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重病区儿童血液中锌、铁、钙、镁、铜、磷的变化情况。方法对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重病区5所小学6—15岁在校学生氟骨症患儿112例(病例组)、轻病区无氟骨症儿童92例(轻病区对照组),非病区儿童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液中锌、铁、钙、镁、铜、磷及尿氟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体内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病区对照组介于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重病区病例组儿童尿氟高于健康对照组,轻病区对照组介于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磷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氟摄入可引起体内血锌、铁、钙、镁、铜的降低,血磷升高,同时使骨骼发生病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浆中钙、镁、磷离子浓度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精浆中的钙、镁、磷离子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精浆中钙离子浓度与男性不育高黏稠度组、无精组、低活力组钙离子浓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精浆中无机磷浓度与男性不育高黏稠度组、无精组无机磷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低活力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精浆中镁离子浓度与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高黏稠度组、无精组及精子低活力组镁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中钙离子和无机磷浓度含量的改变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精浆中镁离子浓度与精液质量似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与微量元素钙,镁,锌的关系,方法:受试93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观察组,受试均测定血清微量元素钙,镁,锌,结果:观察组血清中钙元素含量与对照组虽有不同,但无显差异(P>0.05),高胆固醇组血清镁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P<0.01),结论:血清中钙,镁,锌元素的水平与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76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组(联合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钙组(常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检测血枚流变学指标改变,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3例发生卒中再进展,对照组有14例(P〈0.05);治疗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严重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治疗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再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钙、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2例VE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水平,与106例非VE儿童相对照;同时比较VE轻型组(72例)和重型组(40例)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水平。结果V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钙、镁及血清镁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型VE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钙、镁与轻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VE患儿急性期脑脊液钙、镁及其血清镁的水平均明显降低;病情越重其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的水平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和镁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钙、镁浓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血清钙、镁浓度,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A组)、中(B组)、重型脑梗死(C组)3组。并以42例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及与对照组血清钙、镁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钙、镁浓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A、B、C 3组患者血清钙、镁浓度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浓度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性心脏病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血清中铜、锌、铁、钙、镁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24例老年HHD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HHD患者血清钙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铜、锌、铁、镁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HHD患者血清铜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病组(P<0.01),钙、锌、铁、镁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低铜可促进老年H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闫梅  张成  王瑞玲  于学勇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36-1537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观察98例慢性哮喘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清钾、镁及磷水平。结果血磷水平对照组为(1.16±0.11)mmol/L,哮喘组为(1.10±0.20)mmol/L,两组比较t值为2.62,P值为0.01。哮喘组与对照组血钾与血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哮喘患者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磷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0例作为RE组,慢性胃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NADPH-d酶组化染色法对RE和对照组食管黏膜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定性检验,应用硝酸还原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血中及食管组织中的NO和SOD含量。结果RE组患者食管黏膜大多呈NOS阳性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E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及血清NO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RE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及血清的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RE食管组织的NO含量与SOD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45,P〈0.01)。结论NO、SOD在RE患者的发病中可能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离子(Ca^2+、Mg^2+)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测3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7例脑梗死患者,2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正常体检组42例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Ca^2+、Mg^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显著低于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l,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血清Ca^2+、Mg^2+含量均明显降低,与脑损害程度相关,可作为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与血清中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方法 脑梗死患者110名,对照组60名,收集脑脊液及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Ⅰ及载脂蛋白B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氧化酶法测定,载脂蛋白E及脂蛋白(a)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脑梗死组脑脊液中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及载脂蛋白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0.05),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与血清中,各项指标间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 脑梗死组脑脊液中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E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脊液及血清中脂类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成巧梅 《山东医药》2006,46(35):59-60
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按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测定神经功能,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NO及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S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两者水平,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浆和脑脊液5-羟色胺(5-HT)含量的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PSD及33例对照组的血浆和脑脊液5-HT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5-H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在不同的时间脑脊液和血液的5-HT的水平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血浆和脑脊液5-HT含量的降低在PSD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适时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38例),均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常规用胞二磷胆碱静滴,治疗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评价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及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消化性溃疡(PU)无出血患者15例,非PU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健康人30例,用放免方法同期进行血中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多项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PU无出血患者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U无出血组(P<001)。PU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PU无出血组(P<005;P<001).结论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联合检测多种胃肠激素为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4):641-642
1.1证据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已经评价过阿司匹林的作用,尚未评价过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包括噻氯吡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目前已经完成两个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包括国际脑卒中试验(IST)和中国急性卒中试验(CAST)。两项研究均在卒中发病48h内应用阿司匹林(IST平均用药在卒中发病后19h,CAST则是25h)。IST研究一共入选了19435例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患者14d病死率显著降低(9.0%比9.4%,2P=0.03),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明显减少(2.8%比3.9%,2P〈0.001),出血性卒中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比0.8%);阿司匹林组随访6个月患者的死亡发生率和致残率显著降低(61.2%比63.5%,P=0.03)。CAST研究一共包括211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8h内给予阿司匹林160mg/d,共用4周。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内皮素(ET)的作用及钙拮抗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ET含量,同时测定34例口服硝苯吡啶、24例口服地尔硫患者用药15d后血浆ET含量。结果:UA组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SA组(P<0.001),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硝宋吡啶、地尔硫草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01),其中硝苯毗院作用尤为显著,治疗后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5),地尔硫革尚不能使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01)。结论:ET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钙桔抗剂硝本毗埃、地尔硫均能降低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前者作用强手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病人66例被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29例,急性心肌梗塞组(AMI)16例,对照组为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23例,所有研究对象取空腹卧位周围静脉血5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PAMP浓度。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与AMI组PAMP血浆含量依次为(5.55±0.97)ng/L、(9.25±2.95)ng/L、(13.07士1.29)ng/L、(15.52±4.60)ng/L,冠心病三组PAMP血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冠心病组中,UAP组与AMI组PAMP血浆含量明显高于SAP组(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PAMP水平升高,而UAP组与AMI组升高更明显,提示PAMP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探讨IBS发病与外周血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罗马Ⅱ标准的48例IBS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雌激素(E2)、孕激素(P)和睾酮激素(T)的水平用放射免疫r计数器测定,并用自动软件分析。结果对于男性IBS患者,其外周血中T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E2、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女性IBS患者,其外周血中E2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P、T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IBS患者外周血中T含量下降,女性IBS患者外周血中E2含量下降,提示IBS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