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明代温补学派痈疽诊疗思路与特色。[方法]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明代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汪机、薛己、孙一奎的著作《外科理例》《外科枢要》《赤水玄珠》中以温补治疗痈疽的论述、医案、具体药方、针刺手法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痈疽论治思路和特色。[结果]三位医家以温补论治,可使痈疽消之,不至寒凉太过耗损人体正气;扶正固本以助恢复,不致病情反复。汪机在内外兼治的基础上,强调经络辨证结合刺灸外治;薛己善辨痈疽脉象,以清补兼施为用药特色;孙一奎把握病程发展及病情转归,注重温补脾肾,用香药行气血以治痈疽。[结论]明代温补学派从温补角度论治痈疽,不对痈疽单纯以“火毒”论治,不使寒凉之剂攻伐太过,以补益脾胃、扶正固本为祛邪外出之法。而今日医家多治以寒凉,故进一步挖掘温补学派治法,于临床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2.
1 实证渐多 ,切勿率用温补一些老先生 ,已经指出阳痿之治疗 ,不可偏执于温补。以温补见长的张景岳于阳痿之治 ,每重湿热 ,肝郁 ,惊恐 ,于兹不可不究。《中医杂志》1982年 6月发表了单书健先生总结经方家洪哲明先生用广泛控涎丹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 ,其中有控涎丹治疗阳痿的一则医案 ,洪老自出机杼 ,迳用控涎丹 ,攻逐痰饮以治阳痿 ,发人深思。笔者体会 ,阳痿确实是实证多于虚证。宜疏、宜清、宜攻者多 ,宜温、宜补者少。率用温补 ,无异于抱薪赴火 ,不可不慎。痰、热、瘀、浊、湿、郁等都是实证增多的病理基础。现代社会的男性多喜食肥甘厚味…  相似文献   

3.
临床对阳痿的治疗大多以补肾壮阳为法,但其效果往往不佳。宾彬教授认为,临床辨治阳痿,应重视从心论治,倡导"男子之阳,以通为用。"辨证要辨清病情之虚实,病损之脏腑,治疗要五脏并调,气血并重,恢复宗筋正常气机为要。切不可一见阳痿便滥施温补。这对临床辨治阳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对阳痿的治疗大多以补肾壮阳为法,但其效果往往不佳。宾彬教授认为,临床辨治阳痿,应重视从心论治,倡导"男子之阳,以通为用。"辨证要辨清病情之虚实,病损之脏腑,治疗要五脏并调,气血并重,恢复宗筋正常气机为要。切不可一见阳痿便滥施温补。这对临床辨治阳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以脂肪肝现代共识病名追溯宋元明清文献中相关方药理论.方法 以现代医家共识的脂肪肝中医病名为依据,通过对宋元明清主要医籍中防治脂肪肝相关疾病的方药进行整理,并对其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宋元明清医家在"肝痞"的治疗中以补泄兼顾,标本兼治;从脾论治,助化蠲浊;辛开苦降,甘温并施为主.结论 "肝痞"从虚论治、坚守即病防变的思想、以温补为主,不忘理气活血,为历代医家所共识,现代在此基础上又以消散之法为主.  相似文献   

6.
孙一奎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也是温补学派代表医家之一。所著《孙文垣医案》蕴涵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辨治经验。从其医案可以了解到孙一奎临证辨治疾病具有如下规律:元气受病,多从三焦辨治;温补之法,多法益气健脾;气虚发热,多遵甘温除热;痹证论治,多系痰湿相关;补肾固本,多温阳血肉之品。  相似文献   

7.
齐秉慧是清代医家,其治疗脾胃病证,从六经、阴阳、先后天图说出发,主张太阴阳明,分治脾胃;明辨阴阳,脾胃证治;脾胃调治,妙用升提;论治脾胃,推崇温补的观点,体现出治疗脾胃病证时有章可循的辨证论治体系及独特的辨治心法.  相似文献   

