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钙拮抗剂是能有效减低细胞内钙含量,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从而冶疗高血压的药物。钙调素(calmodulin,CaM)作为钙离子的主要细胞内受体,调节着高血压发生过程中许多酶的活性及细胞反应过程,是一种重要的钙...  相似文献   

2.
血管平滑肌(VSM)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VSM正常与异常功能的深入研究,表明钙(Ca)及其结合蛋白钙调素(Calmoduiln,CaM)代谢障碍是VSM功能异常及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VSM中Ca-CaM与高血压的关系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钙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十年来,Ca~(++)和环核苷酸(cAMP,cGMP)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其重要性已逐渐被公认。但有关Ca~(++)作用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明瞭。近来对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CaBP)的研究表明,许多依赖Ca~(++)的细胞过程,都是通过CaBP而实现的。目前已发现的CaBP多达200多种,而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已证明,CaM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内,是细胞内主要的钙受体,Ca~(++)的许多功能如物质代谢、肌肉收缩、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激素分泌、细胞生长和基因表达等都是通过CaM完成的。Ca~(++)可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或受三磷酸肌醇(IP_3)激发从内质网释放而进入胞浆。当胞浆Ca~(++)浓度升高时,Ca~(++)即和CaM结合,并使CaM构象发生改变,形成活性CaM(CaM*)。CaM*和靶蛋白或靶酶结合后,引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旁高血压因子(PHF)是在SHR和低肾素盐敏型高血压病人血浆中发现的一种循环型高血压因子。主要由甲状旁腺(PTG)分泌,受钙调节(高钙抑制,低钙促进),能产生延迟型高血压效应。其作用机制依赖于血管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开放,增加细胞内钙。除与高血压有关外,PHF与Ⅱ型糖尿病也有关。结构分析表明PHF的组成部分有肽和磷脂,这是其生物活性所必需的。完整的分子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细胞内钙离子(Ca)的浓度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a/CaM/钙调蛋白激酶Ⅱ是心肌细胞CaM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之一。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种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2+酶,其表达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和电生理学特性。CaMKⅡ作为Ca调节通路的组成成分,在过度激活时会通过增加钙通道的开放频率而引发心律失常。而且在缺血再灌注初期,CaMKⅡ活性的增加可触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CaMKⅡ阻断剂对钙超载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钙拮抗剂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以多种方式影响细胞内Ca~(2+)代谢的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不明,产生了多种命名如钙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钙内流阻断剂、钙抑制剂等.其共同特征是选择性抑制Ca~(2+)跨膜内流。经典的钙拮抗剂可分为苯烷.苯硫氮(艹卓)和双氢吡啶(DHP)三类,用于临床的代表药物分别是异搏定(Ver),硫氮(艹卓)酮(Dil)和硝苯吡啶  相似文献   

7.
薛春燕  李素霞等 《医学信息》2001,14(12):887-888
钙拮抗剂或称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 ,冠心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年龄的增加 ,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高 ,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高血压患者 (HPE)明显增多。高血压病与卒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 ,而 HPE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加大 〔1〕。钙拮抗剂 (CAs)问世 2 0余年来 ,由于其疗效好 ,副作用较少 ,对糖和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对靶器官 (如肾 )可能有保护作用〔2〕 ,目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病 ,尤其是高 BP、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等应用较广泛的几类药物之一 ,本文简…  相似文献   

8.
Losartan逆转钙超负荷及对高血压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内钙浓度与高血压、血管和肾小球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动物分自发性高血压(SHR)组和正常对照血压(WKY鼠)组,其中SHR组再分为治疗组(予losartan20mg·kg-1·d-1)和非治疗组,分别于3、8月龄测量鼠尾动脉压、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电子显微镜下血管、肾脏有关病理指标。结果:与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高血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已增高,病理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管腔表面粗糙变形、内皮细胞增殖肥大,而肾小球内未见明显细胞增生改变,但基底膜有轻度增厚和系膜扩张。8月龄时血管、肾小球细胞均明显肥大,且与钙浓度升高呈密切相关。而经losartan治疗后,SHR钙超负荷得到逆转,血压显著下降,血管、肾小球损伤得到修复。结论:高血压钙超负荷现象不但与血压、血管改变相关,而且与肾小球损害也密切相关,并能通过外周血细胞内钙浓度来反映其变化,losartan能逆转高血压鼠的钙超负荷现象,降压同时,有效地保护血管和肾小球。  相似文献   

