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6 h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2年2月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6 h)患者21例,根据所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动脉内溶栓组(10例)和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组(联合治疗组,11例)。联合治疗组中4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1例行支架置入术,6例仅行球囊扩张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TIMI)判定血管再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溶栓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①单纯溶栓组6例患者的血管再通,其中1例(10.0%)为完全再通,联合治疗组有7例血管再通,其中6例(54.5%)为完全再通,完全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治疗后,单纯溶栓组和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术后24h和术后2周的NI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均有3例患者死亡。治疗3个月后,存活的患者中,单纯溶栓组疗效良好的有4例,疗效差的有3例;联合治疗组分别为5例和3例。两组比较,病死率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成功施行支架置入术的5例患者,血管均得到完全再通,术后随访未见再狭窄。而动脉溶栓联合单纯球囊扩张的6例患者中,仅2例获再通(1例为完全再通),其中1例术后3个月发生再狭窄。结论对于行单纯动脉内溶栓血管不能再通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血管内成形术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支架置入术较单纯球囊扩张术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TREVO支架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取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介入科2016年4月至6月使用TREVO取栓支架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6例,其中大脑中动脉(MCA)闭塞2例(时间窗为2.7~5.5 h),基底动脉闭塞4例(时间窗为4.0~7.0 h),通过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评价取栓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状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6例患者经1~2次取栓后,其中5例闭塞血管获得再通(mTICIⅡb~Ⅲ级,后循环4例,MCA 1例),1例MCA闭塞部分再通(m TICIⅡa级);(2)2例MCA闭塞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8分1例,无改善1例;4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中,3例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8~26分,无改善1例;2例MCA闭塞患者出院3个月mRS评分0分1例,4分1例;4例基底动脉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0分1例,1分2例,5分1例。结论使用TREVO支架取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初步经验显示比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单纯动脉溶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16例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14~21)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4(3~5)分]患者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对其中6例行球囊扩张术,3例行支架置入术,7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①16例患者术前血流灌注(TIMI)分级0级14例(87.5%),1级2例(12.5%)。术后14例血管再通,总再通率为87.5%。其中11例(68.8%)完全再通,3例(12.5%)部分再通。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的7例,均为完全再通;单纯支架置入术的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单纯球囊扩张术的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未再通(TIMI分级由0级变为1级)2例。②术后2例(12.5%)死亡,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小脑及脑干出血,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③生存的14例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NIHSS和mRS评分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采用超声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9.5(3~46)个月,仅行球囊扩张术后的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结论单纯动脉溶栓后再通不良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成形术可能会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其中联合支架置入术可能较单纯联合球囊扩张术具有更高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溶栓联合介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取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尿激酶(UK)用微量泵以1×104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60×104U~100×104U。在泵入尿激酶的过程中,通过导引导管造影,了解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结果颈动脉系统血管闭塞4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脑血管造影未发现明显的血管闭塞6例。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4%;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3%;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再通率为55.56%;大脑前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未开放)的1例再通;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全部部分再通。动脉溶栓后颈内动脉残余明显狭窄3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的33例(64.71%)。结论动脉内接触性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例,若治疗后残余狭窄率≥50%则同时行支架成形术。分析其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1)6例患者经l~3次取栓后动脉均获得再通,对其中4例有残余狭窄者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2)6例患者术后3~7d复查颅脑MRI,均未见脑梗死灶扩大。(3)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2~16分。结论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2000年1月-2010年9月的病例资料,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动脉内溶栓576例,其中男416例,女160例,平均年龄(55±10)岁.对前、后循环病变的治疗时间窗分别为(5.1±1.8)、(9.1±2.2)h,尿激酶剂量分别为(82±21)、(104±15)万U.结果 ①颈内动脉系统闭塞389例,病例再通率为61.7%,辅助球囊扩张或支架置人68例,溶栓术后2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改善率为66.1%,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13.3%;②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01例,再通率为64.3%,辅助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30例,溶栓术后2周mRS改善率为43.6%,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5.0%;③脑血管造影阴性86例,占总病例的14.9%.结论 颅内外动脉闭塞经溶栓后,再通率、mRS改善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显示,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关键是使闭塞的血管尽早再开通 ,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流 ,减轻脑组织的损害 ,使神经功能迅速恢复。近 2 0年来 ,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 ,已较广泛地开展了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介入治疗手段包括 :(1)选择性动脉内溶栓 ;(2 )狭窄血管的球囊扩张术 ;(3)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 ;(4 )脑静脉或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1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疗法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溶栓疗法的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a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71例 AMI患者行急诊 PTCA及支架治疗 ,60例患者行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住院情况。结果 PTCA及支架术治疗组 ,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 10 0 % ,无死亡 ,住院天数为 9.6± 4.1天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 5 2 .8± 7.2 %。溶栓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 9例 ,抢救成功率 85 % ,血管再通率 75 % ,住院天数为 17.6± 7.8天 ,超声心动图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 43 .6± 5 .2 %。结论 急诊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 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 (P<0 .0 1) ,明显改善心功能 (P<0 .0 5 ) ,缩短住院时间 (P<0 .0 1)  相似文献   

