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51-1653
脾胃五行属土,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后天之本。本文从气血化生之源、与他脏的关联及气机升降方面,论述脾胃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2.
脾胃与气血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篇》)说明了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为水谷之海,人一身之精神气血,皆此而生。因而调理脾胃,是气血充盈的独特大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脾胃     
陈道恒 《河北中医》1998,20(5):311-312
脾与胃,位居中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人之既成,虽得益命门先天之精气,以上形体之基,人之既长,却必赖脾胃后天之精微,以成形体之壮.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拟从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1 生理上为后天之本1.1 生化之源泉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又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阐明脾胃在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旺盛,则消化吸收功能健全,精、气、  相似文献   

4.
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脾胃病”范畴。脾胃同属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胃主受纳、主降浊,脾主运化、主升清,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输送营养精微物质以滋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5.
<正> 脾胃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临床各科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儿科亦不例外,下面仅就小儿外感与脾胃的关系略作探讨,敬请同道指正。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管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依赖的营养发源地,诚如《素问·经脉别论》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便明确阐述了脾胃和肺在饮食物运化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永才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48-1048
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 ,为水谷之海。人的生长发育赖以肾气的促进。生命的维护须靠饮食中的营养所供给 ,胃的主要功能就是容纳食物和消化食物 ,它的旺盛和衰弱 ,不但影响消化器官的机能 ,而且影响到诸脏腑营养的供给 ,因此中医认为胃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古人有“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世间万物非阴阳莫属 ,生理上胃气 (胃的功能 )和胃阴 (消化液 )的偏盛偏衰 ,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及治疗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胃在人体作用的重要。1 益胃养阴法的运用脾胃为后天之本 ,一脏一腑相互为用。脾的消化 ,胃的收纳对人体的…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篇>)说明了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为水谷之海,人一身之精神气血,皆此而生.因而调理脾胃,是气血充盈的独特大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活动之根,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故医家称之为“后天之本”, 祖国医学《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人体各脏腑组织必须依赖脾胃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活动。水谷化生血液,是一个复杂过程,与五  相似文献   

9.
肖延龄  杜元灏 《中国针灸》1999,19(8):495-496
本文探讨了四海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强调了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为人体后天之本的功能;“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主渗灌气血于全身是与原气分不开的;“膻中为气之海”反映了心肺功能;“脑为髓之海”在理论上突出了脑神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四海理论为临床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海病候及取穴对临床针灸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升降学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强调脏腑、经络、器官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而脾胃则是升降的枢纽,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与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密切关系。若升降失常,气血乖违,则阴阳失衡,百病由生。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水谷精微经脾气转运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糟粕则排出体外,故说“胃以降为和”。脾胃与肝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范宏宇 《河南中医》2003,23(8):61-61
中医的胃气学说 ,即是指脾胃的功能。胃主受纳属燥土 ,脾主运化属湿土。燥湿相济 ,纳运协调 ,方能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以滋养全身。升降相因 ,脾主升 ,胃主降 ,脾升则水谷之精得以输布 ,胃降则水谷之糟粕得以下行。脾胃的升降 ,维持着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故脾胃合称“后天之本”。《内经》有“五脏六腑 ,皆禀气于胃”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之说。汪昂的《医方集解》里记载有“三人冒雾而行 ,一人死 ,一人病 ,一人无恙” ,究其因 ,死者空腹 ,病者饮酒 ,无恙者饮食。已故著名的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指出 :《伤寒论》三阳病…  相似文献   

12.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脾胃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主要环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本文就脾胃升降学说在临床的运用作一简介。1 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纳化是脾胃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  相似文献   

13.
中医食养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视个体差异、体质禀赋不同,依据食物四气五味,合理调节膳食结构,以利于改善体质,辅助药物对疾病的治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称之为“精微物质”,“后天之本”,“水谷之精”。《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气。”指出了以五谷杂粮为主,主副比例适当的饮食结构。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护养胃气是食物养身的重要手段。《遵生八笺》提出了“美饮食,养胃气”的食养原则。关…  相似文献   

14.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故谓之“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依靠饮食物的营养,在《灵枢·玉版》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其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玉机真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学的脾胃学说,是在《内经》的基础上,经后世医学家,尤其是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清代名医叶天士等不断充实创新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脾胃学说的研究非常活跃,取得许多突出的成绩,为使此项研究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一、脾胃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而脾胃则是后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从饮食中摄取的水谷精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故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之说,对疾病预后(尤其是重危病)的判断则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似文献   

16.
护胃守则     
胃是受纳和消化食物的器官,中医称为"水谷之海"。由于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故中医将脾胃比喻为"后天之本",临床上也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这些都说明了胃与人体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十分重视胃的保健,而是处处"虐待"它(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结果损伤了胃的正常功能,容易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影响健康长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胃的正常功能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绝经期前后诸症,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种以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征。约有85%的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症状,病程持续长短不一,一般约2~5年左右,临床治疗上中医多立足于补肾气以充精血,而忽视脾胃在本病中的作用,要知中焦乃“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而女子以血为养,二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梁栋 《养生月刊》2003,24(11):516-517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景岳全书》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脾胃以为立命之本,胃强则强,  相似文献   

19.
脾胃者,水谷之海,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一纳一运,一升一降,中气冲和,何病之有?若饮食失调,脾损胃伤,冲和之气致偏,必召疾患。故调脾养胃之妙,贵在饮食调摄。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难经》)之意正在于此。一、爱护脾胃,是抗病健身的重要因素生命在于运动,而调养脾胃则为保生命运运的粮响。《内经》明确指出:“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胃气,实则谷气(亦即神气),生生不已之  相似文献   

20.
<正>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因而调治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中医治疗中的一个独特大法。笔者在临床上以脾胃学说为指导,治疗一些病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举五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