼠,运用ELISA 法检测不同时间肌肉组织表达CEA 水平及血清中抗CEA 的产生。结果 pcDNA3CEA 在肌肉内呈低表达CEA,最高时为0-18ng/ mg 肌肉( 胫前肌) ,而VR1012CEA 表达量为0-93ng/ mg 肌肉,但两重组质粒诱导小鼠产生的抗CEA 的水平相差不大,均大于1 200 。结论 DNA 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在体内的表达抗原量,质粒结构中的免疫激活序列(ISS) 对免疫反应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Haematopoieticstemcel,HSC)是体细胞基因治疗尝试的主要靶细胞之一。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具极大的疾病治疗潜能,可应用于治疗造血细胞及非造血系统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由于造血系统的组织形式十分严密,在造血干细胞群体内以长期重建细胞(Long-termrepopulatingcel,LTRC)为靶细胞而进行的基因转移,能保证其被基因修饰的成熟终末细胞的连续补充,且其被转移的基因能长期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小鼠造血干细胞因子的cDNA克隆化及在大肠杆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多功能造血生长因子,与其它造血生长因子协同作用,刺激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本文采用RT-PCR技术从新生BALB/C小鼠胸腺组织克隆了SCF膜外功能区cDNA,进而在大肠杆菌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含有HBsAg pre S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4pre S, 经大量提取质粒并纯化后, 肌肉注射Balb/c 小鼠, 共免疫3 次, 间隔两周, 结果有3/7 的小鼠血清抗pre S2 抗体呈阳性。  相似文献   

1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分别是促粒系、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并增强其成熟细胞功能的特异造血调控生长因子。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细胞因子成为可能。目前,G-CSF、GM-CSF基因重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血液病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恶…  相似文献   

16.
抑制性底物杂交(SSH)技术研究BXSB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抑制性底物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以BXSB狼疮小鼠为模型,研究系统性红斑狼(SLE)发病相关基因。方法:分离BXSB和C57-BL-6小鼠骨髓细胞,mRNA,反转录构建cDNA文库,利用技术研究BXSB小鼠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获得了12个阳性克隆,其中有3个克隆编码TCR、MHCⅡ类分子及逆转录病毒基因表达产物,均  相似文献   

17.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 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 小鼠产生H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应答( P> 0-05) , 提示以Sp2/0 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 检测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体内IL-12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英]/EmileEVoest…Cancerinstitute.-199587.-8已知IL-12在一些鼠类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生成和抗转移作用,但UIL-12在体外没有直接的抗瘤细胞作用,而且在SCID,免疫缺陷的...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在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调节及宿主防御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细胞因子是通过与一类受体亚家族相互作用而发挥其广泛生物学作用。随着对细胞因子受体结构的认识不断加深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发现,分子免疫学家们愈来愈意识到JAKSTAT在细胞因子信号传递中的主导作用。JAK3 突变导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 以及各种JAKs 或STATs分子缺陷小鼠模型证明,JAKSTAT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recombinant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的稳定性和活性,对rhG-CSF进行改造和体内、外活性研究。方法利用定向点突变技术,将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17位游离的半胱氨酸编码序列突变为丙氨酸序列,DNA序列分析证明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突变蛋白。利用G-CSF依赖细胞株NFS-60,对在不同温度及在人血浆中保存的G-CSF蛋白(G-CSF-Ala17)和野生型的G-CSF进行活性测定。腹腔注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其体内生物学活性。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17位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G-CSF-Ala17。纯化的突变蛋白对NFS-60细胞具有刺激活性;与野生型G-CSF相比,在各种温度储存的突变蛋白保留更高的活性,与人血浆孵育50小时后突变蛋白仍保持活性;小鼠一次性体内注射突变蛋白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野生型G-CSF。结论G-CSF突变体(G-CSF-Ala17)较野生型的G-CSF具有更高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造血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