8.
明代温补医家承前贤之理,形成温补思想,其重视脾肾命门,临证擅长温补之法。在其学术思想的指导下,温补医家对中风多从脏腑、气血立论,薛己、李中梓重视本虚,赵献可重真阴虚,孙一奎主血痰为本、外邪为标,张介宾主内伤非风,治疗皆以温补为主,临证通常运用补益脾肾、调理气血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并慎用风药以防伤气血,强调中风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属于中医学"肾风""风水"等范畴,肾脏本虚、风邪侵袭的致病机理自古即有论述,且得到现代医家的广泛认可,经典方剂、经验方剂、单药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亦存在某些不足。(1)从风论治慢性肾炎的疗效虽得到了验证,但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2)祛风类单药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但目前数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挖掘;(3)多数医家从风论治而强于祛风次于补肾,忽略肾脏本虚是风邪袭肾的前提;(4)风邪致病据其临床表现有风寒、风湿、风热等区分,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证候分型,各医家多根据个人经验处方用药,不利于专方专药的确立。根据以上几点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应重视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着重挖掘治疗慢性肾炎有效的祛风类单药,规避复方汤药在剂型、口感等方面的不足;治疗时祛风与补肾同时兼顾,标本同治;根据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确立统一的证候分型,以便于专方专药的开发与确立。由于风邪贯穿于慢性肾炎的始终,故从风论治在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的过程中地位重要,单药的挖掘将会拓宽慢性肾炎的治疗途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及专方专药的确立将会使从风论治慢性肾炎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总结崔学教教授诊治泌尿系结石的经验。崔学教教授认同历代医家对泌尿系结石(尿石症)的病机的认识:尿石证因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湿热相煎,炼液为石。诊治泌尿系结石的基本治则为利尿排石。崔学教教授利尿之法多首选药性较平和的金钱草等,或兼有补益之功之品如车前子等以利水不伤阴;治疗时结合现代医疗影像技术分辨结石所处的位置,分部而治,临证善用通法,或通淋排石,或通行气血,或通腑利湿,常于方中加用大黄以通腑行气;对于病程久者,采用活血化瘀之三棱、莪术等药;结石病久及肾,应酌加附子、干姜等温补肾阳的中药。同时,主张治石之后更当防石,减少结石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徐大椿临证主张慎用温补治法,从其多种著作中可以归纳出清代温补之风盛行之因有:前代医家的影响、医者乏术或无德、患者喜补而恶攻。徐大椿辨治中风、痧暑夹食、痢疾、咳嗽等证皆体现了慎用温补的学术思想。据此还反映出他对"大医"的要求:除具有高尚医德外,临证必须辨病辨证,据病证而施治。  相似文献   

12.
孙思邈首开脏腑辨证先河,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脏》至卷二十《膀胱腑》中,专门讨论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促进了"以五脏为中心,脏腑辨证为主"的中医诊疗模式的形成。肝脏的病变不仅反映在肝脏本身,同时可以通过与肝脏相对应的形体官窍和情志异常来表现。故临床上,肝实热证的治疗以苦寒降泄为主,辅以升发疏达;虚寒证的治疗上总以温补为主,以除肝之阳虚寒凝。肝劳用方猪膏酒方及虎骨酒补方,为壮子补母法和补母壮子法巧妙结合之典范。筋极用药分虚实,筋实极用大黄、石膏、犀角等清热凉血药,辅以通经活血之品;筋虚极则用五加皮、猪椒根皮、当归、干地黄等补肝强筋骨之药。坚癥积聚用药则多用丸剂,多为大辛大热之品,且喜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意义。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从肾脏特殊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结论 肾虚髓海不足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基础病机,痰浊瘀血阻滞为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在理法方药的选择上,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注重补肾,将补肾填精益髓和化痰活血开窍有效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相关学说试论阳痿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已认识到阳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肝、心、肺、脾(胃)、肾等脏腑系统,但对其辨治多以单脏器为主,对阳痿从肺论治重视不足,且从多脏相关论治未曾有之.认为若能根据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分别从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重新认识五脏的单脏、两脏及三脏与阳痿的关系,在整体的原则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将为中医药治疗阳痿取得某些突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痈论治”理论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新理念。文章通过对中医学研究文献的整理,从治疗原则、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治疗等方面,总结“以痈论治”UC的临床应用情况。结论:治疗原则为外科治疗痈疡的消、托、补原则。内、外治法及针灸疗法多围绕消散毒邪、托毒外出、扶正祛邪来开展。消法多选用清热燥湿、解毒消痈、调气和血之方药;托法多选用补脾益气、生肌消痈、透脓托毒之方药;补法多选用温中健脾、温补肾阳、补益气血之方药。  相似文献   

