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围神经病变是多发性骨髓瘤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根据其证候辨证分析,中医可以将其归纳为“麻木”“不仁”“痹病”“痿证”等疾病。临床上西医治疗该病无特异性药物,以预防为主,但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最终只能降低药物剂量,延缓甚至终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发现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且肾虚血瘀毒蕴贯穿本病的始终,且中医药治疗及其特色疗法对于本病发挥着独特的疗效。中医治疗方法是全方位的,包括内治、外治、预防等,治疗本病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并辅以补脾、温阳、养阴、通络等方法。大量临床资料证明,补肾、活血药物的合理使用极为重要,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临床根据患者症状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迄今为止没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Multiple Myeloma Peripheral Neuropathy,MMPN)的特效疗法,而且对于中医药治疗MMPN还缺乏相应机制的研究。故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做一综述,以便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治疗MMPN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protein 1,PINK1)-Parkin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探讨脾气虚胃黏膜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脾气虚证模型组(模型组),每组8只;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JC-1法测量其膜电位(ΔΨm);比色法测定其ATP含量和呼吸链复合物(respiratory chain complex,RCC)I-IV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其RCCV、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I和II及p62等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细胞的线粒体嵴减少,ΔΨm和ATP水平下降,RCCI和IV活性降低,RCCV、PINK1、Parkin和LC3-II表达下降,但LC3-I和p62表达上升。结论 脾气虚胃黏膜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与PINK1-Parkin通路抑制所导致的线粒体自噬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越鞠丸醇提物(YJ-E)对皮质酮诱导的鼠嗜铬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 12, PC12)体外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PC12给予3个浓度的皮质酮,选取合适浓度建立抑郁症离体模型。应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磷酸化水平以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 light chain 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的表达。结果 3个浓度的皮质酮均能显著降低PC12细胞的活力,选取200 μmol·L-1建立抑郁症离体模型,进行后续实验。预给予3个浓度的YJ-E,中浓度YJ-E能够显著改善皮质酮模型下PC12细胞的存活,低、高浓度的YJ-E均无改善作用。并且YJ-E显著上调皮质酮诱导的mTOR的磷酸化水平,减少LC3II/LC3I和Beclin的表达。结论 YJ-E通过上调mTOR的磷酸化,阻断离体皮质酮模型神经细胞的过度自噬,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参与介导YJ-E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发展至后期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存在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神经炎症、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凋亡等多种病理变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残疾或截肢的主要因素,发病率较高,病程长且预后差。目前,现代医学对DPN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为主,但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自噬是一种自我清除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结合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具有多靶点、多通路、范围广的特点,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DPN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改变相关,而自噬是近几年发现的与DPN密切相关的机制之一,持续的高糖环境使得周围神经细胞自噬被抑制或过度激活,造成神经细胞的不可逆损伤,从而参与DPN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恢复自噬平衡,减轻神经损伤是治疗DPN的关键途径之一。近几年,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可以通过调控自噬通路,抑制DPN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内质网应激的激活、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的发生及SCs的凋亡,从而发挥防治DPN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的系统性整理和归纳。基于此,该文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分析阐释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防治DPN的作用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DPN的潜在靶点,以期为临床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不可治愈性。蛋白酶体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生存期,但随着药物的应用和疾病进展,高达60%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影响了临床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甚至导致停药,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作者导师刘朝霞教授基于“肾虚血瘀”理论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自拟益肾活血方治疗和缓解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paclitaxel-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PIPN)是一种临床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剂量限制性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异常表达与PIP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PIPN的病理机制与离子通道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PIPN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而产生副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发病机制因化疗药物而异,化疗方案、疗程以及药物累积剂量决定了症状严重程度,其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预防CIPN发生或缓解症状的确切手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应对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策略,追求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CIPN的产生机制,总结了中西医应对CIPN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CIPN发生机制以及临床预防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因素、多机制类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质的异常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调控线粒体自噬、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神经元保护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对AD的整体调控效应。深入探析针灸治疗AD的效应机制,揭示其深层作用原理,以期为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生发中心后终末分化B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表现为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并合成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和骨质破坏等。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七、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对多发性骨髓瘤中医病名的讨论结果,并参考《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1]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味预防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MM病人共7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以VAD方案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两组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11.
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和外洗等方面阐述了近6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疗效较好,但近几年来临床报道和治疗报道较多,试验研究和基础研究开展较少,今后应在实验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多开展一些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学和药学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崔艳茹 《中医药学报》2010,38(5):135-13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前提下,治疗组选用中药活血化瘀方;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总有效率83.87%。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并分析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气虚血瘀是DPN的主要病机,益气活血乃治疗DPN的基本方法,黄芪、当归、丹参、生地黄及川芎为使用频率最多的中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饮食、运动、中药内治、中药外治、皮肤护理等介绍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指出:降低体重,使血糖、血脂达到正常水平,促进周围末梢血流的灌注,促进神经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在试验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展筋通络中药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2组均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开始观察;2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展筋通络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等指标的变化,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MNCV和SNCV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展筋通络中药封包热敷联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提高患者MNCV和SNCV,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透骨散熏洗与穴位贴敷联合基础治疗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糖尿病基础治疗(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降糖药治疗、心理调整);温水泡脚。护理组30例透骨散熏洗(朱金山创制,透骨草、伸筋草、桑枝、刘寄奴、桂枝、赤芍、丹皮、艾叶各10g),加水浸泡10 min,水煎2000mL,晾至50~70℃,沐足桶中放踏脚凳,用热气熏洗双下肢,水温降至38~42℃时撤除踏脚凳,纱布蘸药液淋洗浸泡双足,淋洗时淋至足三里穴,浸泡时水面没过三阴交穴,每次熏洗15~20mim;熏洗完毕后穴位贴敷(朱金山创制,透骨草、伸筋草、桑枝、刘寄奴、桂枝、赤芍、丹皮、艾叶各10g),打粉加赋形剂,搅拌后摊成3×3cm,厚3mm药膏,单层绵纸包裹成药包,置足三里、三阴交,透气敷料固定,每次4~6h;常规护理,糖尿病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护理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例,有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骨散熏洗与穴位贴敷联合基础治疗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位倩 《河南中医》2015,35(1):135-1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按病变分级给予辨证施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NSI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运动速度传导速度和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同病变时期的辨证施护能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红  郭义 《针刺研究》2003,28(2):157-160,F00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从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两方面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确切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病及治疗机理。本文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张文龙 《中医药导报》2005,11(11):69-72
文章从辨证论治结合西药,中药汤剂结合西药,中药外洗结合西药,中成药结合西药4个方面总结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与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