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3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GMS的乳腺钼靶X线、CT、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诊断。结果 12例中,男4例,女8例,中位年龄44岁;11例单发,1例多发。12个病灶呈分叶和(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瘤周水肿不明显,1个病灶呈浸润性生长。病灶大体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内可见多条低信号分隔,偶有囊变、出血,增强后呈明显厚壁花环样强化。CT平扫病灶大体呈中等稍低密度,可见大片状钙化,实质部分CT值为30~47HU;增强后呈渐进性均匀或环形强化;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分叶状中等稍高密度影。12例中,2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8次。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LGM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资料特点、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特点。结果 (1)30例患者的病因繁杂,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相关因素最为常见,占50%。其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主要及首要的症状为头痛。(2)30例CVT患者,经CT、MRI及MRV检查发现累及上矢状窦22例,下矢状窦1例,横窦22例,乙状窦18例,直窦5例,窦汇5例,海绵窦1例,深静脉1例,皮层静脉1例。(3)28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25例发现异常表现,16例出现索条征、高密度三角征;15例出现脑实质水肿、静脉性脑梗死及合并出血;30例患者均进行了MRI及MRV检查,其中29例MRI检查阳性,表现为CVT形成导致的流空效应的消失,并且出现各时期不同程度的血栓信号,漏诊的1例经MRV检查确诊;30例患者MRV检查均阳性,表现为脑静脉及静脉窦充盈缺损、信号缺失及侧支循环形成。结论CVT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CT、MRI及MRV检查是诊断CVT的无创、准确且敏感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其中MRI联合MRV诊断最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血病患者颅内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3例自血病患者颅内出血的MRI及CT表现。结果23例自血病患者颅内出血的MRI及CT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论MRI及CT检查对颅内出血患者的进一步定性,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多系统损害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 TS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28例TSC患者均有脑异常改变,包括室管膜下结节28例,皮层结节25例,脑白质异常15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并脑积水2例。脑外病变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椎体、椎弓骨质局限性硬化5例,肝脏错构瘤4例,肺淋巴管肌瘤病3例和视网膜错构瘤2例。结论 TSC主要累及脑,可并存多系统损害;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肾上腺皮质癌(ACC)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ACC患儿,其中11例术前接受肾上腺CT检查,4例术前接受肾上腺MRI,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ACC患儿中女性多见(10/13,76.92%),临床症状包括明显男性化(9/13,69.23%)、库欣综合征(4/13,30.77%)、阴蒂肥大(3/13,23.08%)、阴毛早现(3/13,23.08%)及腹痛腹部包块(2/13,15.38%)等,多伴血清雄激素升高(10/13,76.92%)。CT显示肾上腺区较大肿物,最大径常>6 cm(7/13,53.85%),呈分叶状(8/13,61.54%),5例(5/11,45.45%)平扫密度不均匀,内见钙化灶;增强后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1/11,100%),8例(8/11,72.73%)可见"网络状"改变,并可累及周围组织(2/11,18.18%),局部形成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MR T2WI中,3例病灶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T1WI 3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均不均匀强化。结论儿童ACC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D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DT患者的临床特征、CT、MRI及病理表现。结果 32例DT患者共38个病灶,其中84.21%(32/38)边界不清楚,39.47%(15/38)包绕侵犯血管神经,15.79%(6/38)有骨质侵犯。对11例进行CT检查,共发现14个病灶,平扫呈稍低密度,均未见坏死及钙化,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稍低于邻近肌肉组织。对21例进行MR检查,共发现24个病灶,T1WI上呈等或稍低于肌肉的信号,T2WI呈高于肌肉低于脂肪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87.50%(21/24)可见条状或带状T1WI及T2WI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内纤维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偶见核分裂,细胞间可见胶原组织包绕。结论 T1WI、T2WI呈条带状低信号,且增强扫描不强化是DT的特征性MRI表现。CT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病灶的侵犯范围,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临床少见,现有文献仅笼统提及RPF分布于腹膜后,侵犯以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O)为主的空腔脏器,其详细分布及形态特点未见有文献专门论述.本文主要分析RPF这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交叉异位融合肾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交叉异位融合肾资料,分析该病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交叉异位融合肾包括L型5例,下异位型(Ii型)、S型及块状型(O型)各2例,甜甜圈型或盘状型(C-C型)1例;均表现为一侧肾窝空虚而对侧肾形态、位置大致正常,异位肾跨过中线与对侧肾融合,8例右向左、4例左向右融合;异位肾输尿管均跨过中线, 11例开口于对侧膀胱三角区、1例异位开口于前列腺。3例合并生殖系统畸形,其中单角子宫、双角子宫、隐睾各1例;2例合并下腔静脉异常,包括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各1例。结论 交叉异位融合肾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完整显示肾融合、输尿管走行及开口有助于准确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9.
