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交通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以致于颈椎脱位及骨折的病人在临床上有增加的趋势。颈椎脱位及骨折早期应用颅骨牵引可稳定病情,同时有复位的作用,患者入院后,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对颈椎脱位及骨折患者施行颅骨牵引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全面的整体化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命体征监护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单节段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C3-7)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对其中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Ⅰ期急诊颅骨牵引复位结合Ⅱ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牵引组),单纯Ⅱ期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治疗24例(撬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损伤节段椎间隙高度及Cobb角;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35(12~15)个月。牵引组Ⅱ期颈椎前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撬拨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椎间隙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均<0.001),两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脊髓损伤ASIA分级、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01);Ⅰ期牵引后、Ⅱ期手术后及术后1年随访,牵引组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撬拨组(P均<0.001);术后1年两组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撬拨组(41.67%)明显高于牵引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13)。结论: 监护状态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少后续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机理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3~44岁,平均29岁,均为双侧小关节脱位。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床旁拍摄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牵引重量从4kg开始,每隔20min增加2kg,至复位成功为止。结果28例患者全部复位成功,成功率100%,复位牵引重量为17~32kg,平均重量23kg,不全瘫者有不同程度好转,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结论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颈椎牵引体位垫在颈椎骨折脱位颅骨牵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创伤病区收治的64例外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需行颅骨牵引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在行颅骨牵引时使用传统巾卷垫于颈部,肩背部垫棉被或浴巾等物品,使胸背部抬高。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颈椎牵引体位垫。观察并收集牵引过程次日、第4天、末次观察时SF-McGill量表评估的牵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疼痛程度、Ⅰ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舒适度,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SF-McGill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牵引次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第4天及末次观察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自制颈椎牵引体位垫在病人牵引治疗中较传统填充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病人牵引过程中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用颅环牵引法治疗及护理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方法,并将该法与颅骨牵引和颌枕带牵引两种方法进行了护理学比较.我们认为颅环牵引法优于上述两种牵引方法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计量颅骨牵引对颈椎绞锁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颈椎绞锁脱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行大计量颅骨牵引进行复位,床头摄片监视复位情况,然后调整牵引计量和位置。【结果】52例复位成功,4例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5例椎管存在压迫或颈椎不稳,采用手术治疗。【结论】大计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绞锁脱位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的的新方法.方法 全麻下C臂机全程监控下行颅骨牵引结合手法,复位下颈椎骨折脱位.结果 2006年2月-2009年8月共11 例,复位11例,成功率100%,复位平均时间29.2 分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结论 全麻下颅骨牵引结合手法复位下颈椎骨折脱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应用双向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将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颅骨牵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牵引治疗,治疗组ASIA神经评分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牵引改变了以往单纯颅骨牵引,其颅骨牵引后配合垂直悬吊牵引复位,结合两者的优势,提高复位的成功率,缩短复位的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级别。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9月以来,我院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神经根损伤16例.通过持续颅骨牵引复位、椎板切除、柱状骼骨块植骨、小关节成形治疗,使颈椎管畸形得到矫正,颈椎稳定性得到重建,并能有效地防止“椎板切除膜”的形成,消除了脊髓、神经根的再压迫.通过8个月~10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证实下颈椎多节段融合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高虹 《当代医学》2010,16(6):117-118
至2001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室共收集16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历。其中四肢全瘫7例,双上肢不全瘫双下肢瘫9例。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将16例病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自1992年~1996年共用颅环弓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2~51岁,病程3~24h致骨折、脱位原因:车祸伤6例,坠落伤3例,咽喉部感染1例,环椎半脱位4例,Ca前脱位2例,C。。骨折伴脱位4例,其中并发有脊髓半切综合征2例,双上肢麻木4例,“四瘫”2例。2手术方法术前剃光头发,洗净,头皮及周围消毒,铺单,在头部前颈部高于眉弓Zcm处选左、右两点为头圈前方两枚螺钉的进入点,再选耳上颇枕部左、右两点作为头圈后方两枚螺钉的进入点,然后将螺钉直接拧入至颅外板少许固定,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快速复位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03年1月-2007年7月共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在清醒状态及持续心电监护、C臂透视下,于颈部屈曲位行早期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快速复位,牵引起始重量10 kg,每5 min左右增重1-2kg,直...  相似文献   

15.
用简易颈椎牵引架治疗颈椎脱位,采用自由体位,基本上解除了病人的卧床之苦。治疗时反其脱位方向牵引,并施行整复手法.随访29例中,新鲜脱位16例,疗效优良者12例,占75%;陈旧脱位13例,疗效优良者4例,占30.8%。  相似文献   

16.
17.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上颈椎损伤患者颅骨牵引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得出结论:颅骨牵引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治疗成功,所以需要提高护理人员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吴晔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78-2379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颅骨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2例颈椎损伤患者采取颅骨牵引治疗及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3例因高位截瘫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9例均平稳过渡到手术继而进入康复治疗过程。结论颅骨牵引是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成功的护理是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Halo-vest架是一种新型的外固定架,它用于临床对颈椎损伤患者的外固定。我科自2001-2003年4月对12例急诊颈椎骨折及脱位患者采用Halo-vest架复位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