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探讨及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由于现代医学对其特异性致病因素尚无确切认识,故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我科结合中医学理论.对本病辨证施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理特点与中医辨治思路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复杂疾病。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本病病因未明,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较高的癌变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依据典型UC患者表现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具有诊断难、治疗难、防复发难等特点.UC诊断流程复杂,多数情况下需结合内镜、病理、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方可确诊.目前的西医治疗涉及控制炎症,针对症状、病因,调节菌群、免疫紊乱,抗氧化应激,神经调控,改善微循环,重视精神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湿热蕴肠主症:腹痛下利,粪挟粘液脓血,肛门灼热,或里急后重,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直清热祛湿,调气和血,佐以导滞。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白头翁15g,黄连6g,黄羊15g,黄柏10g,秦皮10g,白芍15g,木香10g,槟榔10g,甘草6g。此证型多见于本病的急性发作期(包括初发型、复发型和暴发型)。病机为湿热积滞,蕴结大肠,气血阻滞,传导失司。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兼调气和血行滞。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黄连、黄羊、黄柏、秦皮清热燥湿;白芍善于和血,“止下痢腹痛后重”,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木香、摈榔导滞调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辨治,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条文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提出《金匮》对于UC的认识,阐述其治疗原则以及相关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根据脉象和相关症状来判断UC预后情况。[结果]UC病因病机包括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积滞致痢,湿热互结,迫血妄行,或邪正相持,迁延不愈。治疗上应分清表里先后,同时应兼顾脾肾。热盛内滞者应清泻热结、荡涤积滞,湿热互结者应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脾肾阳虚者应温中散寒、涩肠止血。邪实壅盛者预后一般,内邪欲解者预后良好。阳气不复者预后较差。[结论]通过探讨《金匮》中UC的辨治,对于临床治疗UC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分期辨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3例,对照组23例.研究组活动期予白头翁汤合香连丸加减方口服,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方外治,缓解期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口服,若病情复发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规范应用.两组疗程均为60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0d、治疗后第60d进行总体症状评分、单项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非劣效于对照组;两组均能够改善总体症状评分(P〈0.05),并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第60d对总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单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0d研究组患者腹泻、脓血便、腹痛、乏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分期辨治能有效改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中后期疗效尤为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演变规律,分湿热蕴肠、脾虚湿热留恋、脾肾气血俱亏3期论治;宏观与微量辨证互参,以脾虚、湿热、血瘀为要点;整体与局部治疗并举,中西医各取所长,重视保留灌肠给药法;缓解期重调补善后。  相似文献   

9.
按中医辨证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型和脾虚湿盛,寒热夹杂型分别用《伤寒论》中的四逆散和理中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进一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在施治原则和用药宜忌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临床应用出发,首先确定糖尿病与消渴的关系。进而指出糖尿病临床辨证、治疗当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当遵各项实验室指标为依据;辨证当抓气阴两伤、血瘀等症状之各有偏重以辨证论治,其中尤重气阴两伤、脾肾俱亏、络脉瘀阻之病机。临证之中遵此原则样定方药,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谭思广 《海南医学》2005,16(2):128-129
目的 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有效率loo%。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制锡类散栓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用免疫学方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鼠随机分为4 组:锡类散栓剂组( A 组) ;柳氮磺胺吡啶( S A S P) 栓剂组( B 组) ;基质栓剂组( C 组) ;空白对照组( D 组) 。前3 组各予中药栓、 S A S P栓及基质栓塞肛,连用2 周, D 组不作处理。第16 天处死大鼠,作结肠粘膜 S O D 活性测定及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A、 B组治疗效果相仿,其结肠粘膜仅有充血水肿,明显好于 C组; C 组仍有糜烂及溃疡。 S O D 活性: A 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 B组与 C、 D 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5) 。结论 自制锡类散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肠粘膜内 S O D 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千喜片+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泼尼松]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70例活动期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予以千喜片+SASP+泼尼松治疗)和对照组(予以SASP+泼尼松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P加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千喜片治疗活动期UC的显效率明显优于使用SASP加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血性腹泻、腹痛等为特征症状.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色氨酸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色氨酸-肠道菌群代谢能促进机体肠道免疫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因而对缓解肠道炎症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排毒清肠复方合剂对实验性豚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中药复方合剂进行治疗,并与柳氮黄吡啶(SAS)进行比较。结果SAS组、治疗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药高剂量组与SAS组比较,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排毒清肠汤剂(60 mg/100 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Chinese medicine(CM) types and T-cell subsets(CD4~+ and CD8~+) in the colonic mucous membran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 Fifty UC patients were enrolled,after differentiation into four types by CM syndromes,i.e.,the internal heat-damp accumulation type(IHDA),the qi-stagnancy with blood stasis type(QSBS),the Pi(脾)-Shen(肾) yang-deficiency type(PSYD) and the yin-blood deficiency type(YBD).From every patient,3-5 pieces of intest...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357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回顾性调查我省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逐年就诊情况,探讨近年住院病例UC的特点。方法 全省选取5个大型医院,调查1990~2 0 0 3年期间住院诊断为UC的患者,重新审定入组病例,并填写统一的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逐年就诊情况和同期内镜检出率。结果 筛出住院UC患者共3 5 7例,其中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12~77(平均46±14 .2 )岁,97.8%UC患者为活动期,以中度(4 2 .7%)和重度(2 9.4%)为主。初发型(3 7.8%)和慢性复发型(4 8.5 %)多见。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治疗上以SASP/ 5ASA (69.2 %)和类固醇激素(4 9.0 %)为主。单纯内科治疗总有效率达87.6%,其中8例(2 .2 %)患者行手术治疗,死亡4例(1.1%)。结论 本组住院UC患者以中重度为主,主要为慢性复发型,结肠镜及粘膜活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综合治疗效果好,预后较好,手术率、病死率及癌变率均较国外报道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使用结肠水疗仪结肠给药与常规药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结肠水疗仪清洁肠道后,肠道内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水疗仪清洁肠道后给药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6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与黏液脓血便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而腹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71%,复发率11.76%,低于对照组的23.53%及20.5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评价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灌肠,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活动期UC患者中,轻度占25.0%(32/128),中度占53.9%(69/128),重度占21.1%(27/128);SASP或5-ASA是控制症状的主要药物,对于中度UC患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发病年龄轻、结肠病变范围大、低血红蛋白、大便以血为主、低血清白蛋白、病变伴有溃疡是提示疗效差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UC病变处于活动期时,应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疗效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疗效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