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于本院导管介入室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静脉血栓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兼顾患者身心健康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专业护理。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次发生静脉血栓情况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以评估护理质量;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以评估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并进一步完善综合性护理模式。结果护理效果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和再次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降低,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大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运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中可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亦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入住于医院ICU的重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加用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应用于ICU重症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外伤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患肢肿胀和严重疼痛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疾病认识程度,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刘晗  陈美环  李莉 《循证护理》2023,(4):747-750
目的: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在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120例,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干预,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下肢血流速度、双腿周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对照组高,D-二聚体(D-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下肢血流速度比对照组快,双腿周径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比对照组的11.67%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中,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病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设为血栓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设为未血栓组.分别对比两组资料,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此外,将70例血栓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血栓组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均为影响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而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是导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而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后护理常规基础上施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1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产后积极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血栓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7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的D-二聚体(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行髋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6%)远低于对照组(2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满意81.7%,一般15.5%,较差2.8%;对照组患者满意40.8%,一般42.3%,较差16.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的制订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照医疗及护理路径、查阅文献、专家审定等方法制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将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未应用计划单的868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应用计划单的8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应用计划单前后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血栓发生率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考核得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满意度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掌握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计划单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提升了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观察组患者Lysholm(85.5±12.8)及Lysholm不稳评分(19.1±2.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5±12.2)、(12.9±2.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8%,对照组总依从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6%,对照组总满意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邹莉丹  唐永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19-1320,1322
目的 探寻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0例,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为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干预前,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有8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腹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观察护理、预防性抗凝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预防护理。86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饮食护理、局部观察、预防性抗凝、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对患者后期回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压式循环驱动器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8例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气压式循环驱动器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卧床72 h后下肢DVT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术后患者应用气压式循环驱动器辅助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D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