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玲 《颈腰痛杂志》1999,(2):geMap1
椎峡部裂指椎弓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失去连续性。本文就51例中58个受累椎体的X线片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男25例,女26例,年龄为7~66岁,平均396岁,31~50岁者33例,占65%。病程1周~8年。11例有明显外伤史。主诉腰痛及合并下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单脊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手术直接在峡部裂外修整植骨,并采和通过峡部裂间隙的加压螺钉作内固定,旨在恢复椎弓连续。本组病例14例,均获得随访,X线复查显示植骨愈合13例,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优良率达92.8%。  相似文献   

3.
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椎弓根螺钉张力带固定.结果2例失访,23例随访2~7年,平均随访3.5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其适应证较严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就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获得3~15年(平均5.8年)随访,按疼痛、体征和功能状况评价,优良率为100%,患者满意率为98.2%。结论应用多孔面螺钉治疗腰椎弓峡部裂长期疗效肯定,无螺钉松动、折断现象。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以来.使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15例,均为男性,年龄19~36岁,平均27岁。L46例,L59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主诉明确的腰痛,持续6个月以上。术前腰痛疼痛评分(VAS)7.8分,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烈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骨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局部植骨。安放病椎竹弓根螺钉及椎板钩,放置连杆后将同定系统锁紧。结果: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2.4分。随访12~26个月,峡部裂植骨均骨性愈合,末见骨不连及内同定断裂。结论:对于年轻的、单纯峡部裂患者可以采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进行峡部修复,避免脊柱融合术: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同定装置。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发病的力学因素,为治疗与预防腰椎峡部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完整的脊柱腰段(L1-5)有限元模型,分析7种不同姿势下腰段脊柱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各椎弓峡部应力值由L1-5逐渐增大,椎弓峡部在前屈、后伸位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其中后伸位时应力值最大。[结论]椎弓峡部裂的发生是峡部长期高应力刺激的结果,而且与腰椎后伸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腰椎椎弓峡部裂伴Ⅰ°滑脱行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与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43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I°滑脱患者随机行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20例、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23例,随访22~115个月,平均47个月.根据随访X线片和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植骨融合率和疗效优良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和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的融合率分别为85%和91.3%,优良率分别为85%和91.3%,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并发症少于后者.结论对于腰椎椎弓峡部裂伴I°滑脱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单纯嵌入式植骨的术式简单、并发症少,但卧床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卡钩治疗腰椎弓峡部裂及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98年来应用形状记忆卡钩治疗腰椎弓峡部裂15例,并应用术中植骨。结果 随访6-3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提示峡部融合满意,优良率达100%。结论 该方法手术创伤小,内固定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确实,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全面恢复术前工作,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SSE系统同节段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存了腰椎的节段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腰椎峡部裂是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细部分断裂.是椎体滑脱的主要病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是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获得的信息有限。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诊断腰椎峡部裂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影像信息。笔者对4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腰椎椎弓峡部裂伴I°滑脱行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与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对 4 3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I°滑脱患者随机行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 2 0例、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 2 3例 ,随访 2 2~ 115个月 ,平均 4 7个月。根据随访X线片和症状改善情况 ,统计植骨融合率和疗效优良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嵌入式单纯峡部植骨和植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的融合率分别为 85 %和 91.3% ,优良率分别为 85 %和 91.3% ,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但前者并发症少于后者。结论 对于腰椎椎弓峡部裂伴I°滑脱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单纯嵌入式植骨的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但卧床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结合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节段内固定及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4~32岁,平均19.5岁。L_46例,L_510例。所有患者均主诉有明确的持续6个月以上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双侧椎板及两侧小关节外缘,将峡部裂病灶处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去除峡部裂骨面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髂后上脊取骨或病椎椎板取骨行峡部裂局部植骨。安放病椎椎弓根螺钉及椎板钩,放置连杆后将固定系统加压锁紧。分别对患者术前以及末次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14例峡部裂处已达到骨性愈合,另外2例斜位片可见无透亮线通过。未见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VAS评分(1.78±0.19)分,应用SPSS 13.0中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t=25.29,P=0.00,配对差值95%的可信区间为(6.26~7.41)。结论对于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可以采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结合植骨进行峡部固定并修复,避免脊柱融合术。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腰椎峡部裂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9~46岁,平均34岁.7例L4椎弓崩裂,16例L5椎弓崩裂,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主诉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彻底清除峡部裂处的纤维瘢痕组织,咬除残端硬化骨至新鲜处为止,髂...  相似文献   

14.
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介绍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行峡部植骨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 12例共 2 4处病变的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2个月 ,平均 13个月。X线片提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 ,优 9例 ;良 3例。结论 :峡部植骨融合术符合生物力学原则 ,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操作简单、创伤也较小 ,是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理想方法。但要求术中植骨确实可靠 ,术后正确指导康复。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最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统计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评价CT重建对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因腰椎峡部裂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患者(312例),男147例(占47%),女165例(占53%);年龄12~76岁,平均44岁.对所有病例行腰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双斜位X线片和腰椎CT检查,统计入院手术患者中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和患病节段,总结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所有腰椎峡部裂手术病例中共发现多节段峡部裂患者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9%,男5例,女4例;年龄21~51岁,平均39岁.腰椎峡部裂节段分布,8例为L4、L5双侧峡部裂,1例为L4右侧峡部裂、L5双侧峡部裂同时合并L4左侧椎弓根基底处不连续和腰椎不稳定.9例患者中有3例可以通过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X线获得正确的初步诊断,全部患者可以通过腰椎CT矢状位和峡部重建确诊.在CT峡部重建片可以观察腰椎峡部骨缺损的具体形态,及其周围骨赘、骨痂、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当单侧峡部裂时,能观察到健侧椎板反应性硬化的表现.结论 腰椎多节段峡部裂并不罕见,占全部手术病例的2.9%,受累节段均为L4、L5.腰椎CT矢状位和峡部重建能更有效地观察峡部裂的形态,以减少漏诊并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总结传统术式治疗腰椎弓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1981-1992年间33例腰椎弓峡部裂并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疗效和X线结果;结果: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年,临床疗效:优17例,良5例,差1例。X线复查19例,骨完全融合15例,未融合2例,2例未行植骨(其中1例滑脱加重);结论:传统手术以后路棘突间双“H”植骨临床疗效、骨融合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及其术式选择。[方法]对9例伴有峡部裂的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经椎弓根固定术或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方式治疗。[结果]前路手术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7个月,后路手术6例,内固定器取除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全组病例峡部裂腰椎未发生滑脱征象。[结论]对于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与峡部裂腰椎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一种既能使滑脱椎体复位,又能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度的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根据腰椎生物力学特点:生理载荷下椎弓峡部为重力的前移剪切力与抵抗力集中的部位,设计一种加强椎弓峡部强度的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edicular formingreduction fixationsy stemPFRF),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治疗1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Ⅰ-Ⅱ°),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临床评价优14例,良2例,可1例,术前JOA评分平均19.2分,术后JOA评分平均25.3分,症状缓解率98%,随访病例未见断钉和再次滑脱现象。结论应用PFRF内固定系统非融合性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Ⅰ-Ⅱ°)疗效显著,可以保留腰椎的活动度,椎弓峡部可以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20.
腰椎峡部裂CT扫描技术及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CT扫描技术及提高CT征象的认识。方法 :利用GEpaceCT机采用改进的扫描方法自椎弓根下缘向下连续扫描至下位椎弓根上缘 ,并分析 48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 :采用改进的扫描方法可显示峡部裂的各种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结论 :采用该改进的扫描方法并认真分析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可提高CT诊断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