10.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动脉取内栓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11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动脉取栓术6例,若治疗后残余狭窄率≥50%则同时行支架成形术.分析其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6例患者经1~3次取栓后,基底动脉均获得冉通;对其中5例有残余狭窄者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②1例患者支架释放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处理后复查造影显示基底动脉通畅.③5例患者术后3~7d复查头部MRI,均未见脑梗死灶扩大,基底动脉通畅.1例患者术后1 d脑出血,7d后死亡.④5例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2~15分;5例患者出院时改良Ptaglkin评分0分1例,1分2例,2分2例.结论 在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75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对73例的梗死相关动脉行急诊PCI,随访1~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3例接受PCI的患者中7例行单纯PTCA,66例(88%)置入支架;2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术中发生室颤,复律无效死亡,共有3例于住院期间死亡。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6%(8/69),其中2例猝死,4例出现再梗死,2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行再次PCI。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是一组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基底动脉血流阻断,引起小脑、脑干等重要部位急性缺血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症候群.研究显示,ABAO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3%、症状性椎基底缺血性卒中的8%,未经治疗的ABAO患者病死率高达90%;早期行血管再通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血管内介入技术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其治疗方法包括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IVT)+IAT、支架辅助取栓术、血栓吸除术及机械性血栓摘除术等.本文结合文献对ABAO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并接受支架辅助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患者资料。对8例患者使用Apollo或Wingspan支架,4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按照脑梗死溶栓等级系统(TICI)分级评定血管再通情况。评估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结果①基底动脉远段闭塞3例,近段闭塞4例,椎动脉颅内段延伸至基底动脉近段闭塞3例,基底动脉全程闭塞2例。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中位数为20(15~24)分。②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0例达到充分再通标准。2例患者术中发生血管痉挛,无临床症状。1例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③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中位数为10(4~22)分,同最初NIHSS评分相比,7例患者NIHSS评分改善≥5分。④4例术后3个月的功能转归良好,死亡3例。结论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可改善3个月时的临床结局。针对基底动脉闭塞不同病因需要个性化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8,(6)
目的比较直接介入与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1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直接介入组(30例)及溶栓后介入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术后第2天,溶栓后介入组患者的IRA再通率(80. 6%)显著高于直接介入组(4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周,溶栓后介入组患者的LVEF为(67. 3±4. 2)%,直接介入组患者的LVEF为(65. 2±6. 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静脉溶栓后支架介入治疗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支架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5例,男97例,女68例。年龄32~74岁,平均为58岁。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2~24h。尿激酶以1~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万-130万U,平均85万U。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7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30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27例,大脑中动脉分支2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9例。10例因明显的血管狭窄,溶栓后给予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105例,并发脑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13例。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用药总量小,疗效好,见效快,是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支架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7例血管内支架术进行综合评价。支架植入术病例2例为颈动脉起始部狭窄,2例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另3例为优势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结果 彩超、TCD、MR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狭窄率〉50%)5例;DS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斑块的5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13例,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行支架植入的患者除1例手术径路差而中止手术,其余6例手术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DSA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血管狭窄、明确病因,并有利于对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风险一效益评估。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动脉起始段70例,椎动脉颅内段13例,基底动脉19例,重点对手术方法、并发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102例患者中,101例成功置入支架,2例患者出现穿支动脉闭塞,1例因椎动脉颅内段极度纡曲,支架无法到位,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7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行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再次行血管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目前2例患者血管开通均良好。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血管再通的效果。方法在同轴导管系统下,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对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结果 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取+抽的血栓长度3 cm,术后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良好,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3级,术后90 d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另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左侧椎动脉造影示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完全再通,TICI 3级。结论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技术,初步显示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远端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采用两种介入方法治疗 2 0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随访结果。方法  2 0例有症状男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 6 3 4岁 ,定量血管造影分析显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87% ,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 116mmHg。经右股动脉完成球囊血管成形术 8例、支架置入术 11例 ,经右桡动脉完成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 ,双上肢平均动脉收缩压差降低至 2 4mmHg。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0例平均随访 18 5个月 ,除 1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患者复发外 ,其余 19例均良好。结论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 ,可以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周围动脉血管球囊扩张术 (PTA)、支架置入、持续动脉内溶栓加PTA、血管内膜剥离术加支架置入术等综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 6 2例次 ,其中上肢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 2 1例次 ,下肢动脉病变 4 1例次。单纯PTA 6例次 ,球囊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 5 2例次 ,溶栓加PTA 3例次 ,股动脉内膜剥离术加髂动脉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95 % ,手术并发症 1.4 % (支架脱落 1例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明显改善。随访 3个月~ 2年 ,无复发性肢体缺血症状生存 6 7% ,间歇性跛行较术前减轻并维持 13% ,临床再狭窄率 2 0 %。结论 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综合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满意 ,手术安全可靠 ,肢体复发性缺血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 ,是目前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