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乙型肝炎病毒在树qu中传代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57只实验树鼩接种HBV后,用分子杂交技术、电镜及肝组织免疫酶标方法检测,有39只证实已获感染.这39只动物血清HBsAg及抗-HBs(PHA)表现有6种形式,与人感染HBV后的表现形式相似.表明树鼩是可用于HBV实验感染研究的较好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全球肝癌的53%和25%分别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有关[1],HBV和HCV的慢性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然而,直至目前,HBV和HCV感染的机制尚未得以阐明,预防HCV感染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而缺乏合适的体内外感染HBV、HCV实验模型是阻碍相关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4.
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树鼩,9只血清出现抗-HBs。注射含HBV的人血清后,其中只有1只血清出现短暂的HBsAg,保护率为88.88%;其血清抗-HBc始终阴性。未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对照树鼩注射HBV人血清后,5只血清HBsAg阳性;8只抗-HBc阳性。接种疫苗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前所有树鼩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均阴性。实验结果表明:1)乙肝疫苗能阻断树鼩感染HBV,进一步确证树鼩能感染HBV,是用于研究HBV的有用的动物模型;2)树鼩可能代替黑猩猩进行乙肝疫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鉴定之用。  相似文献   

5.
树鼩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以树为对象、建立丁型肝炎病毒(HDV)/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为丁型肝炎发病机理和药物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对人工饲养的20只健康成年树 接种HBVDNA阳性血清后HBsAg的转阳率为75%(15只);分别以同时感染(13只)和重叠感染(9只)两种方式接种HBVDNA和HDVRNA阳性血清后,各有8只和6只树 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丁肝抗原(HDAg)和丁肝抗体(抗HD)相继转阳,部分血清或肝内检出HDVRNA,以HDV/HBV阳性树 血清在树 间进行传代感染,可见第二代4只中3只、第三代5只中4只树 的血清HBsAg、HDAg和抗HDV相继转阳,2只第三代感染树 血清中检出HDVRNA,肝内检出HBsAg和HDAg阳性;连续观察16~19个月,经重叠感染成功的4只树 血清HBsAg持续阳性,2只HDAg和抗HD交替出现,1只抗HD持续阳性,提示可发展成慢性HDV感染;感染HDV的树 血清ATL升高,肝组织有类似肝炎样病理变化,与HDV在黑猩猩体内感染结果类似,提示树 可作为HDV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只有建立稳定可靠的HCV感染模型,才能更好地研究HCV感染慢性化和致癌的机制,从而推动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抗丙型肝炎药物的筛选。HCV宿主范围特别狭窄,只有人和黑猩猩对其易患。目前有一些体内和体外的实验结果初步显示,树鼩是目前继黑猩猩之后唯一能感染HCV的动物。该文对HCV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全球肝癌的53%和25%分别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有关^[1],HBV和HCV的慢性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然而,直至目前,HBV和HCV感染的机制尚未得以阐明,预防HCV感染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而缺乏合适的体内外感染HBV、HCV实验模型是阻碍相关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9.
10.
宋坤  侯振江 《世界感染杂志》2005,5(3):257-258,26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率为7.63%。HBV可通过唾液、血液、乳汁、母婴胎盘等途径传播。本文综述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传播途径、影响因素、转归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树血清ALT改变与感染乙肝病毒量的关系,将50只树随机分成5组。将美国NIH提供的HBV含量为108CID/ml的标准感染血清稀释成10-6~10-10共5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各组动物。实验观察16周。5种稀释度的感染血清引起5组树血清ALT升高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依次为:15d和25d、13d和26d、15d和21d、23d和9d、28d和8d。其感染率依次为80.0%、88.9%、66.7%、55.6%及42.9%。表明树肝细胞受损程度与攻击的HBV量有密切关系,对人HBV易感,是验证治疗乙肝药物效果的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树Qu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树Qu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易感性。方法:对来自云南的树Qu接种含HCV的病人血清,然后用PCR方法检测树Qu血清的HVC RNA,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测定抗-HCV抗体,用原位PCR方法检测树Qu肝细胞内的HVC RNA。结果:34.8%的树Qu(8/23)在接种HCV后,血清中检出HCV RNA,对4例抗HCV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树Qu的肝组织进行原位PCR检测,结果在1例肝细胞中  相似文献   

13.
选用无自然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红面猴(Macaca speciosa)4只,其中2只经实验感染人HBV后,作了血清学检测:SGPT(改良赖氏法)、HBV标志物“两对半”(RPHA法、FLISA法、SPRIA法)、HBV-DNA(斑点分子杂交法)、乙肝病毒粒子(电镜观察)。并取肝组织活检,进行光、电镜动态病理学观察,以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法检测肝细胞内的HBsAg、HBcAg和HBV-DNA。2只猴血清均检出SGPT、HBsAg、抗-HBc、抗HBs、HBV-DNA和Dane粒子阳性,其中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为52和53周。2只猴肝组织均出现由急性肝炎发展为慢迁肝的病变,与乙肝病人的病变相同,在肝细胞内检出HBV标志物。接种后28周的阳性血清传代给对照组中的1只健康红面猴,可惜该猴死于中毒痢,观察期仅8天,7天内血清HBV标记物及SGPT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14.