9.
向细胞内注入微量钙,可使肌肉出现收缩反应,证实了在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Fleckenstein于60年代首先发现异搏定(Verapamil)和心可定(Prenylamine)对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直到1969年建立了可分别测定膜内、外Na~+和Ca~(++)流的方法以后,才确定这是一类独特的药物,可选择性的阻断细胞膜的慢钙流,并定名为钙通道阻断剂(又名钙拮抗剂)。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范围的注意,从而合成了一些新的、不同化学类型的钙拮抗剂。经过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红细胞Ca~(2+)Mg~(2+)-ATP酶活性,红细胞和血浆钙调素(CaM)的变化及哌唑嗪对其影响。结果表明:EH病人红细胞基础和最大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并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红细胞CaM活性也显著降低并与最大Ca~(2+),Mg~(2+)-ATP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经哌唑嗪治疗后,EH病人红细胞Ca~(2+),Mg~(2+)-ATP酶活性和CaM变化不显著,但血浆CaM有所降低。提示EH病人红细胞钙代谢异常与外周阻力增高有密切关系,哌唑嗪对细胞和体液CaM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卧位血浆肾素活性(PRA),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及卧立位醛固酮(ALD)浓度。使用病例-正常对照研究方案,筛选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我院35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卧位PRA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卧、立位ALD浓度及卧位AngⅡ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根据高血压病1级、2级、3级分组,卧位血浆PRA呈阶梯型下降(P<0.05);而卧、立位ALD浓度及卧位AngⅡ浓度则呈阶梯型上升(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关系密切,血浆PRA水平、AngⅡ及卧、立位ALD浓度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和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ngⅡ及ALD浓度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Hartshere(1978)和Mikawa(1977)分别从血管平滑肌中发现了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和平滑肌张力素(leiotonin)二种调节蛋白。继而,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MLC)和其磷酸化过程中一些特异激酶(如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的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3.
钙调蛋白在免疫应答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2+)参与免疫应答反应的诱导和调节。从淋巴细胞活化到抗体合成以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各个阶段都少不了Ca~(2+)的作用。人们认为Ca~(2+)是环核苷酸诱导控制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一环,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无定见。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发现使我们对Ca~(2+)和环核苷酸调节免疫应答反应有了较为完整的概念。CaM是细胞内Ca~(2+)的重要受体,它与Ca~(2+)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而激活。同时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导致大鼠膈肌收缩力下降时骨骼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skeletal muscle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skMLCK)及钙调蛋白(camodulin,CaM)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PS诱导ARDS导致膈肌收缩力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腹腔内注射LPS的方法构建大鼠ARDS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式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观察LPS诱导的ARDS大鼠膈肌细胞内CaM及skMLCK mRNA表达的变化,并同时分析两者表达差异是否具有相关关系。结果LPS诱导的大鼠ARDS膈肌中skMLCK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与诱导时间长短无关;而CaM mRNA的表达水平却上调(P0.05),亦与诱导时间长短无关;skMLCK与CaM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ARDS时大鼠膈肌收缩力下降可能与skMLCK和CaM相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内钙和红细胞变形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钙 (Ca2 + )是维持细胞功能与结构完整的重要物质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在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红细胞变形性是反映红细胞膜功能的良好指标 ,变形能力差的红细胞难以通过比它直径小的毛细血管 ,并直接影响灌注效果与组织代谢。本研究观察了 2 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内钙 (E Ca2 + )和红细胞变形性 (RCD)的变化及相关性 ,探讨二者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意义 ,并为临床运用钙拮抗剂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组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5 0 .2± 17.3岁 ,均符合 …  相似文献   

16.
肾 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基因染色体定位以及克隆成功 ,为其在心血管疾病病因学研究确立了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高血压病研究的三大前沿领域包括 :寻找新的导致高血压病基因 ;阐明导致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基因易感性 ;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基因学。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同时与环境因素关联。基因在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效应 ,可能由以下三个途径完成。 ( 1)基因不直接影响血压变化 ,但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对通道的调节功能,分析钙调蛋白与Na_V1.1 IQ在不同Ca~(2+)离子浓度下的结合情况,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和Na_V1.1结合的Ca~(2+)依赖性。方法应用pull-down技术检测不同Ca~(2+)离子浓度下Na_V1.1 IQ与钙调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结合情况。结果 CaM野生型与Nav1.1 IQ基序的结合随着钙浓度和CaM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而CaM 1234与Nav1.1 IQ的结合也随着CaM_(1234)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但在不同钙浓度下的结合无变化。结论 CaM野生型和CaM_(1234)对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1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量事实证明钙离子(Ca~(2 ))在调节真核细胞对外界刺激中的重要作用,它与细胞的分裂、运动和分泌等过程有关,在神经系统生理中Ca~(2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知Ca~(2 )是通过与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相结合而控制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作为Ca~(2 )结合蛋白之一的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发现以及近年来对它的研究使得Ca~(2 )在细胞功能中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有家族史及无家族史的31例高血压患者测定了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浓度,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象和方法 3l例(男18,女13)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高血压病家庭史分成两组,其中16例有高血压病家族史,15例无高血压病家族史,年龄34~94(平均61)岁。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vasoendothelial -cadherin ,VE -cadherin)属于钙粘附素家族成员 ,它存在于不同类型血管的内皮细胞 ,可与细胞内介导蛋白相互作用而形成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连环蛋白复合体。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连环蛋白复合体是粘附连接(adherensjunctions ,AJ)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调节微血管内皮通透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1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的表达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是一种内皮特异性钙粘附素。在胚胎期血管发生的最初时期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表达于卵黄囊间质的中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