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后引起截瘫,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我们所遇到三例报告分析如下: 例一.女、29岁,因剖腹产行硬脊膜外麻醉后引起截瘫已三天,于1975年12月19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0/80毫米汞柱,心肺阴性,神  相似文献   

2.
硬脊膜外麻醉血肿并发截瘫已陆续有报道。我院1983年5月和1984年6月先后发生2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性,45岁,农民。1983年5月26日因急性胆囊炎收治。即往无出血病史,术前BT:30s,CT:1min 30s。当晚10时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麻醉取T_(8-9)侧入法,术中因疼痛加药一次,于27日凌晨1时结束,手术经过顺利。同日上午因不能自行排尿而曾置导尿,到当晚6时发现下肢不能活动,痛觉消失,疑硬脊膜外血肿。23时在局麻下行椎板切开探查术,发现T_(7-10)硬脊膜外有一约50ml陈旧血肿,术后按截瘫治疗护理一年六个月未见好转自动出院,后随访至今仍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脊膜切开减压治疗脊髓外伤后广泛水肿及血肿的重要性。方法我院在2013至2015年期间,通过切开硬脊膜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及血肿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水肿范围累及2-4个脊髓节段者9例,超过4个脊髓节段者4例。颈髓出现血肿4例,胸腰髓血肿9例,血肿大小为脊髓1-2个节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后未出现切口部位感染、脊髓损伤持续加重、椎动脉损伤等。术后2周给于复查,影像学结果为脊髓的广泛水肿信号消失。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者,及时行硬脊膜切开和适当的脊髓切开可以缓解受累的动静脉,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或减轻了肢体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55年9月至1958年年底,三年零四个月中,共施行硬脊膜外麻醉2,966例,其中失敗106例,占3.6%,現将2966例硬脊膜外麻醉病例分析如后: (一)術前患者情况:2966例硬脊膜外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后,可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关的头痛。且发生率高达50%-70%。出手术室前自体血液硬脊膜外腔充填,可有效预防术后头痛,下面为5例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腔麻醉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应用硬脊膜外腔麻醉进行手术的280例患者做好临床护理。结果:通过对280例硬脊膜外腔麻醉手术患者的科学护理,无一例切121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是硬脊膜外腔麻醉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脊髓硬脊膜外血肿并不常见。与其有关的神经系统损害发展迅速,需及时处理。本文报道1例足月妊娠伴脊髓胸段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脊膜切开减压加筋膜肌蒂转位治疗脊髓损伤并截瘫5例体会浙江永康市徐老虎骨科诊所(32130)袁政脊髓损伤伴截瘫目前有多种手术方法,然而无论何种方法,均把治疗重点放在消除对脊髓的外压迫上,实际均没有达到脊髓内部彻底减压的目的。由于脊髓内部的损伤、粘连;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2005年7月间经不同方法治疗的4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Ⅴ级1例,Ⅳ级2例,未恢复1例.结论: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诊断、早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40例年龄20~45岁的肾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三组对双间隙穿刺、双管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双针分间隙脊椎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滞和脊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三种麻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脊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取脊椎麻醉与硬脊膜外麻醉之长,避其之短,掌握得当不失为肾移植手术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可行性,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方法 随机选择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根据麻醉平面选用2%利多卡因或以0.75%布比卡因为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稀释至所需浓度,小量分次给药。于手术结束前行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射。结果 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麻醉药量低于常规用药量,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结论 对硬脊膜穿破病人可实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12.
硬脊膜穿破39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硬脊膜穿破是硬膜外阻滞麻醉中最常见的意外,其发生率为0.27~0.6%^[1]。硬脊膜穿破后并发症较多。现将我院过去5年非脊柱型手术硬脊膜穿破39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脊膜外麻醉,寒战是硬脊膜外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寒战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导致术中出血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也相应增加.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60例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病因采取了积极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例1 女,42岁。患卵巢囊肿,1984年6月4日在本院行术前硬膜外穿刺,T_(12)间隙进针,穿刺5次后注入2%利多卡因10ml,术后第一天主诉双下肢痛,触觉消失,呈完全性截瘫,当时考虑麻醉反应,继续观察2天后,症状无改善,急诊行T_(12)椎管探查,术中见硬脊膜外凝血块6cm×2cm×  相似文献   

15.
自从70年代中期发现脊髓有阿片受体,并证明镇痛药物可直接阻断脊髓的疼痛传导以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注射吗啡已被应用于手术后或晚期癌肿的止痛,效果良好。产科方面,也应用此法进行了分娩止痛的研究。本组97例妇科大、中手术,术后拔管前硬脊膜外腔一次注射吗啡作为术后止痛,结果满意,故予报道。方法试用过程分为二步,首先在全子宫切除术病例应用硬脊膜外持续阻滞麻醉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硬脊膜外注射吗啡组(吗啡2mg+生理盐水10ml)与不注射吗啡的对照组。取得一定经验后,吗啡量从2mg增加到3mg,以比较其止痛效果及副反应。第二步应用度冷丁30mg、芬太尼0.02mg代替吗啡作硬脊膜外注射,观察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早期前路减压与稳定性重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第12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将伤椎次全切除,并切除伤椎上、下的椎间盘,硬脊膜前方减压,纵向大块植骨及应用椎体间固定器作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96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4.2年。术后植骨块融合良好,无脊髓神经根再损伤及继发后凸畸形,87.5%的病人获Frankel分级1级以上的功能恢复。结论: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截瘫,前路手术能作到直接彻底的脊髓神经减压,前路重建符合脊柱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药物对脊髓的影响时,目前多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给药法。此法虽然具有定位准确,可反复多次给药等优点,但由于操作较复杂,且可能损伤脊髓.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近来,我们参照外科手术中硬脊膜外腔麻醉给药的方法,摸索了大鼠硬脊膜外腔置管给药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是脊髓水平给药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类型,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小动脉通过椎间孔穿过硬脊膜时,与脊髓的引流静脉直接交通,本病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70%~ 80%[1,2],Kendall和Logue于1977年首次报道[3].本病早期易误诊为脊髓炎、脊髓脱髓鞘疾病等.以下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胸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例做一总结. 1.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6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4年于2016年2月29日收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双下肢抬举可,但走路缓慢,有踩棉花感,伴有感觉减退,表现为不能对冷、热、痛作出回避性反应,右下肢重于左下肢,于人院前1年半前先后出现排便及排尿障碍,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费力,曾就诊于吉大二院,行腰椎MRI示“腰椎炎性改变”,未治疗,病情进展性加重,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考虑“脊髓病变”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19.
小儿硬脊膜外麻醉已在国内广泛开展,由于它有独具的优点,目前亦已成为本院小儿麻醉常用方法之一。但关于如何正确运用硬脊膜外麻醉于小儿外科则尚无定论。1961年10月~1964年3月我院共施行小儿硬脊膜外麻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动态观察了围术期间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探讨在麻醉和手术条件下红细胞SOD的代谢。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择期手术病人47例,男26例,女21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三组:脊髓麻醉(简称脊麻)组,连续硬脊膜外麻醉(简称连硬麻)组和气管内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组。脊麻组11例,平均年龄41岁,用0.5%地卡因重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