16.
皮持衡教授对慢性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主张从湿论治,运用温补化气法、行湿化浊法与风药相结合,不仅有效地延缓了肾功能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概述了皮持衡教授从湿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是清初著名医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时病之论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于内伤杂病之论治亦不亚于温热病,他继承仲景以下历代诸名医大家之长,并经自己临证实践予之恢弘,颇有新意。如继承李杲脾胃论说,而提出养胃阴说,创制养胃汤;采丹溪、景岳之滋补、温补之长,倡言疗虚损诸疾推用血肉有情之品。胎盘、脊髓、胶、奶之类;参宗真人、洁古、时珍等研究奇经八脉之论,临床则善调之,往往以奇经八脉辨治而获显效;遵《内经》“不通则痛”之旨,提出“久病入络”说,以活血祛瘀法治疗不少顽症痼疾;贯彻祖国医学“天人一体”的思想,在临床诊疗中,无论时病、杂症均深有体会,为后世医家作出表率。如此种种,对今天之临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家中存在温补一派:汪机阐发营卫,主用参芪以补营气、胃气之不足;孙一奎阐发命门动气,以温补下元为重;吴楚私淑东垣,善用甘温益气之法;程杏轩兼收并蓄,撷前贤温补精华,受张景岳影响最深。温补派不能等同于温补培元派,汪机作为温补培元之代表人物似欠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医家辨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23日所有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文期刊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药物累计频数、功效分类、性味、证型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应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0篇方剂165首,涉及用药167种,其中频次最多的是石菖蒲,功效类别最多的是补虚药,性味以“甘”、“苦”、“辛”、“温”为主;系统聚类分析得出用药组合12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个;因子分析提取得到10个公因子。结论:AD的病因病机,以虚、痰(湿)、瘀为主,且三者互为影响,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现代医家辨治AD以扶正祛邪为总治则,温补精气血、安神以扶正,活血、化痰(湿)、开窍以祛邪,多从心、脾、肾三脏论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与江浙温补派思想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以汪机、薛己、徐春甫、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等医家及相关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分析。[结果]以汪机、徐春甫、孙一奎等医家为主体的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与以薛己、赵献可、张介宾等医家为主体的江浙温补派,形成背景相同,思想主张相近,均强调元气的作用,重视脾肾二脏,阐发命门理论,且均偏重温补,反对滥用寒凉。但两者的思想核心并不相同,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偏重于“阴阳一太极”,强调元气为生化之源与生命根本动力的作用,主张以后天补养先天,激发先天生生之机,继而反养后天,临证善用人参、黄芪等气血并调、脾肾同补,以培固元气;而江浙温补派偏重于“太极分阴阳”,更加重视太极划分以后阴阳二气对后天阴阳的充养,即强调命门水火的阴阳互根、互用之性,主张直补先天,进而以先天养后天,临证善用六味丸、八味丸等加减合方,以滋真阴真阳。[结论]两派学术主张同中有异,医家之间相互影响,属于交叉互融的关系,可同属于易水学派的支脉,即广义的温补派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