为证实酒精中毒树Qu比非中毒树Qu对HBV感染是否具有更高的易感性,我们应用酒精性免疫抑制的树Qu模型,观察了酒精性免疫抑制与没有免疫抑制的非酒精中毒树Qu对HBV的易感性,结果表明,酒精中毒的树Qu在发生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的同时对HBV易感性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素B,(AFB1)致肝细胞癌(HCC)及协同致HCC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树鼩分为4组:A组:感染HBV加摄入AFB,;B组:只感染HBV;C组:只摄入AFB1;D组:作空白对照。然后定期行肝活检,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动态观察一些癌基因(蛋白)和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①A组谷胱苷肽转移酶(GGT)阳性灶个数及面积明显多于、大于B、C组;②A组P21蛋白检出率明显高于B和C组,A组6只P21蛋白阳性的树鼩到120周时全部发生了HCC;③实验后期,A组HBxAg检出率及HBVDNA整合率明显高于B组;④在诱癌过程中,IGF-Ⅱ表达率呈波动形,带癌肝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肝;⑤105周时,A、B、C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D组;在A,C组检出P53异常带;⑥第45及105周时,A组c-fos表达率分别为23.1%和20%;C组为38.5%和15.4%,B,D两组均未检出;⑦H-c-myc基因:直到120周,无癌肝组织均未见异常;在肝癌组织中,A组有4例扩增,c组无异常;@CDK4基因:只有A组在第75周有1例扩增,该树鼩在第106周时发生了HCC。在HCC中,A组有25%出现CDK。扩增,C组未见异常。结论:再次证实HBV和AFB。有协同致HCC作用;AFB、有利于HBxAg的表达和HBVDNA的整合;CDK4、Kiras和P53基因的变异参与了HCC的发生和演进;P21和c-fos蛋白的过表达与P^53蛋白的失活,促进了HCC的发生和演进;CDK4和c-myc基因的改变与HBV的感染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对经83~158周实验的55只树鼩肝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有45只树鼩接种过HHBV,在肝细胞检出HBV DNA的有30只,另15只肝内HBV DNA阴性。这55只树鼩,有41只摄入了AFB_1,其中肝HBV DNA阳性的A组22只有10只发生PLC;19只HBV DNA阴性的B组,只发现2例PLC。两组差别显著(P<0.05)。未接触过AFB_1的14只树鼩中,肝内HBVDNA阳性的8只(C组),有1例出现PLC;而HBV DNA阴性的6只(D组)无PLC发生。结果表明:HHBV和AFB_1在PLC发生中起协同作用,支持了HHBV感染与PLC存在病因学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树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易感性.方法:对来自云南的树接种含HCV的病人血清,然后用PCR方法检测树血清的HCV RNA,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测定抗-HCV抗体,用原位PCR方法检测树肝细胞内的HCV RNA.结果:34.8%的树(8/23)在接种HCV后,血清中检出HCV RNA,对4 例抗HCV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树的肝组织进行原位PCR检测,结果在1例肝细胞中检出H CV RNA.此外,30.4%的树(7/23)在接种后出现抗-HCV抗体.部分阳性树均有不同程度的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及肝组织病理性炎症反应.对照组动物(2只)从未出现HCV RNA及抗 -HCV抗体,但其中一只树曾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树可以感染HCV.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建立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从而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基因库中找出人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序列,选取其中与大、小鼠高度同源的片段,设计出相关的引物序列,然后用树鼩正常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树鼩相应基因的cDNA片段,将这些cDNA片段作为树鼩的特异性探针,进而建立起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结果:得到涉及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探针共有152个基因。结论:利用该芯片研究树鼩HCC发生过程中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完善树鼩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技术对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的265例乙肝患者血清的ELISA五项结果所用血清作了复检、结果发现:ELISA五项指标全阴40例,单纯HBsAb阳性40例,单纯HBcAg阳性40例,HBsAg两项阳性40例,HBsAg、HBeAb和HBcAb三项阳性40例,HBsAg、HBeAg和HBcAb三面阳性40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15例及单纯HBsAg阳性10例,而PCR检测HBV-DNA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3,7,16,11,38,15和3例,ELISA法和PCR法检测的目的物本不同同,其临床意义,学者对ELISA法已有不少报道,PCR法检出HBV-DNA证明血清中有乙肝病毒存在,对PCR检测结果,结合ELISA检测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