骨恶性淋巴瘤13例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13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原发骨恶性淋巴瘤中下颌骨、锁骨、胸椎、腰椎及尺骨各1例,胫骨及髂骨各2例,股骨3例,其中2例发生胸椎转移,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另1例为纵隔恶性淋巴瘤继发骨转移。X线及CT表现为溶骨型5例,浸润型4例.硬化型2例(其中1例呈象牙椎改变),混合型2例。MRI检查2例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扫描仍为稍高信号。注入造影剂后,病灶呈轻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对骨恶性淋巴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象牙椎、椎体多骨多灶性破坏、长骨溶骨性破坏、母子灶存在等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本病的骨质破坏、硬化反应、骨膜反应、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线。MRI对淋巴瘤侵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结节性硬化全面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确诊的结节性硬化伴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了解颅外器官损害及病理类型。结果:10例均有特征性颅内结节,1例伴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8例累及肾脏,均为双侧肾脏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1例伴双肾多发小囊肿,1例伴瘤内动脉瘤,1例伴肝脏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伴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伴心室腔内横纹肌瘤,其中1例伴先天性肛门畸形;1例同时累及肾脏、骨骼及大血管;1例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膝关节皮下纤维瘤伴同侧关节腔积液。结论:结节性硬化除颅脑特征性结节外,身体其他系统器官也可出现受损害表现,了解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结节性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多层菊形样胚胎性肿瘤(ETMR)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ETMR患儿的MRI(n=8)和CT(n=6)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中,8例ETMR最大径32~96 mm,边缘清晰,5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幕上ETMR均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幕下ETMR体积较小,均未见瘤周水肿。6例ETMR为囊实性,囊性部分呈低T1WI、高T2WI信号且均位于肿瘤边缘,增强后5例实性部分轻度局灶性不均匀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其中5例见瘤内出血,5例瘤内见流空血管影,3例侵犯邻近硬脑膜。2例ETMR为实性,增强扫描可见局灶性结节状不均匀强化,且强化部分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的低信号区对应;其中1例胆碱(Cho)/肌酸(Cr)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弥散加权成像(DWI)中,8例ETMR均显示弥散受限。6例接受CT扫描的患儿中,4例见条片状或点状钙化,与MRI低信号区对应。结论 ETMR多为幕上较大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囊变常位于肿瘤边缘,可见特征性血管流空影,常伴瘤内出血,可见钙化,无瘤周水肿,DWI明显弥散受限;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影像学评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价值。方法 以3例HHT患者为核心,分析对应3个家系共4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颅脑MRI、颅内动脉MR血管造影和颅内静脉MR静脉成像、胸腹平扫及增强CT检查,依据Curacao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家系1共20例,4例确诊、7例疑诊HHT,6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家系2共17例,3例确诊、5例疑诊HHT,7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家系3共5例,2例确诊、1例疑诊HHT,2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或可作为早期识别HHT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生于多部位的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多部位pPNET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结果发病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4.29岁。除2例发生于皮肤下软组织病灶较小外,其余病灶都较大,最大平均直径为8 cm,表现为侵袭性软组织肿块,以替代和(或)推移邻近结构方式生长,CT表现为肿块内密度不均,其内未见钙化,骨质破坏区未见骨质硬化、瘤骨形成和骨膜反应,增强后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MR表现为肿块T1WI与肌肉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在DWI上呈高信号,瘤内多发囊变坏死区及纤细低信号分隔,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pPNETs的CT和MRI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CT与MR能较准确描述肿瘤发生部位、内部及周边结构关系及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和长期随访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MRI技术已参与放射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定性、定位乃至定量诊断肿瘤,并将在实施放射治疗和评估治疗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MRI勾画肿瘤靶区以及多模态功能MRI、基于MRI数据合成CT、四维MRI(4D-MRI)等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